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 口欲期,吸—咬
嬰兒出生之後,透過吮吸媽媽的乳頭(也可以是奶瓶)生存下來,吮吸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吮吸”節奏從嬰兒的嘴巴吮吸乳頭開始,慢慢遍佈全身,5-6個月的嬰兒身上最常見吮吸節奏動作。4-9個月大的嬰兒,因為長牙而開始有疼痛的感覺,需要到處咬東西緩解疼痛。
口欲期發展的是“吸”和“咬”兩個節奏,這兩個節奏不能很好地過渡和發展,就會留下早期問題。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按著自己的需求發展節奏性動作,在孩子已經呈現出“咬”的節奏動作時,仍然給他愛撫式的“吸”節奏動作做迴應,不接受孩子已經出現分離的心理需求,那麼,孩子就會接收到一個資訊:分離是不被接受的。這種時候,孩子會壓抑分離的需求,發展不出“咬”的分離性節奏動作。
另一種情況是,孩子還在“吸”的節奏需求中,沒有發展出獨立的自理能力,但父母卻想讓孩子快點獨立,過早的讓孩子進入“咬”的節奏中。實際上,如果孩子“吸”的節奏需求沒有滿足,會停滯在“吮吸”的節奏中,或者直接跳到後面的節奏動作中,形成“假性自我”、“假性獨立”的狀態。
1-2歲 肛欲期,扭—壓
嬰兒越長越大,到了9-10月大時,對周圍世界越來越好奇,喜歡轉身到處看看。為了滿足嬰兒好奇的需要,脊柱開始發揮功能。“扭”這個節奏性動作就這樣發展出來了。嬰兒可以靈活使用脊柱之後,視野越來越開闊。“扭動”幫助嬰兒擴大了活動空間,可以更充分的表達需求。嬰兒可以轉頭看看旁邊,轉身看看後面,看到媽媽在自己身後,嬰兒會非常高興。
一方面是找到了媽媽,另一方面是自己學會了控制身體,用新技能“扭動”找到媽媽,確認了自己的能力。
這時如果媽媽能給嬰兒肯定的迴應:寶寶自己轉身找到了媽媽呀!真能幹!嬰兒便會為自己驕傲,獲得原始自戀的滿足。
嬰兒發展出“扭動”節奏,玩耍的空間變大,嬰兒越來越調皮了,自主性表達也越來越多,也發展出複雜的情緒感受。
嬰兒會用“扭動”節奏動作迴避大人,表達不滿和拒絕。
“扭動”節奏動作發展比較好的人,可以靈活表達不同意見,用幽默、玩耍的方式避免衝突,他們變通、適應性強,有迴避、拒絕的能力,又有機靈、隨機應變的能力,非常令人喜愛。
嬰兒慢慢到了2歲,可以站立、走路、甚至跑來。這一時期他們經常出現典型的腸排氣的節奏,就是排便時用力壓下去,然後又放鬆的節奏。
“壓”這個節奏跟內驅力中力量因素相關,也是孩子訓練自己掌控人生,獲得力量的節奏。孩子喜歡在這個時期舉起重物、喜歡攀爬、對抗權威、固執不願順從大人的意思,製造衝突等。這是孩子發展自己內部秩序感的做法,他們需要展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能力。專注度、自律性、組織性、對立、意向性等內心品質,都是跟“壓”這個肌肉張力節奏同步發展起來的。
2-3歲 性蕾期,流動—中斷
性蕾期是孩子到了2-3歲,身體自主性運動功能增強了,能夠自己小便、自己奔跑,身體肌肉張力呈現自由流動動作。像小便時,身體完全放鬆,尿液在沒有任何緊張,完全自由的狀態下釋放出來的感覺。
“流”的節奏性動作讓人感受到不間斷的完整,有持續、連貫,不加限制一直下去的感覺。不干涉孩子自由奔跑的節奏,會增加孩子的熱情和能量,他們的奔跑是沒有具體目的的,只是享受肌肉張力自由流動節奏帶來的愉悅。
如果這個階段限制孩子漫無目的奔跑,會導致孩子“流動”節奏發展受阻,身體能量淤積、堵塞,說話、做事有卡頓感,無法享受流動的美妙。
比如說話磕磕巴巴,不能完整的流暢的說出一段話。
因大人的干擾恐懼發展出來的“中斷”節奏,多數是不堅定、慌亂的“中斷”,表達著內心的慌張和恐懼。
如果孩子不被打擾,順利發展出“流動”和“中斷”這兩個節奏,就能很好的把握持續和停止。控制身體的能力就會很強,能根據自己的意願保持在一件事上,也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停下來,並知道什麼時候再次啟動。
現在很多人手機上癮,本來說好就看一會,但就是停不下來,一直看一直看,直到深更半夜。
這有孤獨、依戀缺損、無意義感、內心情緒無法消化、壓力太大等很多動力學解釋,但從身體動作分析角度來看,就是“中斷”節奏動作沒有發展出來,無法控制自己停下來。
性蕾期節奏動作發展不平衡,使人的行動受到阻礙,該開始的時候無法開始,該停止又無法停下來,生活彷彿進入到一種失控的狀態裡,只能隨波逐流,自己無法掌控。
3-4歲 內生殖器期,搖—分娩
3歲以後身體進入到內在生殖器期,跟弗洛伊德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中的分類,雖然叫法不同,但內容卻是一致的。弗洛伊德提出3歲以後的孩子進入到生殖器期,就是俄 狄 浦 斯階段,對異性父母產生愛戀。
這一階段孩子的身體經常出現低強度、漸變的搖晃節奏動作。這種節奏不僅在小女孩身上經常出現,在小男孩身上也會有這種節奏。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關於自己身體的問題感興趣,比如小孩是從哪裡來的呀?喜歡看自己小時候的錄影和照片,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抱著娃娃,喂小動物等。喜歡藏東西,照片、玩具、他喜歡的東西,都藏起來。
