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和身邊的朋友們聊天,不知不覺的關注到原生家庭的問題。原生家庭算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的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家人互動的關係等等都會影響子女的表現。我們必須注意到,原生家庭一定會對孩子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我們如何減少它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就需要了解原生家庭的概念,知道哪裡是坑,然後迴避它,或者知道它是怎麼產生的,如何防禦它,否則就會像《原生家庭》一書裡說的“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我們對生活常常有某種誤解,受認知的影響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比如起初覺得那些看起來左右逢源的人是情商很高的人,覺得不善言談的人好像有某種缺陷。長大之後我才發現,看起來左右逢源的人,人際關係很可能不太好,那些不善言談,能盯住目標咬住不放甚至有些無趣的人取得成就的比例很高,他們透著另外一種精明,古人說的大智若愚誠不欺我。我對美好家庭的認識也有同樣的偏差,以前覺得社會地位更高或者被寵愛孩子的家庭應該很讓人羨慕吧!好像也不是那麼簡單。

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進行的教育幾乎完全依賴經驗,那個時候沒有那麼多研究,也沒有那麼多科普讀物,處在小平同志說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他們通常會延續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會根據經驗做一些調整。他們的做法在邏輯上問題不大,短期看也沒有問題,其實問題很大。比如在我小時候,常聽身邊的家長對孩子說你學習好就行,其他不用管。長大後這些孩子可能會陷入痛苦,因為以後的生活不只有學習,如果從小不做家務,不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他就沒有太多經驗處理好這些問題。

關於生活模式和原生家庭的傷害,書裡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女孩每次和她遇到的都是渣男,生活裡好像也有這樣的人,遇到一個渣男,傷透了之後遇到下一個還是渣男,我常常想為什麼這個人顯而易見的渣,可是她卻看不到。看了書才知道,有一種“共依存”型的人格,他們看到有強迫、成癮、虐待或過度依賴行為的人就想幫他們,他們覺得如果自己足夠好,竭盡所能的付出,他們就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一個人的人格是很難改變的,最後受盡傷害後收手。看到下一個這樣的人又心動了。她自己也不會意識到一切問題的根源在哪兒,其實根源在於他們擇人的標準,源於她和她父親的相處模式。她的父親是一個脾氣很不好的人,每次回家都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跟家裡人發脾氣,然後自己也跑到房間嚎啕大哭,這個時候別人都不理他,唯獨他的女兒會去安慰他,她覺得是自己惹父親不高興,如果她的父親心情沒有好起來就是自己的錯,帶著這種負疚感,久了就養成了這種共依存的人格。她覺得男人發脾氣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愛發脾氣不是她排除某個男人的理由,她為了減輕對父親長久以來的內疚,就找到同樣落魄的男人作為替代品來照料。她自己不能明確的感覺到,這都處在她的潛意識之中。

當然不是孩子對父母表示關心,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問題在於父母有沒有常常傳遞出這樣的資訊。“你(孩子)的感受無關緊要,只有我是最重要的”。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不管你信不信,心理學就是那麼解釋的,這個女孩不停的尋找渣男,不過是維持她和他父親的相處模式而已。結合前面提到的做家務的問題,此刻我就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經歷,最後是不是就要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要養成一個什麼樣的行為模式。行為模式是很難改的,環境變了你也會按照一貫的行為模式生活。比如你每天要花8個小時娛樂,那8個小時做什麼不要緊,古代的人聊天看戲,現代人玩遊戲去遊樂場,你都會用上8個小時來娛樂。而每天會花15個小時工作的人,又總是要找工作來填滿他15個小時工作時間。所以我覺得在孩子的幼年,教育的早期,家長一定要思考一下要讓孩子養成什麼樣的行為模式是更恰當的。

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老人家的思維,影響家裡小孩的教育,為老不尊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