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孩子的愛。
因為這是一種,無怨無悔甘願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愛。
當父母傾其所能把最好的給予孩子,為孩子創造優越生活條件和物質需求的同時,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隨即發生了。
為什麼父母付出越多,孩子反而越叛逆。
為什麼父母操碎了心,孩子反而越討厭自己。
為什麼天天圍著孩子轉,親子關係反而越疏離。
這些疑問不禁讓家長們陷入了深思、在痛苦和失望中苦苦掙扎,難道含辛茹苦不求回報的代價卻是這般。
怨天怨地其實問題的癥結全在自己,因為對孩子真的不能太好!
父母最大的責任父母最大的責任是什麼?
是讓孩子吃得好穿得暖,生活無憂?
是讓孩子學習好成績優,處處勝人一籌?
還是讓孩子能有個好的前程,未來出人頭地?
其實這些,都不是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的關鍵所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關鍵在於讓孩子學會做人。
做一個懂付出、知回報、能珍惜、會體諒,有著一顆感恩之心的人。
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做法卻是相悖的。
由於無限氾濫的愛,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論合理與否無條件滿足。
一味地關注學習只在意孩子的成績,而忽視對孩子心理層面的感召和疏導。
漸漸地孩子習慣了父母打造的溫室效應,變得自私不懂付出,只是索取不知回報。
可想這樣的孩子,成人後走向社會,必定不會考慮在意他人感受。
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觀念,不僅害人更會害己。
給予孩子回報愛的空間想讓孩子成人變得不再自我,其實沒有那麼困難,那就是不能對孩子太好。
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不是應該、更不是必須,而是一種無私的愛。
要充分給予孩子回報愛的空間,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隻要認真學習就好,其它事情代勞。
對於孩子提出的需求,沒有必要事事遷就及時滿足。
不合理的要求堅定回絕並告知緣由,就算要求合理也應有時間效應。
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哪有那麼多有求必應。
被拒絕多了才知道什麼是珍惜,習慣了失望才知道什麼是擁有。
生活中不妨對孩子坦言工作的艱辛與生活的痛楚,不要讓孩子有無名的優越感。
早讓孩子知道社會的艱辛,工作的不易和生活的艱難並不是一件壞事,更不是為了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只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是奉獻,是為了他們能在感恩中健康成長。
生活是細膩的更應智慧些,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愛。
父母可以付出可以不求回報,但這份愛應有的是感恩。
作者簡介:一枚心理學的從業者和愛好者,也是三個娃娃的母親。多年從事兒童心理教育,倡導兒童心靈撫養,關注兒童心理健康。致力於透過兒童心理學,幫助更多的父母瞭解自己的孩子,把我們的孩子培養得更健康、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