這個階段孩子需要完成兩性關係的發展和認同,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秘密、喜歡幻想,有內部想象畫面,經常想建立一個“洞穴”躲進去,這是建立自己內在王國,形成獨立內在空間的基礎。
如果這個時期的孩子被過多幹涉和打擾,比如父母時刻想掌控孩子的動向,他們每一刻都想知道孩子在幹什麼,不能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就會打斷孩子內在心理過程的發展,也會打斷節奏性動作的發展。
孩子成年以後,如果沒有外力推動他們,他們自己不知道該幹什麼,他們從來沒有沒時間和空間,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內心的動力。
分娩節奏動作,婦女生產時會出現這種節奏,長時間保持按壓和擠壓的張力,孩子生出來之後,這種張力會漸漸退去。
孩子身上很少能看到這種節奏,這本身也是一個不常見的節奏,在特定時期才會出現。
比如:父母一次又一次不能兌現他們對孩子的承諾,在又一次失望時,孩子大哭起來,哭了很久很久不能平息,他是真的失望了。
“搖擺”節奏中累積的思想、沉澱的感覺和情緒,在“分娩”節奏中突破、爆發出來。
“分娩”節奏伴隨著痛苦,需要長時間保持在高強度的狀態裡,這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很重要,它決定了能否可以幹出一些“不同尋常”的事。
如果總是追求安逸和享受,一點苦都不想吃,一點痛都受不了,這樣的人身上不會出現“分娩”節奏性動作。
沒有私人空間、被持續打斷做事情、被嚴重控制的孩子,會出現內生殖器期節奏性動作發展不出來,或者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4-6歲 外生殖期,跳躍—噴湧
外生殖器期是對應內生殖器期說的,孩子歷經了孕育和誕生這兩個節奏性動作,完成了向內的發展。在發展出自我穩定性以後,便進入外生殖器期,4-5歲的孩子再次把注意力從自己的內在轉向外界,開始新一輪的向外探索。
這個時期的小朋友身體活動能力變強,他們的運動技能越來越有挑戰性,運動空間範圍逐漸擴大。他們學會了騎腳踏車、滑板車,喜歡蹦蹦跳跳地探索世界,喜歡跳下臺階、跳過石板,連沙發和床都變成他們的跳跳床,他們的身體裡好像有一臺不知疲倦的發電機,總是精力充沛。
如果這種充沛的能量沒有受到阻礙,被允許順暢地釋放出來,孩子就可以爆發出這些劇烈的能量,該攻擊時攻擊,該自豪時自豪,感受全然綻放的巔峰時刻。
但需要注意的是,外生殖器期節奏動作發展中,要確認前面“中斷”節奏動作發展的狀況。
如果“中斷”節奏發展得不好,很難發展出優質的外生殖器期節奏動作。
“中斷”節奏控制動作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是自我控制、自我叫停能力的表現。
外生殖器期節奏動作並不那麼容易被髮展出來。是由“跳”(跳躍、蹦跳)和“噴湧”組成,這是兩個激情四射的節奏動作,在特殊的情境中才能看到。
“跳躍”時身體緊繃、肌肉收緊,把能量聚集起來,再有節奏的釋放。
比如激烈的爭辯中,大家面紅耳赤,都想表明自己的觀點,證明自己是對的。這時身體裡流動的肌肉張力節奏是“跳躍”的節奏特質。
有些人不敢跟別人爭論,是“跳躍”節奏沒發展出來。
“噴湧”是孩子5歲以後發展出來的節奏動作,是“跳躍”節奏的升級版,是更加激烈的節奏動作。這個動作有強烈的突兀和高強度,跟“跳躍”節奏相比,更專注、更控制,而且有攻擊性、劇烈、直接。
男孩子很喜歡這個節奏,不放棄任何享受這個節奏的機會。他們相互推搡打鬧、練拳擊、用玩具撞擊牆壁,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對他們很有吸引力。
這樣的節奏一般都是被壓抑的,學校老師不允許這種行為發生,家長不接受孩子發脾氣,更不能亂扔東西。
有釋放這種節奏需求的男孩子,就會很辛苦。他們的身體張力節奏被壓抑,體內的能量無法得到釋放和流動,會造成堵塞、淤堵。
堵住的能量不會消失,於是他們會透過各種小動作、上課說話、搗亂、打鬧、玩筆、坐不住等方式釋放無法流動的身體張力需求。
“噴湧”節奏動作是最具有攻擊性的節奏,發展到最後可能會導致暴力行為,所以這是一個不常見的節奏。
我們大多數時候會保持在一個平穩的狀態裡,身體張力不容易出現這種尖銳、突出的節奏。這種節奏動作,不是想表達就能表達出來的。
表達這種節奏需要勇氣和力量,需要戰勝心中的恐懼,平衡內心各種得失、利弊之後才會做出。能夠有控制性地表達“噴湧”節奏,是一個人內在勇氣和外在力量結合的表現,在心智化和身體整合都發展得很好時,才能做到。
成年人身上的“噴湧”節奏,表現在猛敲桌子、擊打物品,以及足球場上歡呼時,身體一躍而起的動作中。
偏好這種節奏動作的人熱衷追逐自己的目標,幹勁十足,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他們憎恨無聊,充滿活力,自戀又迷人,是魅力十足的引領者,又是極具感染力的演說家。
需要注意的是,“噴湧”節奏和“中斷”節奏一起使用,就是有自我控制的爆發,展現的是“噴湧”節奏的積極方面;但如果“噴湧”節奏和“流動”節奏一起使用,就有可能陷入持續爆發中出不來,多見於躁狂症發作,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