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打掉孩子”,“不要孩子”,“不養孩子”,“送去福利院”……這些話都出自一位明星藝人。

作為一個母親,她是失職的。

作為一個女性,她是殘忍的。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她是罔顧法紀的。

在代孕這件涉及人性和法律的大是大非面前,她是毫無底線的。

今天,我想從一個心理行業從業者、一個孩子的視角來聊一聊,一個剛剛出生就失去母愛成為“孤兒”的孩子,他/她的人生將會是怎樣的一番風景。

其實,關於母愛,心理學家很早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了。1958年,哈洛教授做了一個著名的“恆河猴實驗”。他把一些幼小的猴子和母猴隔離開來,在小猴子的籠子裡安裝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絨布母猴”,上面裹滿了海綿或者絨布,但沒有奶水。另一個是“鋼絲母猴”,上面全部都是冰冷巨硬的鋼絲,但胸口上有奶瓶。你猜,小猴子會更想和哪隻“母猴媽媽”生活在一起呢?

哈洛的恆河猴實驗

實驗結果發現:大多數時間,小猴子更喜歡和“絨布母猴”媽媽生活在一起,只有在非常非常飢餓的時候,才會跑到“鋼絲母猴”那裡去吮吸奶水,之後又返回到“絨布母猴”媽媽的身邊,僅僅地依偎在一起。這個實驗結果告訴我們什麼呢?相比起維持生命的奶水,小猴子更需要的是媽媽溫暖的懷抱。

或許,你以為這個實驗到這裡就已經結束了,其實遠遠沒有。哈洛發現,這些猴子長大成年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性情冷漠、不會交往,甚至沒有基本的繁殖需求。

哈羅幫助它們懷孕、生下小小猴子,這些沒有享受過母愛的小猴子,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會虐待咬死自己的孩子。

恆河猴和人類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們身上反應的也正是人類最初始的情感狀態。所以,一個從小缺少“母愛”的孩子,長大後的生命狀態、生命質量可想而知的。

那麼,把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直接放在“福利院”中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嗎?二戰後的羅馬尼亞政府曾經在這方面犯過一個錯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羅馬尼亞陷入人口銳減的狀態。政府為了鼓勵生育,規定每個育齡婦女至少要生4個孩子,並且,如果家庭無力承擔這麼多孩子的撫養責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資的國家教養院,由工作人員進行集體撫養。該政策出臺後,先後有6萬多名嬰兒一出生就被送入教養院,進行批次撫養。這些孩子後來幾乎都出現行為異常,大多數人智力低下,情感發育不良。他們不會和人交流,無法形成對話和對視,獨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後搖晃或不斷重複某種刻板行為,對陌生人沒有恐懼感,也沒有溝通能力。這一現象,後來被學者們稱之為“孤兒院現象”。

二戰後的羅馬尼亞國家教養院 圖1

二戰後的羅馬尼亞國家教養院 圖2

所以,把孩子放在福利院進行撫養,雖然保證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但缺失了父母的關愛和陪伴,孩子就像哈洛實驗中的恆河猴一樣,“弱小無助又可憐”。

羅馬尼亞政府這一社會舉措,也再次證明了,相比起物質需求,孩子們更需要的是“母愛”。

發展心理學中將生命初期孩子對母親的依戀稱之為“親子依戀”。科學研究的結果也證實了,兒童早期的親子依戀對於個體以後的發展十分重要。比如:具有良好依戀關係的孩子,在1-3歲擁有更大的詞彙量,掌握的詞類更豐富,與同伴的互動更為積極;在3-5歲時,則具有更強的好奇心、能力、同理心、心理韌性、自信等良好的品質;在8歲時,溝通交流技能、智力發展水平也更好。

現代腦神經科學也已經證實,早期情感發育不良,會直接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使其結構異常,造成無法逆轉的病理性改變。對羅馬尼亞國家教養院一部分孩子進行的大腦斷層掃描,結果也證實如此,這些孩子大腦的海馬迴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

二戰後的羅馬尼亞國家教養院 圖3

所以,在生命早期,儘可能地給予孩子“關愛”。這些愛可以是溫暖的擁抱、輕柔的撫摸、慈愛的眼神。好好愛孩子,這就足夠了。

參考資料:

尹建莉,《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作家出版社,2017年8月

(美)黛安娜·帕帕拉,薩莉·奧爾茲,露絲·費爾德曼,《發展心理學》,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年9月第10版

13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當媽媽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