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會說話的話,那麼在面對“更愛爸爸還是更愛媽媽”的問題時,絕大多數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媽媽”這兩個字,這一點,相信很多“卑微的老父親們”也深有體會。
明明媽媽抱著的時候乖巧得好像一個發光的小天使,結果到自己懷裡就又哭又鬧,成了妥妥的“小惡魔”。
不僅如此,寶寶們在對待媽媽和爸爸的態度上,簡直將雙標兩個字演繹到了極致!
前段時間,一則影片走紅網路,影片中,一位可愛的小寶寶正坐在爸爸的懷裡咯咯咯笑得很開心。
別誤會,讓他笑的原因可不是爸爸,而是媽媽在對面逗他,身後的爸爸彷彿get到了逗娃的精髓,隨即照著媽媽的樣子也去逗他。
結果,寶寶的笑容瞬間消失,並抬起眼睛,非常“不屑”地勾起左邊的嘴唇,輕哼了一聲。
這幅小模樣逗笑了不少網友,紛紛表示:
“呦,小傢伙還有兩幅面孔呢?”
“這嫌棄的小眼神真是太靈性啦!”
“媽媽面前熱情營業,碰到爸爸就滿臉不屑,人間真實!”
為什麼大多數寶寶在面對媽媽和爸爸時會有這樣大的區別對待呢?其實,寶寶更親近媽媽並不是沒有理由的。將近十個月的“一體”生活
從一顆小小的受精卵,再慢慢長出四肢、五官,這一系列的程序都是在媽媽子宮裡發生的。
不要以為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就完全無意識了,事實上,他們發育到5個多月的時候就能清晰地感知到外界。
而作為媽媽子宮裡的“小租客”,他們對供他們免費吃住的“房東媽媽”有著天然的好感,而這份好感,是爸爸無法得到的。
甚至月齡比較小的寶寶,由於認知功能未發展完善,他們依舊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所以,對他們來說,媽媽是自己人,而爸爸是一個經常見到,很熟悉的“外人”。
哺乳
寶寶不光要在媽媽的子宮裡住上將近10個月的時間,他們在出生後,也要媽媽進行母乳餵養。
這份特殊的關係,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把媽媽視作完全可信賴的人,而且,由於哺乳的因素,導致媽媽比爸爸多了更多的陪伴時間。
而對於寶寶來說,陪伴他最多的人,通常都是他建立起依賴關係的不二人選。所以,寶寶會格外依賴媽媽,並且在他們心裡,媽媽的優先順序要永遠大於爸爸。
媽媽長相柔美,且更溫柔
別以為寶寶就沒有審美了,事實上,寶寶自有一套判斷美醜的“方案”。相對於五官硬朗,肌肉比較硬的爸爸來說,寶寶更喜歡五官柔和,懷抱溫暖柔軟的媽媽。
並且,女性在生產完之後自然而然會激發出母性,這讓她們在對待寶寶時有更大的耐心,也會更加溫柔,寶寶當然更喜歡啦!
即便如此,爸爸們也不要絕望。
當寶寶的認知達到一定程度,他也會意識到爸爸也是很重要的人,只要爸爸多多陪伴他,到時候他也會對爸爸“一視同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