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坐地鐵,看到了一幕:
車廂裡,兩個小孩在打鬧,時不時磕碰到周圍人。
媽媽見狀,立刻喝止他們:“不許鬧了,這是公共場合,不能打擾到別人。”
然而,兩娃並沒有聽,活潑依舊,弄得有些乘客不滿。
這下媽媽有些氣憤了,說:“你們誰先坐在地上就要捱打了。”
兩娃還是沒聽,該打打,該鬧鬧,弟弟不小心被推到了地上。於是媽媽發話:“把手伸出來!規則早已經說過了。”
重複了幾遍,弟弟才慢慢把手伸出來,怯怯地看著母親。
估計是車上人太多,這位媽媽打不下手,只是警告了他,下不為例。
不過很快,兩娃又鬧起來了,周圍都是他們的屁股印。
媽媽很頭疼,完全沒有辦法。
當然,生活中你遇到的可遠不止這個。
叫他去刷牙,費盡口舌,結果最後他飯都不想吃了;
讓他不要玩手機,會玩壞眼睛的,他不,偏要玩;
甚至讓他多穿點,彆著涼,他都會用惡狠狠的眼神看著你......
反正你說什麼,他都不聽你的。
這時你不禁反思,難道我的溝通方式有什麼問題嗎?
你這麼想就對了,確實有問題。
孩子是通過行為和感受來認知的,他們才不按照成人世界的道理去行事。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也反覆強調:“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說話是有技巧的,你得和她做到共情。
甚至有時你不用說話,用行為來引導她,她自己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孫儷給孩子看牙爛視訊
說起讓孩子刷牙,你的經歷是怎樣的?
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威逼利誘,好說歹說,最後發現,還是蠻力最管用。
可天天如此,誰能受得了,也沒那麼多時間和耐心陪他耗。
這讓我想起了孫儷發過的一條微博。
她給孩子們放了一部紀錄片《高糖陷阱》,講述的是一個6歲小孩的真實拔牙過程。
影片中,通過X光,我們可以看到小男孩的門牙全部被蛀空了。
這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那就是,小男孩要一下子拔掉6顆壞牙齒。
大人看著都心顫顫,何況小孩呢!
看完之後,還有哪個小朋友敢不刷牙了?
通過紀錄片,讓孩子直接感知不刷牙這件事的嚴重後果,比以往給孩子說一百句強多了。
講一遍孩子不聽,你要相信,講第二遍孩子還是不會聽的。
所以很多時候,不和他“講道理”,小日子會過得舒爽很多。
比如孩子不愛吃飯。
那就不用強迫他吃,當然,其他好吃的零食之類的都不給吃,讓他知道餓肚子的滋味,就不會老嚷著、威脅著不吃飯了!
再比如,一個孩子在商場裡,一哭二鬧撒潑打滾要買玩具。
這時候你跟他說,家裡已經有太多這樣的玩具了。
管用嗎?絕對不管用。
你直接把他抱回家,這個時候千萬別教育他,放他在房間裡慢慢哭。
你也別走,陪著他,因為他就是哭給你看的。
等他哭累了、停了,你再來一句:“還要哭嗎?”他要是還繼續哭,你就繼續陪著。
相信這麼一次過後,他知道了,哭沒用,就再也不會這樣了。
我們很多的父母,習慣孩子犯了錯就批評,像唐僧一樣說個不停。不管對方能否接受,最終還無法理解溝通的失敗。
其實,關鍵點是讓孩子體驗行為帶來的後果或者通過圖片影像直接看到,並且承擔一定的責任,才是為人家長教育的目的。
話說多了,孩子聽煩了,不但沒起到任何教育的效果,自己的威嚴也逐步下降了,得不償失。
諾貝爾獎作家海明威曾說過:“我們用兩年學習說話,卻要用一生來學會閉嘴。”
適當的“話少”,不講道理,才是父母必學的功課。
嘮叨的父母
知乎上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最反感父母? ”
嘮叨是分年齡段的,0~3歲的孩子,你儘管和他嘮嗑,說得越多越好。
但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樣了。
你越嘮叨,這孩子就會越叛逆。
一名男生說:“很多話講一遍就足夠了,雖然知道父母是為了自己好,但說的次數多了,心裡不知不覺就煩......”
一名女生說:“父母說多了,自己會產生逆反情緒。天天懷疑我早戀,後來我故意早戀,就是為了氣他們......”
嘮叨屬於父母的一種負面情緒,實際上是對孩子身心的控制。
育兒專家尹建莉老師說:“嘮叨是把小刀子,刀再鈍,也架不住天天補刀。”
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父母,一定要謹記的兩個字,那就是:閉嘴。
你閉上嘴巴,內心平靜了,才能聽見孩子的心聲!
只有戒掉無用重複的嘮叨,孩子才會願意聽話。
和孩子說話最好的方式
我們前面講父母要話少,不嘮叨。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做到說盡量少的話,就能有效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呢?
那就是開頭提到的——共情溝通。
舉個例子。
有一天,小外甥出去玩,買了幾條小金魚。金光閃閃的,特別好看。
小外甥把這魚當寶貝一樣養著,不吃飯不喝水,就擔心這魚給餓著,於是一直嚷嚷著要給魚吃飯。
這時候,媽媽提醒他說,金魚是不知道飽的,會把自己撐死,所以給金魚喂東西的時候要特別的少量。
可小外甥興奮著呢,看著魚吃東西是滿滿的趣味,還不時用手去抓他們。
後來果不其然,有一隻紅金魚死了。
小外甥很傷心,哭得撕心裂肺。
爸爸走過來說了一句:“誰讓你這麼對待他們。不是說過了嗎?這樣魚會死的!”
