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是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必備條件。孩子心理健康是其心理活動在本身及其環境許可的範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對於施教者來說,要在教育過程中,以"如沐春風"的關愛,#愛是個動詞#,化作陣陣甘霖,"潤物細無聲",滋潤孩子的心田,讓其得到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用"真愛"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施教者只有真正瞭解孩子,才能做到"愛"孩子,對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只有用愛才能交換愛,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換信任"。 施教者可以進用交談式的方法教學,在課餘與孩子多談心,投去友善的目光,關注孩子的學習,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關係,建立友好、愉快、輕鬆、和諧的心理氣氛,從而用"真愛"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疏導孩子內心世界的苦惱與憂愁,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地成長。

二、以"博愛"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

施教者的教育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就應該關心、愛護每一位孩子,以"博愛"對每一個孩子進行"愛"的教育,不能以自己的喜、怒、哀、樂影響孩子,更不能諷刺、挖苦、歧視和體罰孩子,使他們受到歧視和不公平的待遇,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還有損施教者的崇高形象。

那麼,施教者在教育過程中,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體察他們的學習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加以引導、表揚、鼓勵、讚賞,使孩子逐漸對集體產生親切感、安全感和榮譽;從中也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激勵他們戰勝困難,產生強大的學習內在動力,形成積極健康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博愛"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

三、依"慈愛"成為孩子的"良師諍友"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施教者要注意防止和消除孩子產生心理疾病的各種因素。比如:如果發現孩子出現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等心理病變的"苗頭",施教者就應及時採取適當措施進行矯治,對孩子進行"人本關懷",用真情去和孩子平等對話,尊重孩子的人格個性,挖掘孩子的心理潛能,開發孩子的創造力,才能贏得孩子的喜愛和尊重,依"慈愛"成為孩子的"良師諍友";如果確實患了心理疾病,也應及早給予積極的治療,使之儘快恢復健康。

總的來說,孩子在中小學時期是心理潛能開發的最佳期,"愛"是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施教者應該以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對孩子進行判斷推理、邏輯思維、直覺思維、發散思維及創造思維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從本質上提高孩子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生活隨筆」寶寶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