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婆婆聊天。
我說:“第一次去你家時,我很不適應,因為我覺得你家的氣氛太壓抑。”
我又接著說:“我在家裡,和我爸我媽經常開玩笑,有說有笑的,氣氛很輕鬆。”
她說:“是的,我們家裡很少說笑話,有事兒說事兒,沒事兒就不說話。”
我說:“怪不得你兒子那麼怕他爸呢。”
我和老公在高中相識的時候,他就和我說,自己很怕他爸。雖然他爸沒打過他,但他就是很害怕他,我很不解,因為我和我爸關係很親密。
我們小時候,有些父母都是很嚴厲的,他們擔心自己失去權威感,管不住孩子,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過於嚴苛,也會阻斷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現在想想,我們和父母經常聊天、談心嗎?
知名心理學者武志紅老師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來訪者和他媽媽每天聊天,且時間很長,他感覺自己和媽媽關係很好,但當武老師問他具體都聊些什麼,以及聊的過程中感受過幸福和滿足嗎?來訪者的答案竟然是“不知道”。
也就是說,他雖然每天和媽媽聊天,但並不記得每天都聊些什麼,也感受不到彼此的溫暖和愛。
為什麼?
因為他媽媽和他聊天時,根本不看著他。
就像我們和他人說話時,如果對方一直不看著我們,我們的感受也是不舒服的,因為沒有眼睛的對視,就相當於忽視,甚至是無視。
所以,武老師說,看見,才是愛。
1.無迴應之地,即是絕境。心理學認為,無迴應之地,即是絕境。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被迴應過,就相當於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看不到光明。
就像我老公,他害怕他爸爸,就是因為他在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很少親近他,或許是不習慣,亦或是不知道怎麼親近,這才導致他們的關係疏遠,即我老公在他爸爸那裡,很少被迴應,很少被看見,也就很少感受到被愛。
看見,就是光,就是愛。
心理學上那個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就告訴我們,父母和孩子接觸過程中,情感互動勝於飲食照料。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更多地注重情感迴應,因為有了情感上的互動,關係的質量才是好的。
2.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武老師說,每個人的根本需求,都是渴望被看見。
親子關係中,父母對孩子的愛,更多地體現在情感迴應;伴侶關係,也是如此。
很多夫妻認為,老夫老妻沒什麼可說的,更沒什麼可看的,這樣長此以往,就會成為熟悉的陌生人。因為感情是需要維繫的,而維繫的關鍵就是“看見”彼此。
心理學家榮格說:“孤獨並不是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自己心中最要緊的感受。”
這說明,如果伴侶覺得孤獨,未必是對方不在身邊,但一定是對方看不見自己。
看不見,就很難分享自己的感受,就相當於不愛,即冷漠。
一個人在親密關係中,總是體驗被忽視、被冷漠,自然是感受不到愛的。
3.真正的愛,就是要看見彼此武老師認為,看見,就是愛。愛只有一種,就是被看見。因為當我看見你的時候,當你看見我的時候,我們之間就建立了關係,建立了連結,這個時候才稱得上愛。
當我們和父母聊天、談心時,他們看著我們、迴應著我們,那麼我們和父母之間就建立了關係,建立了連結,我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而父母也感受了我們的愛。
當我們和伴侶溝通時,四目相對,心心相惜,也是建立了關係,建立了連結,而這也是愛。
其一,我們和他人溝通時,應注視對方的眼睛。
很多人和他人交流時,會一邊說一邊做其他的事,這時,看起來他們是在溝通,但彼此之間的連結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因為缺少了“看見”彼此。
就像有些孩子,期待媽媽看見自己,會說“媽媽,看”,而這時的媽媽如果只是口頭上回應,並沒有真正去看,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很失望,很孤獨,因為他感覺媽媽不喜歡自己。
同理,夫妻之間溝通也是如此,不要眼睛盯著手機去迴應對方,而是要看著對方去回答,這雖是細節,但卻不可忽視。
其實就是,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愛的人身上。
注意力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
其二,真正愛一個人,要看見對方的真實存在。
武老師說,有一種目光注視著你,審視著你,是為了看你是否符合他對你的期待,另一種目光,注視著你,是想看見你的真實存在。
也就是說,真正愛一個人,要看見對方的真實存在。
我們的“看見”,不該是為了自己,更不該是強迫對方,甚至是控制對方,這樣的“看見”,並不是真正的愛,而是自私。
就像很多父母或伴侶,喜歡用“我為你好”這個理由去改造孩子或另一半,這就不是真正的“看見”,因為他們並沒有看見對方的真實存在,只是想讓其符合自己的期待。
愛一個人,就是要接受他本來的樣子。
總之,如果我們想給對方真正的愛,就要“看見”他們,同時,當他們能夠被看見時,自己的真實自我也會被照亮,那麼,他們自然而然會變得更好。
當然,這個“看見”,不單單是眼睛上的注視,還可以是心理上的惦念,但不管是怎樣的“看見”,都是愛的表達。
希望我們都能被看見,同時也看見自己深愛的人。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