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不願意聽話,或者說經常流露叛逆的一面,其實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如果說家長沒有用對方式的話,則會導致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甚至讓親子關係變得陌生且充滿了尷尬的氣息。

案例分析:

我的同事小張最近就非常煩惱,因為在育兒問題上他老是挫折,甚至因此而失去教育孩子的信心了。他表示,自己孩子吃飯的時候不好吃吃,一直要一邊玩玩具,但是自己教訓他的時候,他表情明明有聽進去,然而第二天又開始重複昨天的錯誤了。

這樣的事情其實並不常見,不少家長看到孩子左耳進右耳出的情況後,甚至會大動肝火,當眾對著孩子就是一頓臭罵,然而罵了之後孩子非但沒有聽話,甚至變得非常懼怕自己的父母,這也讓不少家長的教育之路變得舉步維艱。

其實,家長要教育孩子,並且讓孩子聽懂自己的話,那麼一定要先知道孩子為什麼不聽話,這樣才能追根溯源,從根本上了解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會不聽話?

1、沒有領會家長意思

有些孩子並不是自己不聽話,而是自己沒有聽懂家長的意思,因此,下次犯錯誤的時候仍舊是重複上一次的步驟——挨訓,然後又遺忘自己犯下了什麼樣的錯誤。因此,家長要知道到底有沒有傳達好意思,避免下次孩子再次犯錯。

2、叛逆或者抵抗的方式

孩子的性格其實萌芽得非常早,並非在叛逆期才會顯露端倪。如果說家長一直勉強孩子聽自己的話,而又不解釋其中的原因,遲早會因為孩子的性格展露而發生親子之間的小小戰爭,因此,家長一定不要過於勉強和控制孩子。

3、家長沒有切中要點的大道理

這一點其實有很多家長在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大道理並不是孩子想聽的,甚至說孩子早就厭倦這樣的大道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切中要害,簡潔明瞭,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了。

其實,家長有時候過於依賴語言的力量,從而忽略語言之外的力量。家長要知道,其實可以透過非語言訊號來教育孩子,因為這能更加直接地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態度。

什麼是“非語言訊號”?

非語言訊號,顧名思義就是不透過語言的方式教育孩子,反而注重用自己的行為來端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因為比起語言的力量,我們的行為或者肢體的動作能更加簡單明瞭地傳遞我們的態度,當然,這裡所謂的肢體動作並非暴力。

那麼,家長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運用非語言訊號,讓孩子透過自己的"非語言訊號"更加直觀地感受自己的態度,並且以此契機改正自己的問題。

家長如何運用“非語言訊號”?

一:不要過於情緒化

既然說非語言訊號是避開語言,透過肢體的方式來傳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那麼家長一定要穩定自己的情緒,然後在孩子執行正確的事情後透過擁抱或者關愛的眼神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態度。

反之,如果說孩子剛好犯錯了,則需要用堅定的語氣和糾正的眼神來糾正孩子的問題。

二:豎起自己的大拇指

豎起大拇指非常簡單,但也非常實用。

當孩子完成家長安排的事情時,家長要及時豎起自己的大拇指表示讚賞,這其實會讓孩子認為自己被家長所關注,並且自己做的事情充滿了意義。因此,孩子下次會繼續採用這樣的方式完成任務,並且以此行動來博得父母的讚賞。

三:注意時機

在情緒非常激昂的時候,家長應當避免使用非語言訊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無法領會自己的意思,甚至還會對自己的訊號產生錯覺。

比如說,孩子需要獎勵的時候,才能用擁抱或者大拇指來稱讚他;他犯錯事情的時候,應當結合語言的力量雙管齊下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家長用錯了地方,那麼不僅僅是教育效果收效甚微這麼簡單,嚴重的話還會導致非語言訊號失去本來的作用,或者說起到反作用。

結語:

教育孩子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家長應當採用更加靈活且多變的形式教育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成長這條路上不因為家長固定且僵化的思維而受到傷害。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家長和孩子都需要互相學習和進步,這樣的話,才能得出一個適合自己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教育方式。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孩發出嗚嗚嗚聲響居然有這麼多含義,有孩子的快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