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對無知恐懼

有一天晚上,駿駿說:“我睡不著,有點害怕……”。

對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害怕黑暗、害怕怪獸最正常不過。我不假思索地安慰道:“不用害怕,把自己想象成威力無比的大英雄,你就不會害怕了!”

他沉默了片刻,傷心地說:“爸爸,我不是怕這些,我是怕死!”

我聽到一個死字,心頭咯噔了一下。

他接著說:“我們都會變老,變老之後就會死去了,想著想著就害怕;害怕自己死了,不敢睡覺;怕睡著了就死了;我現在就感覺不到自己的心跳聲……”

天呀!小孩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關於死亡話題遲早都會來,誰知道來得這麼快!

我可不敢怠慢,於是跟他探討關於死亡的話題。

由於平時有一定的形而上思想交流,有了一定的鋪墊,有一點哲學基礎,聊得還算順利,他聽後點了點頭,慢慢地睡著了……

靈魂在哪裡

對存在追問,從古到今人類孜孜不倦地追求答案。世界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出生之前在哪裡?人死之後還有靈魂嗎?如果有投胎一說,為什麼有的人技術這麼差?如果沒有了我,沒有了地球,沒有了人類,沒有了宇宙,那還有什麼?只剩下虛無嗎?那虛無是什麼?

再比如,神仙有沒有?鬼魂有沒有?神佛有沒有?有沒有上帝?有沒有地獄?他們分別住在哪裡?人是什麼?人為什麼存在?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宇宙為什麼會存在?宇宙將會有怎樣的命運結局?一直變化直至消失,還是永恆存在,不斷輪迴,無始無終?……

這些形而上的問題,就像一串沒有盡頭的念珠,來回糾纏在每個人心頭,包括人之初的孩子。

事實上,不是你沒有想過,只是忙碌庸常的生活掩蓋了人們對世界本源的追問。

人往往因此患上抑鬱等心理病,很大程度就是對這些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從而錯誤地倒推出人生沒意義,生活沒意思,倒不如一死了之……

不要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如果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談,人死如燈滅,除了灰燼別無他物——對於存在問題,這個答案肯定不是標準答案。

何況這樣跟小朋友說,小朋友肯定會被嚇哭,留下一輩子的心靈陰影,於是我堅定地告訴孩子參考答案:人是有靈魂的!

或許這個答案不夠完美,但是至少可以讓孩子得到一絲絲安慰。

靈魂在哪裡?靈魂在你的大腦裡,你能吃飯、說話、行動、思考、創造都依賴於靈魂發力。沒有人敢說自己沒有靈魂,如果你說一個人沒有靈魂,這是罵人的話,別人會跟你急。

我接著說,即使人死了,軀體不存在,靈魂還是存在,靈魂去哪裡?它去了一個非常完美與永恆的世界——暫且叫“無”的世界。

在那個叫“無”的世界,不用擔心,我們一家人總會那個世界相遇,有的親人早點到達,有的親人晚點到達,早到的親人在那裡守候晚到的,就像曾祖父一樣,在這個經驗世界生活了90歲,他已經在那邊等著大家。

目前我們害怕,害怕死亡,是因為所處“有”的世界,用“有(我)”的思維思考“無(我)”的世界,這是緣木求魚。

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比如無法認知到魚在水中的喜怒哀樂,盲人也無法想象出顏色的特徵,使用科學儀器還無法捕捉到到暗物質的訊號,等等,這很正常,更何況科學也不一定無從得知許許多多的“無”的世界。

靈魂那個事兒,“無”的世界的事兒,靠的是信仰,用信念來把握,科學暫時無濟於事。

如果理解另外一個世界

那麼如何理解“無”的世界?

比如在數學上,三角形,點,圓,線,面,圓周率這些東西,存在於“無”的世界。如果沒有用理性去認知,始終不得其法。你在經驗世界,無論怎麼畫一個圓,你始終畫不出一個圓,因為圓是“無”世界之一——理型世界的完美事物,不管我們怎麼畫,也只是對理型世界的臨摹。最早由古希臘柏拉圖提出。

除了數學知識外,還有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角度:比如以“我”為存在者的視角,在廣闊的時間上,“我”從出生到死亡這段時間稱之為“存有(我)”的世界,在這段時間段中,兩端的世界一頭稱之為歷史,另一頭稱之為“未來”,相於對“我”來說,那就是“無”的世界,因為確實無“我”了,“我”無從感知但卻是實存的“無(我)”的世界。

試想,一個永遠都不被你認識的外國人,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國度,彼此都活著,都有自己的人生歷程,在有限的生命中,你的一切與對方的一切無任何交集,相互也無任何影響,甚至根本想象不出來有這麼個人,對你來說,他就是“無(即使他實有,並且切實存在於世界中)物”,是“無”的世界中的存在物。

思考才能走出思維的死衚衕

再比如,任何沒有發明的東西都存在於“無”的世界,直到發明出來,呈現在這個世界,於是從“無”的世界進入了“有”的世界,人的出生亦然!也就是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從潛能到現實的概念。

“無”在“有”的世界需要各種各樣的方式與手段來把握,但始終有一種是永遠不知的“無”的世界,即哲學家康德所言的“物自體”,這不是唯心主義而是既然的事實。

人死後去了“無”的世界,或許在目前“有”的世界沒有途徑尤其是科學實驗的方式檢驗出來,或許人類永遠無法得知真相到底如何,用“有”的世界所掌握的知識工具無法一一獲得“無”的世界真相。

所以說,“無”的世界是具有豐富的存在形式,死亡後的世界是其中的一種形式。我們這個世界中的“死”是一種客觀的存在,因為活人沒死過,說不出死的感覺,死了的人體驗到死,卻又無法訴說,造成了“有”的世界和“無”的世界之間資訊傳遞的天然屏障。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乾脆說,死與我無關,死了萬事皆休,無感知無痛無慾,根本不用去擔心焦慮。

講個真實的例子,我聽死過的朋友講,在瀕臨死亡的時候說自己的靈魂升起,卻很快樂沒有半點痛苦,從來沒有這樣輕鬆過,很多東西在召喚,但是他感覺到不想跨過去,被搶救回來。後來她頓悟後,成了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把握當下,過好每一天。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首音樂,靈魂就是樂譜,你的身體就是樂器,即使樂器壞掉,樂譜也還在,樂譜在則歌曲在,不依賴任何樂器而存在。

也就是說,如果靈魂存在,不依賴任何的身體而存在,譜曲的人是誰?當然也是靈魂自己,修煉好靈魂,才能為人生奏響美妙的樂章。

面對浩瀚的宇宙,應該有所作為

時間寶貴,人生苦短,珍惜生命,珍惜當下的一切,為了面對終將要走向的生命終點(跨入“無”的世界)做準備,哲學家薩特說向死而生,向“無”(如虛有)而生,不留遺憾,成為其所是!

原子大概在18萬億年後衰變,宇宙在1000億後熱寂,太陽在45億年後熄火,所有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在100年之後駕鶴西去,白駒過隙,草木一春,人在“有”的世界裡不過百年,然後走向了永眠,永不甦醒。

靈魂漂浮在廣闊的全善全美的“無”世界裡,因此為了不枉度此生,好好珍惜這幾十年的光陰,做點超越性的事情,讓靈魂痕跡留在地球上……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武志紅:看見,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