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講一個驕傲父母訓練營以為驕傲父母的故事。她的分享在驕傲父母訓練營週末的早晨炸過了。這就是“人家的媽媽”“別人家的孩子”。她的分享稿我原封不動一字分享給大家,人家的孩子憑什麼優秀?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太重要了!

[我是驕傲父母笑涵(花名),在驕傲父母訓練營學習的課程中,李中瑩老師提到,解決孩子的問題,先從孩子的感覺開始,好的感覺來自於兩個字—樂趣。沒有孩子有學習能力的問題,只有學習能力發揮不足的問題。

第五課主題:不能好玩兒,怎能好好學?學習是為了讓孩子學會創造樂趣的手段,發現學習中的樂趣。在我家裡學習中的樂趣主要是透過“家庭課堂”來達致的。

我家兒子12歲,六年級,“家庭課堂”正式開設已經將近十年,孩子經常會說,媽媽,今天我要給你講一道題。

那我家的家庭課堂是怎麼開始的呢?這要從我家裡的四塊小白板說起了。第一塊小白板是在他兩三歲大時買的,買的是那種無毒的可擦的專用白板,主要用它畫畫,比如圖形、繪畫,看到繪本中的圖畫用來串講故事,偶爾也會寫幾個漢字,我發現我的臨摹繪畫能力還挺強。快上幼兒園,我們租了一個離父母家比較近的房子,我就琢磨著想換一塊黑板,結果沒想到心想事成,當天出門兒,正好碰見一個收廢品的阿姨,她剛剛收到一塊兒乾乾淨淨的白板,結果我花了一塊錢買下來了,我如獲至寶呀!就是這塊兒白板一直用到了九年。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和孩子的親子互動更多了,他也時不時地在白板上畫呀寫呀。上小學時,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我把小白板釘在孩子夠得到的地方。有一天我問孩子,你們老師上課怎麼講課呢?能不能給我們模仿一下呢?孩子拿著書出來說,講語文課吧!老師讓同學們分析如何記住某個字,我說你的記憶方法那麼好,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呢?孩子特別開心,幾乎每天回來就會給我們帶來兩三分鐘的小課堂。這樣持續了幾周,孩子有些厭倦了,結果出現了一個契機,當時語文老師懷孕請假了,其他班的老師輪流來代課,有一天爸爸出差回來,我對孩子說,你能說說這幾位老師講課有什麼不同嗎?孩子愣住了。我說,這樣吧,你模仿一下新老師們怎麼講課的好嗎?由此孩子正式登上了講臺,每天回來就給我們上課,我們則搬好椅子當學生,他煞有介事的提問有模有樣的點評,規規矩矩地寫板書,並且逐漸總結出老師們講課的特點,這說明他上課一定認真聽講了。孩子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們會回答問題,會有針對性地提出需要注意的問題。此後它就成了語文和數學老師。一年級下學期,我又心動,買了當時新推出的磁力牆貼,孩子特別興奮,剛一貼好,就在上面寫下了“藍天課堂”的字樣,還在一次講課後說,廳裡的課程是大課,媽媽屋裡的這個小黑板是小課堂另收費。有一天孩子說不能光我一個人講課,您們也給我講課吧!我說行呀!那你想聽什麼課呢?他說道法課吧!於是我就給她講了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不積跬步,無以之千里以及不義之財不可得,他不時地和我互動。還把一段長文背了下來,記得爸爸當時也一起聽課,他嫌我時間長,但是我觀察孩子並沒有走神兒。後來爸爸覺得這個方式很有意思,也主動承擔了體育老師和幾何老師的角色。我們透過講題講思路,學習數學分析作文結構。2016年,我邀請孩子開發新課,11月他正式推出“漢字演變”,這個課程一直延續了大約三年。2020年疫情期間還恢復了一段兒時間。2017年,他曾經把看過的關於地球和行星史前生物小百科作為加課,給我們講了四次。買牆貼時,爸爸好一頓褒貶,價錢貴了,貼的不好了。沒有用了,結果前年家裡因為整修,爸爸主動提出來,這第二塊兒白板太小了,也不好看,你去再看看牆貼類的換一塊兒,於是第四塊兒白板落戶在我家裡了。在這塊兒白板上,我們定計劃,寫注意事項,進行學科內容的討論,作文的分析,會話留言等等。利用白板牆貼,我們還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很困難,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和他做了一個比較有儀式感的事情,就是早安和床告別。每天早晨叫醒之後,我們各自在牆貼上畫一幅小畫,作為與床告別的內容。並且還形成了幾個系列,像機器人,像植物,像動物等等。孩子講課定期還有作業和考試,每次都給媽媽100分,爸爸開始不好好聽課,遭到孩子的批評,但是每次爸爸的精闢解讀,相信也印在孩子頭腦裡了。

