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位年輕的媽媽早上開車送女兒去學校,她對女兒說:“媽媽為了讓你上好的學校,培訓班,每天都很努力工作,幾乎沒有什麼時間陪你,你會怪媽媽嗎?”

“不會的,媽媽,我知道你為我好,我以後也會對你好,等你老了,我要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母親原以為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質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可是當聽到孩子的回答後,還是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不能說孩子的回答是不孝的,因為按照這位母親平時帶給孩子的價值觀來看,將來送媽媽去最好的養老院,不就是表達對母親的愛嗎?但是物質滿足不等於陪伴,物質滿足可讓父母自己的內心平衡,卻無法填補孩子內心缺少愛的虛空。

很多父母會說,現在的社會壓力很大,工作本身就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一天下來,傍晚再回到家中,哪有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孩子呢?

我們為什麼需要陪伴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曾經用獼猴做過一個實驗:把小猴從媽媽身邊強行分開帶到實驗室,在實驗室裡為小猴準備了兩個假媽媽。一個鋼媽媽但有熱奶,另一個絨布媽媽但沒奶。按照“小孩兒有奶便是娘”推斷,估計小猴會親近鋼媽,可事實則不然,小猴不到餓得迫不得已都不離開絨布媽媽,一吃完奶就趕緊找絨布媽媽。這個細節,可以讓我們看到嬰幼兒內心本能的嚮往和恐懼,他們對溫暖的依戀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這個實驗還沒完,到這些獼猴成年後,回到猴群中,基本上都表現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種心理問題,發情了也不會交配或拒絕交配,讓其人工受孕生下孩子後,或殘忍地虐待孩子、或直接咬死。基因組測序研究告訴我們,獼猴與人類基因相似度為97.5%,這說明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溫柔的話語、肌膚相親,是一個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長的不可或缺的成分!

英國的丹尼爾·內特博士和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在《進化與人類行為》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父母陪伴孩子對於孩子的成長影響。該研究調查了英國的1.1萬的家庭,與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相比,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智商更高、成年後的職業發展更順利、個人成就更高。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及格線”為每週21.2小時。

英國著名兒童教育家Sally Ward不止一次提到過,爸媽完全不需要因為工作陪不到孩子而感到不安。唯一要做的是,給予孩子固定時間段的陪伴,如果是高質量的,只要30分鐘也許就夠了。

那麼,如何在一天當中做到有效陪伴孩子呢?以下是幾個有益於增進親子關係的“黃金時間”分類,希望父母們可以作為親子互動方法借鑑,給孩子更多溫暖和關懷,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薄荷時間

薄荷給人的感覺很清涼,能夠喚起人們愉悅的情緒,所謂“薄荷時間”就是要讓孩子起床的時間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悅。早晨的起床時間,可以給孩子放一首輕鬆的音樂,或者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不要總是催促孩子怎麼牙還沒刷、衣服沒換好。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心情,接下來的一天,孩子會表現得更加積極。

二、奶油時間

“奶油時間”指的是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從外面趕回家後都需要一段時間用來放鬆和調整,這段時間就應該像奶油那樣鬆鬆軟軟,令人舒適自在。尤其在孩子放學回到家或者父母下班回家,不要急於去督促孩子去學習,而是給自己或者孩子10分鐘左右的時間,一起聊聊今天發生的事情或者一起分享水果,放空一下自己的身體。孩子感受到是父母陪伴,而不再是父母眼中只有我的學習。

三、蜜糖時間

蜜糖,肯定是和甜相關了,“蜜糖時間”,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時間和孩子“談情說愛”,讓親密的感覺成為調和親子關係的“蜜糖”。孩子在入睡前,家長可以和孩子分享故事,講講父母小時候的一些趣事,增加彼此的瞭解。

重要的是,父母應很認真地聆聽孩子說話,這樣,孩子會慢慢學會跟父母分享他的擔憂、希望和心願。而充滿愛意的擁抱、親吻和撫摸緩解了孩子的不安,讓他的身心都放鬆和滿足,平靜地進入甜美的睡夢中。

四、黃金時間

黃金時間代表著很珍貴,對於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很有效。黃金時間是每週固定的,父母和孩子共同約定的時間段。以孩子為主體,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以鼓勵、支援性的積極語言和孩子進行溝通,多一些肢體的接觸。黃金時間的陪伴能夠更快速地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增進彼此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

那麼,黃金時間該怎麼安排呢?

1、挑選活動

儘可能列出父母與孩子喜歡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這些活動必須能夠在30~40分鐘內做完,而且不需要花多少錢。由孩子挑選出其中他最喜歡的10~12項。比如:去公園散步、一起騎車去兜風(爸爸媽媽騎腳踏車,孩子騎童車)、放風箏、拼圖、下棋、玩電腦遊戲、做蛋糕等等。

2、訂下“約會”

雙方預約好每次“黃金時間”的日子、時間(每週應有1次以上),在日曆上標示清楚。家長要認真對待和孩子的約會,不可隨意失約。當然如有緊急情況,可以向孩子說明,改期進行。

3、做半小時完美家長

多肯定和讚美孩子。多保持身體的親近,擁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握住孩子的手、親吻孩子的臉。儘量避免質問、命令和批評。比如,“你可不可以走得快一點”“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怎麼又把它扔在地上了”。

以上四個時間段的陪伴,怎樣做的才能做到更有效,我們要注意以下三點:

1、有效陪伴還要求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全心全意,傾情融入,不可人在心不在。

2、瞭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並以他的需求為導向,為他的成長提供支援。

3、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幫助與支援。當孩子面對挫折時,面對衝突時,面對個人權利的捍衛時,面對失去和痛苦時,父母及時站在孩子身邊,告訴他我懂你,即使你在世人眼裡多麼差,多麼失敗,我們依然愛你,有我在你是安全的,你是被愛的,要給孩子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親子陪伴尤其重要。做遊戲也好,談話也好,電話裡也好,影片中也罷,總之一定要花時間給孩子,這段時間屬於你和孩子。可能不花錢或只花很少的錢,要緊的是彼此珍惜這份親情流動的時光。事實上,親子陪伴的價值超過任何教育培訓。對待孩子,僅有物質關懷是不夠的。真誠的陪伴、悉心的關懷更加重要。透過真正的、內心真實的感受來交流與溝通,傳遞愛、信任和安全感,促進了解、關愛和信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建立的親密關係比“正確”的技巧更為重要!陪伴傳遞給孩子的愛和信任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11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汝南縣第三幼兒園:總結中成長,交流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