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

進門後,那個9歲的孩子一直拽著他媽媽的手腕,看起來挺怕生。

他媽媽一直催促他向我問好,小孩被催了幾次後,怯生生地叫了聲阿姨好。

不久一個人躲在角落默默翻兒童故事書了。

我朋友一臉抱歉又擔憂地解釋:“他太內向了,多包涵。”

我笑了笑表示理解。

接著她嘆了一口氣說:“唉,很擔心他以後會吃虧。”

相信很多家長也有這樣的煩惱,覺得孩子內向不好。

總是希望通過一些辦法,讓他們變得更善於社交、更開朗活潑、更討人喜歡。

有些家長還會認為內向是種性格缺陷,容易被冷落被排擠,在社會交際上容易吃虧。

其實,內外向就像男女性別一樣,並沒有優劣之分。

內向是性格,不是缺陷

內向很多時候被預設為是一種性格缺陷。同樣,內向不合群的人也被當成異類。

可是,內向真的就一文不值嗎?

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型別學》中提出了外向和內向的概念。

兩種性格無優劣之分,區別在於獲取能量的方向不同。

外向的人是通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

他們把自己投身於熱鬧的群體中“充電”。

而內向的人剛好相反,他們是內傾型。

社交不僅不能讓他們充電,還會消耗他們的能量。

所以,他們會本能地迴避無意義的社交,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

就比如,比起吵鬧的幼兒園,內向的孩子更喜歡在熟悉的家裡,獨自和玩具作伴。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孤僻或者自閉。

相反,他們更懂得如何和自己相處,通過獨處來汲取能量。

他們僅僅是選擇了一種讓他們舒服的生活方式而已。家長們也不用擔心孩子孤獨,他自有一方天地。

所以,內外向只是人一種心理狀態,沒有優劣之分,內向者更不是異類。

家長不要因為偏見,一直標榜外向的優勢,而忽略了內在性格獨特的力量。

內向獨有獨特力量

內向者真的被人們誤會太久了。

性格的好與壞,一般是由話語權掌握者定義,而內向的人通常不喜表達,結果輿論的戰場就被外向的人佔領。

導致人們只記得內向者的格格不入,而忘記了他們獨有的力量。

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班裡有位女生十分內向。幾乎不跟同學交談,獨來獨往。

當時的我,特別不理解她,覺得她孤僻又無聊。

後來,那個女生,上了北大。

而我高考失利,到了一所並不優秀的學校。

身邊人的思想及各方面水平與高中同學相比是不夠成熟的,價值觀的種種相悖使我們並不能互相理解。

於是,我也變得像那個女生一樣,不愛與周圍的人交流。

當他們在談論八卦,我奮筆疾書,默默蓄力。

終於我也理解了她。

心理學有個現象,叫“羊群效應”。意思是習慣了隨大流,就會喪失自己的判斷,成了集體意志的奴隸者。

有資料顯示,世界上70% 以上的成功者其實是性格內向的人。

正因為內向,他們本能地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喜愛獨處,喜愛思考,擁有安靜的力量。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專注力,一以貫之的執行力。

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

實現孩子的“內向”自由

如果你家孩子性格內向,不用緊張和擔憂,因為內向同樣也是上天的禮物,內向的人也可以取得矚目的成就。

美國有一項歷時30多年,針對社會精英的研究:

內向型性格的精英人才是外向型性格的3倍。

IQ越高的人,內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

而且,內向者在創作、藝術、科研等領域有著外向者不具有的天賦。

而有的家長,為了糾正孩子內向的性格,故意讓孩子在眾人面前表演。

有次過年去親戚家。她家女兒平時不多話,愛一個人待著。可她媽媽覺得內向吃虧,一直逼女兒變外向。

吃飯的時候,親戚打算趁著人多熱鬧,讓女兒敬酒。

小女孩聽後臉一下子漲紅,握著筷子的手指用力到泛白。

悶聲說:“我不要。”

她媽媽覺得沒面子,激動地講:“你連敬個酒都不敢,以後還能幹什麼?”

孩子瞬間淚如雨下,扭頭跑進了房間,直到我們離開也沒有出來。

其實,內向是打孃胎出來的天然的性格,本就沒有對錯之分,“糾正”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公平。

而強迫孩子進行“社交鍛鍊”,只會讓他們產生反感和恐懼,甚至會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內向的話,我們家長首要做的就是接納,並且幫助孩子找尋自我認同感。

讓孩子了解到內外向只是一種性格特質,不分優劣,減少他的自我否定。

要放心大膽地給他們更多“獨處”的空間,讓他能以安靜的方式與自己相處,與這個世界相處。

當他有足夠的時間去認識自己,觀察社會,蓄勢待發,就會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說到底,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才是幫助孩子發展的最好方法。

內向的孩子並不是與世界格格不入,而是在以安靜的方式改變世界。

我們要允許孩子不一樣,給他們“內向”的自由。

就像村上春樹所說的一句話:不是所有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齊齊哈爾育兒」做這幾件事,孩子會感到被你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