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到了學齡,開始寫作業時,每天輔導他們寫作業似乎就成了讓家長們最頭大的一件事。不少家長都反映,現在的孩子一點也不自覺,讓他寫個作業,能催八百遍,好不容易人家答應寫作業了,又是各種問題,不是發呆走神,就是心不在焉,大人們必須在一旁坐著,並且時時督促著,作業才能寫好。

家長們都抱怨,輔導孩子寫個作業,比自己寫還要累,苦口婆心各種勸外加講道理,可人家就是滿不在乎,總是一副無所謂的表情。有的時候,同樣一道題輔導了不下十遍,可孩子再寫的時候還是會出錯,大人都崩潰了,孩子卻滿臉無辜,似乎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孩子教不好,各種問題頻出?可明明家長們也很努力,那問題到底出哪裡了呢?其實多數的家長都在犯這個錯誤。

正是因為家長們把孩子的事太當成自己的事,把“你”誤解成了“我”,孩子出了問題總是以“我”的立場在考慮分析,而忽視了事件的當事人孩子本人這個“你”。才讓問題越來越糟糕的。就像孩子不好好學習,將來吃苦遭罪的是他,而不是我們大人;孩子不寫作業,上學的時候會被老師懲罰的也是他,而並非父母等等。

破解之道就是,找機會給孩子把問題說透,然後和孩子有關的事情主動權就歸還給孩子自己,如果孩子需要大人的幫忙,他們自然會來求助,這時候大人再出現也不晚。

舉個例子,不少孩子寫作用的時候都愛磨蹭,各種拖拉,一般這時候家長都會很著急,在一旁也是各種催促,可往往是大人越是催,孩子越是慢。這時候的問題就在於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才是寫作業的主角,他寫作用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爸媽。如果他不願意寫或者不想寫,那就不寫,第二天上學的時候被老師懲罰了,他們自己就記住了。成長,孩子終歸都是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一點代價了,他感覺到痛了,下次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最忌諱家長給孩子營造一種錯覺,就是他們寫作業或者為之做出的各種努力都是為了大人,這樣孩子的動力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說育兒路上,父母一定要學著把主動權還給孩子。

想把孩子教育好,不說以後多有出息,最起碼孩子能夠身心健康地長大,然後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喜歡的事情,平安順遂地度過一生。想要實現這樣的願望,可以說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培養讓孩子一生受益的好習慣。

5到12歲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家長一定要抓住。

這個時間段,大多數孩子都是在上小學,除了開始接觸到學習、作業、考試這些詞彙之外,也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真正為孩子“計長遠”的家長,5到12歲這個時間段他們都不會錯過。

但是在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這方面,有不少家長就會感覺很迷惑,其實也簡單,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自然是越早開始越好。有一款“自律表”在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方面效果不錯,也是不少寶媽們親自使用後推薦出來的好產品。

這款產品自帶“好習慣貼紙”,家長每天可以在左側貼上想讓孩子養成的好習慣,然後根據孩子的表現,在旁邊的空格中填上對應的星星,一週後統計星星數量來給孩子一定的獎勵。

因為是檯曆式的,一本就可以用上一年,並且只需要39.9元,實用又便宜,可以說少點一頓外賣的錢就可以幫助孩子養成那麼多獲益一生的好習慣,也是很划算了。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培養孩子審美能力 這份書單推薦你一定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