聽到爸爸的話,小外甥哭得更傷心了。
來看看媽媽是怎麼做的呢?
她把兒子抱在懷裡,對爸爸說:“你不要說他了,這麼漂亮的魚死了多令人難過,我們允許他傷心一會。”
於是小外甥好好地哭了一場。
但是沒有多長的時間,他慢慢地止住了哭聲,他又想到了去給外婆打電話來讓自己的感覺變得好一點。
你看,這個時候爸爸和媽媽不用做什麼特別的處理。
只要讓小外甥感覺到自己的情緒狀態是被允許被接受的,他就慢慢地開始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了。
在這個例子裡邊,爸爸的反應可能是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這個反應同樣也是共情的反面叫做評判。
這個評判的意思是說你現在的情緒根本就不應該存在,因為一開始我就告訴你,你做錯了事情,現在你自食其果了吧?
小外甥聽到這樣的話,他會覺得自己被指責了。
儘管爸爸要告訴小外甥的那個道理是很正確的,也是很必要的。
可是在那樣一個情境裡邊,小外甥根本就聽不進那個道理,他只會覺得自己被爸爸推到了對立面。
還記得媽媽是怎麼說的嗎?
她先是說:“這麼漂亮的魚死了。”這是在描述什麼?描述小外甥當時的處境。
然後是第二句話,她說多令人難過,就是在描述孩子當下的感受。
最後她說讓她好好傷心一會兒,就是在接納孩子的感受。
這就是我要講的共情式的溝通,分成三個步驟:
完成這三步之後,你可能會發現,孩子哭的就沒那麼厲害了。
不是因為你在攔著他不讓他哭,而是因為他感覺到自己的情況被看到了,被陪伴了,得到了你的支援。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在這種溝通當中注意的要點:
有時候不知道他的情緒到底是什麼,而且他那麼小,他都不會講話,或者他根本就講不清楚,這時候我們要怎麼辦?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要緊,我們可以大膽地承認說:我不知道你的情緒。
我們可以詢問對方說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一點點,甚至他都不怎麼會講話,那麼他可能會用很多你也不太聽得懂的語言在試圖去描述它。
但這時候如果你很認真的聽他講,你試圖去理解去感知到他的心情,你同樣也會傳遞出你是跟他站在一起的。
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有一點生硬,有點機械,但是慢慢的你練習多了以後,它就會變成你一種內化的習慣。
向孩子傳遞出我們的支援,認可、理解和接納,看上去我們並沒有給他任何的建議幫助或者有效的安慰。
但是恰恰是這樣的一種態度,它比一切的技術和技巧都更重要,因為這是我們真正走進孩子心裡的過程。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
看了小標題是不是有點驚訝?和孩子說話還能影響智商?
前面我們講0~3歲的孩子要儘量地多和他聊天說話,這也是和他們立規矩最好的時期。
可能有人說我扯淡,那麼小的孩子能聽懂什麼?
我們來看一組案例。
有兩個孩子,暫且叫果果和冰冰吧。
他們出生的時候聽力都不太行,幾個月後都植入了人工耳蝸,終於可以聽見別人說話了。
幾年後,醫生髮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兩位耳蝸植入患者,在手術成功後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康復結果。
果果性格活潑開朗,就讀於一所公立學校,閱讀水平達到了正常的三年級水平;
同樣上三年級的冰冰,卻不得不在殘疾學校裡學習,只會比劃簡單的手語和說一點點話,閱讀能力僅達到幼兒園水平。
於是醫生到兩個家庭中去觀察,發現果果獲得聽力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每天就在不斷地和他說話,他每天獲得大量來自外部的資訊。
而冰冰獲得聽力以後,沒有人刻意地和她多講話,而是放在一邊。
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花了兩年半的時間,跟蹤調查42個家庭,記錄父母和孩子間的對話。
發現經常用積極、正面、肯定的詞彙的家庭和經常對孩子辱罵否定,常用“不許、不給、不能夠”等語言的家庭有明顯差別。
這個差別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學習能力和成功的能力。
所以,說話,不僅是一門藝術,還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
我們經常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我們忙於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買學區房......
殊不知,孩子的起跑線並不是做家長的有多少錢,有怎樣良好的教養,而在於你與孩子之間的日常對話。
這時候,有父母可能要說:“我要工作、做家務,沒那麼多時間陪她說話,用電子產品可以嗎?”
教育專家提供了三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共情關注、充分交流、輪流談話。
而電子產品,一個也做不到。
有人說,毀掉一個家庭,是從不好好說話開始的。
深以為然!
孩子小,正是需要你陪伴碎碎唸的時候,你不知道,反而忽視他。
等孩子大了,主觀意識萌發,你卻總想管控他,用排山倒海般的大道理壓制他。
一步錯,步步錯。
從現在開始,給嘴巴上一條拉鍊吧,當孩子已經不想聽你說了,就把它拉上。
用文章中的溝通方式多嘗試,多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親子間的關係才能越來越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