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位家喻戶曉的兒童教育家,弗朗索瓦茲·多爾多曾經說過:兒童是處於知識源頭的人,他們是提出真正問題的人,尋找著成人沒有的答案。
逛超市的時候,旁邊有一個大概3歲大的小女孩,和媽媽發生瞭如下對話:
“媽媽,為什麼要買沐浴露啊?”
“因為我們洗澡的時候要用到它。”
“為什麼呀?”
“因為沐浴露能抓住身上的髒東西,然後我們就乾淨了。”
“為什麼它會這麼厲害呢?”
“因為它有一種超能力。”
“哇塞,什麼超能力啊?怎麼得到啊?我也要學,我也要抓髒東西!”
……
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聽到小女孩向媽媽拋了四五個“為什麼”,後來,這對母女又進行了什麼對話,就不得而知了。
孩子這顆小小的腦袋裡,為什麼接連不斷地總有著大大的“問號”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父母都能感同身受,一邊稱讚孩子的愛學愛問,但是一邊又感到心累,畢竟,前方還有“十萬個為什麼”在等著呢。
從降臨到人世間開始,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一般,而“為什麼”的出現,標誌著孩子開啟了對世界認知和探索之旅,從無知到知的這個過程,將會讓孩子這張白紙逐漸變得豐富多彩。
一般的孩子在1歲左右開口說話,經過一段鍛鍊和適應時間,他能咬字清晰、吐字組詞後,便開始對眼前的萬千世界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大概在2~7歲左右,是大多數孩子問“為什麼”的一個高峰期。
慢慢你會發現,孩子的腦袋雖然不大,但是腦洞是真不小,孩子所提出的那些疑問,小到日常生活的瑣事,大到天文地理的研究,讓很多父母“吃不消”。
出於不耐煩的態度,又或是因為實在答不上來,總之,被孩子問得多了之後,父母經常用“你哪來這麼多為什麼”這句話敷衍了事,因此抑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倘若父母總是用這種消極的態度,來應對孩子的“為什麼”,可能會換來孩子的自卑內向、無知愚鈍,從而扼殺了一個好奇寶寶。而聰明的父母往往不會這樣做,不但不嫌孩子的發問煩,反而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迴應,嘗試更好的交流方式。
當孩子問你“為什麼”的時候,父母多給他點回應,或許能還你一個驚喜一:孩子能主動發問是好事,父母儘可能“給迴應”
孩子懂得發問是值得鼓勵的,如果能主動發問更是好事,說明他的大腦運轉和語言表達,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標準和層次,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能力給予迴應,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或許他能還給你一個驚喜。
如果被問得煩了、問得難住了,父母不妨告訴孩子實話,比如現階段還不需要懂、以後慢慢就明白了、父母確實不知道等話語,總比直接敷衍或是拒絕要好。
二:父母反過來去發問孩子,有助於拓寬“知識面”
若是你家孩子正處於強烈好奇和求知的階段,父母不妨多對孩子主動發問或者提幾個反問,這樣孩子的大腦不僅僅處於被動地接受狀態,還對你的問題進行思考,說不定還能獲得新知識。
這個工作其實非常簡單,在日常生活隨時隨地都能做得到。
當你從冰箱裡拿出西紅柿的時候,趁機問問孩子:這是什麼?英文怎麼說?西紅柿能怎麼吃?西紅柿是怎麼成長的呢?待會咱們找一本植物的書,看看西紅柿是如何生長的好嗎?
三:父母迴應和發問孩子時,將語言表達“童趣化”
成人與孩子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對於他們來講簡單、有趣是最重要的。因此,父母迴應或者發問孩子問題時,要符合孩子智力水平的發展,注意用詞和語境的使用,減少學術、深奧、冗雜的表達,儘量通俗化、形象化、童趣化,這樣便於孩子更好地理解。
問題:天上為什麼會掉下來水呢?
學術型回答:由於冷氣流和熱氣流相遇,在天上凝結成小水珠,就下雨了。
童趣型回答:那是因為天上的冷氣妹妹和熱氣姐姐碰到了一起,愉快地玩耍出了小水珠,然後就從天上掉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