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要到了,幼兒園裡也舉行了各式各樣的活動,比如舉辦元旦晚會讓孩子們展示才藝,舉行遊園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還有的仿照了公司的形式,給孩子們頒發“年終獎”,目的其實也是為了獎勵小朋友們的出色表現。
軒軒今天要上臺表演,軒軒媽媽一早就準備好了相機,打算拍下孩子的精彩表現。節目結束後,老師讓大家先別走,說還有一個小驚喜。只見老師拿來一個大箱子,從裡面拿出一封封信,還是愛心模樣的,叫到小朋友的名字然後上去領,老師說這是給小朋友們的“年終獎”。
軒軒領了之後,蹦蹦跳跳地拿過來讓媽媽看,上面是老師的親筆字跡,寫了很多誇讚和鼓勵孩子的話,雖然是輕飄飄的一張紙,但是卻能感受到沉甸甸的情意。
軒軒媽媽覺得很感動,剛上前想去跟老師道一聲謝謝,卻看到一旁有家長對老師的手寫信一臉不屑,當著孩子的面隨手一扔,小聲抱怨說:“這什麼破紙,白瞎了我學費,還以為會送多貴的東西呢。”說完便拉著孩子走。
孩子滿臉不高興,想把手寫信撿回來,家長一邊拉走一邊罵罵咧咧地說:“撿這東西幹嘛,媽媽帶你買更好的玩具。”
其實老師也只是藉著“年終獎”這個由頭,給孩子一些誇獎和鼓勵,並不是真的要給錢或者送貴重的東西。因為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給他們再多物質獎勵,不如一句真心實意的讚美。
總歸來說,家長這種過分看重價值而忽略意義的做法,給孩子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一方面,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如上面那位家長的做法,對老師的手寫信嗤之以鼻,殊不知禮輕情意重,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在潛移默化之中,孩子的價值觀被扭曲,將來也會變得見利忘義、斤斤計較得失。這樣的孩子很難交到真心的朋友,因為他們與朋友相處的時候,也只重視利益不談感情。
另一方面,孩子不懂得感恩。
家長總是給孩子太多物質,會讓孩子覺得這些東西很容易得到,而父母總是用禮物打發孩子,而沒有付出真心實意,孩子自然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像上面那位家長唾棄老師的手寫信,忽略背後的意義,在這種言傳身教之下,將來孩子也可能會變成不知感恩、冷漠無情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