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家也叫“擠喲喲”。
寒冷的冬天,幾個小朋友靠牆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間擠,被擠出的人向旁邊去,再向中間擠,如此反覆進行。這個遊戲,熱鬧,歡快,一會兒就滿頭大汗。如果讓小朋友邊念兒歌邊遊戲,更能增添情趣,並培養協作精神。
我這個老師,雖然已經50歲了,平常孩子氣十足,喜歡和孩子們一塊鬧。課間,在我們的班級裡,有些孩子喜歡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只管寫作業。我這個男老師,就走到他或她的身邊,“強行”把他或她拉到班級的後牆,故意起鬨一聲,“擠牙膏”囉!男孩子們頓時美壞了,使勁擠啊鬧啊;女孩子們也沒有閒著,在一旁使勁加油,男孩子們就更瘋狂了。
起初,有同學告訴我:“方哥老師,教室四角還有學校的監控呢。“他們的意思是說,別讓學校知道我們教室裡在跑跳叫鬧。我大包大攬,學著孫大聖說:”孩兒們,包在我身上啦!“這些初中學生一聽,就鬧騰開了,班級裡一片活躍聲。我告訴孩子們,管天管地,管不住屙屎、放屁和小朋友們的手和腳啊!
孩子們玩起來,樂起來,這多好啊!就要讓所有的學校管理者知道,我們很快樂!
有一次,我剛想把這個遊戲給“普及”到院區裡玩。孩子們剛開始“情緒醞釀和啟動“,就有家長一旁數落孩子:”我剛洗過的衣服。這麼好的衣服也不知道心疼!“孩子們馬上情緒低落,連我也臉上無光,只好一旁悻悻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