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不得不說,現在的家長們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除了學校裡基礎課堂知識的學習外,往往還會給孩子報一個乃至多個興趣輔導班。

前段時間,有位寶媽就針對這樣的現象在網上發出感慨:普通孩子學成了這些琴棋書畫又有什麼用呢?最後還不是變成有特殊技能的“韭菜”。

普通孩子學琴棋書畫,會變成“韭菜”?

之所以這位寶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商場裡的外賣員坐在一架公用鋼琴面前彈了一首曲子,突然對自己一直以來的教育方式產生了質疑。

在她看來,自己為孩子報名參加興趣班學習琴棋書畫,最後可以預見的結局只不過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點特殊技能傍身的普通人。

她認為最後取得這樣的結果與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所以選擇了“隨他去吧”,如果孩子不願意學,乾脆為孩子退掉所有的興趣班。

這位寶媽的觀點一經發出,迅速引發了網友們對報名參加興趣班的議論。

有的網友認為,興趣班不必太多,如果孩子喜歡給孩子報名參加一個也未嘗不可。

還有的網友則表示這位寶媽說得有道理,即便孩子學有所成,最後大機率也只是會在公司年會上表演一下,付出與產出完全不對等。

那麼,普通孩子就沒有學習琴棋書畫的必要了嗎?產生這種“變成韭菜”的想法,其實可能是家長的“功利心”在作祟。

別讓“功利性教育”坑了娃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會不自覺地會將過高的期望強加於孩子身上。

比如為孩子報名參加鋼琴課,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考取鋼琴等級證書,將來能夠在升學方面取得優勢,或者在某個特殊時刻一鳴驚人。

但實際上一切可能只是培訓機構編織出來的“美麗夢境”,絕大多數孩子學習彈鋼琴根本達不到“鋼琴大師”的級別,甚至以此謀生也極為困難。

最後只不過是學習到了一門比較特殊的技能,獲得不了什麼明顯的利益。

不過,孩子學到一門樂器就真的是“僅此而已”,變成一顆比較特殊的“韭菜”嗎?

答案當然不是!生活有時候需要一些理想,家長的“功利性教育”最後只會坑了孩子。

家長花費不菲的價錢為孩子報名參加興趣班,初衷應該是讓孩子長大以後在憂愁不已的時候,能夠多出一種放鬆的方式,而非真的靠這項技能實現什麼目標,或者取得某些利益。

否則,家長對孩子的“功利性教育”,最後可能變為了困住自己和孩子的枷鎖。

把“人生選擇權”交還給孩子

“功利心”太重的家長,往往希望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每一點付出都能獲得超額的回報,殊不知這種“功利性教育”最後的結局只會事與願違。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避免抱有太強的目的性,應該多尊重和考慮孩子的想法,把人生的“選擇權”交還給孩子。

比如伊能靜從小就為兒子哈利規劃未來,讓他去上編劇課程。但哈利更喜歡剪輯,於是和媽媽產生了分歧:“我的人生你又沒有經歷過,憑什麼替我擅自決定。”

讓孩子學一兩門特長,或許對他今後的發展有一定幫助。但父母不要逼迫孩子去學,而是參考孩子的興趣,只有出於興趣的學習才能持之以恆。

父母不要存在功利性的想法,也沒有必要嚴格要求孩子一定要達到怎樣的等級。儘量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或許反而能取得“無心栽柳柳成蔭”的結果。

總而言之,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強迫孩子非要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才能真正避免功利性的教育。

和你說句貼心話

在這個世界上,平凡的普通人才是大多數,家長抱有功利心地讓孩子學習琴棋書畫,最後大機率會失望。若能拋開功利性的想法,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每日話題:你覺得有必要為孩子報名參加課外興趣班嗎?

————————

11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外甥狗,吃了走”,孩子和姥姥不親的原因是這些,父母別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