憤怒的吼叫、煩躁的嘮叨、歇斯底里的哭泣、面無表情地沉默——這些是不是我們的帶娃日常?
可是,你知道嗎?這樣的表達方式,通常是毫無成效的。
孩子就如一面鏡子,你如何對待她,她就會如何反饋給你。
但,在這之前,我們應該正確地看待感受和行為。
1 什麼是感受?
事實上,感受和行為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永遠是沒問題的——它們從來沒有對或錯。而我們的行為可能存在恰當或不恰當。比如,感到憤怒沒關係;而用這種憤怒作為打人的藉口就不對了。
當你的孩子憤怒地打你,並生氣地說:“媽媽,我不喜歡你了!你是我的壞媽媽。”
我們應該用平靜的語氣來回應孩子:“我能看出來你現在感覺多麼生氣和傷心。讓我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來表達你的感受,而不是傷害別人。”
2 憤怒
憤怒,往往是當我們感到無能為力或受到傷害時,我們試圖用來照顧自己的一種方式;憤怒常常是在掩飾我們內心深處得更痛苦的感受。
那我們如何以恰當的方式處理憤怒的感受呢?
6歲的艾利克斯在爸爸搬走後,有時候會對一些東西感覺很憤怒,想打人。有一天晚上,當母子倆睡前在床上玩撓癢癢,艾利克斯突然開始用拳頭打媽媽的肚子。戴安娜的常識告訴她,她必須幫助艾利克斯解決這些過於強烈的情緒。於是,他們去玩具店買了一個充氣的“拳擊袋”,當艾利克斯感到憤怒或傷心時,她可以打這個拳擊袋。戴安娜還很用心地把拳擊袋放在廚房,以便當艾利克斯用它的時候,她能和他說話。隨著時間的流逝,打拳擊袋的時間對母子二人都變成了一種療愈,並以歡笑和擁抱結束。
處理你的孩子的強烈情緒能夠成為進入你的孩子的內心世界並且建立親密關係、理解和信任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借鑑一下:
讓孩子畫一幅他感受到的情緒的畫。讓孩子討論他的感受,而不是將其付諸行動。可以用一種平靜的聲音問幾個簡單的問題:“聽上去你可能感覺很傷心並想要報復”,“你現在真的很生氣嗎?”將他們的行為轉移到一種更合適的方式上。捂著枕頭大叫、在後院轉圈或玩水或玩黏土。讓孩子注意當他變得憤怒時,他身體發生的變化。如心臟劇烈跳動,呼吸加速等。3 認可孩子的感受
很多時候,我們和自己的孩子之間所經歷的那些日常的緊張和衝突,是由他們的感受所導致的。學會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那些感受——而不僅僅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使問題惡化。
6歲的希瑟,在聖誕假期要去她爸爸家住十天,儘管希瑟每隔一週的週末都會去她的爸爸家,但這次不一樣,她的奶奶和姑姑也要和他們一起共度聖誕假期。
不愉快地相處後的第二天,希瑟就給家裡的媽媽打電話說:“爸爸剛剛讓我離開廚房——他說我礙事了。”
媽媽克里斯蒂努力進入希瑟的內心世界並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聽起來好像你感覺被冷落了。與你的奶奶和姑姑共同擁有你的爸爸很困難嗎?”
希瑟悶悶不樂地嘟囔著說:“是的。自從我到這兒之後,他根本就沒有陪我玩過,而且我沒有任何好玩兒的事。”
克里斯蒂問希瑟是否想過把她的感受告訴爸爸。
希瑟沉默了一會。“也許我會那麼做。”她說。
第二天,當克里斯蒂的電話再次響起時,電話那頭已經是一個快樂得多的孩子了。
當希瑟感覺到被理解時,她就能夠從一個不同的角度解決她的問題。克里斯蒂避免了替她解決問題或指責她的本能衝動,並且透過充當女兒的教練,幫助希瑟為她自己的感受承擔起了責任,以尊重的方式向爸爸表達了她的感受,並找到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4 積極的傾聽是溝通的關鍵
積極的傾聽,是傾聽並將孩子的感受對映給孩子的藝術。
當孩子氣憤地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用一種平靜的語氣告訴他:“我能感覺到你很憤怒、傷心或害怕,我知道你需要自己待一會兒,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隨時告訴我,我願意提供幫助。”
當孩子哭個沒完沒了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地陪著他哭完,並平靜地告訴他:“我感覺到你現在很難受,哭泣是你發洩情緒的一個方式,我會陪著你哭完,然後我們一起尋找解決的方法。”
當孩子為買玩具撒潑打滾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平靜地告訴他:“我能感覺到你很喜歡這些玩具,媽媽也很喜歡這些玩具,可是我們之前約定好每天只能買一樣東西的,我們要不要從中挑選一個最喜歡的呢?”
理解並接納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的感受,是建立坦誠而信任的關係的第一步。學會“傾聽”非語言資訊,尊重並準確地表達我們自己並一起解決問題,是建立一個有效而充滿愛的單親家庭接下來的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