這幾天上完課,他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要給我講課,我說內容太多,我怕我也聽不懂,他說沒問題,我用思維導圖給你設計一份教材,這兩天他根據上課的進度同步設計和完善教材,還給我講解了他的設計思路。我們的講課一般都是互動式的,它開講,我提問並回答他的問題,偶爾跳出他學的內容,問他一些疑惑之處,他為了給我講,就要不斷地去思考,給我分析。講橋牌的時候,我開始聽的一頭霧水,甚至懷疑自己不如孩子的頭腦和邏輯,但是我仍然蒙著聽,而他更有意思的是,講完了說今天先講這麼多,現在下課,你回家見到了你的兒子,你把你學到的講給你兒子聽聽吧,多好的建議呀。輪到我講了,我真的提心吊膽呀!我覺得一頭霧水,我擔心講不好讓他笑話,而且他還讓我到白板上去講,幸好我的講課能力還可以。我邊往白板走邊笑稱自己頭腦混亂,他說不可能,我說對呀!兒子的聰明是從母親這邊遺傳的,對吧?他說就是呢!我說你那麼聰明,我肯定也很聰明。我從第一個知識點開始梳理,然後列出第一種可能的情況,孩子在旁邊指點又補充了幾個要點,我豁然開朗,明白了他之前說的兩個人對話是怎麼進行的,我說我明白了,這叫探聽訊息。他說,沒錯兒,你真聰明。

我講的時候,孩子時不時又說出些新的內容,然後我說,看來這個和那個是有聯絡的,因為獎勵不一樣,所以才需要教與不教,那為什麼不需要教幾那種情況呢?我的提問應該也讓孩子把他明白的內容做了聯絡和梳理,而我也在他的再次解釋中清晰了更多的東西,他告訴我,橋牌還有很多講究,會慢慢講給我聽的。最後我說,謝謝兒子教我這麼多!

這樣,在互動教學中,我們始終保持著興趣,並不斷從中發現思考和互動的樂趣,實現了雙贏。孩子正處於學習橋牌的興趣高峰,並把學好橋牌列入本期的目標之一,當時正好看到群裡有用三三法做練習,所以趁著有熱情有興趣,我說我們也用三三法,一是以橋牌為題來設計一個框架思路吧。孩子他說他寫十個詞,我寫十個詞,因為一開始我並沒有說是要形成一篇小短文兒,所以孩子寫了十個詞,分別把橋牌做了引申和想象,橋牌的英文名兒是bridge,所以他寫出了港珠澳大橋和泰晤士河,又寫出了撲克牌以及八種撲克牌的玩法。當我跟他說,如果要是寫短文的話,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去寫呢?他設計了一個結構,從起源,從哪些人玩兒,從術語和玩兒法以及意義四個方面展開,並且還加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尾,你覺得橋牌有意思嗎?希望你也來完全是一句很好的廣告詞啊!在他的設計中有橋牌的起源和哪些人玩兒,有高度和深度,橋牌最初是一種消遣,進而提出橋牌也能是一種記憶,一種競技,體現了合作精神,是一種很好的交流和溝通手段,能夠協調大家的關係,乃至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我誇讚他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他說,這叫深度,因中找因,在找因再找因,並且還說大開腦洞,這是一種廣度。

家庭課堂帶給我們家庭很多的歡樂,那我是如何讓孩子樂意去講的呢?首先我對他學的東西都非常感興趣,比如疫情期間,我們很多的親子游戲就源於他學校開設的網課內容,比如我們一起打拳,一起學習排球動作,一起做防衛操,一起做音樂的打擊樂器,一起製作手工,還錄了像一起比賽呼啦圈,這讓孩子感覺自己被看到了,被重視了,他很開心,願意和我互動。在他講課的時候,我們願意當他的學生認真的上課,仔細的做筆記,他覺得受到了尊重,有了繼續講課的動力。適當地向孩子示弱,真誠的表達這個,我不會請你講一講唄。用尊重商量的口吻和孩子溝通,不打斷,不指責,不否定,當孩子理不清思路時,我們不急躁,柔和的說,慢慢想,剛才我們好像說到了某個點,這個點特別好,接下來可以怎麼想呢?鼓勵他自己做分析,找卡點,這樣的語氣口吻,使大腦爬蟲腦更舒適,情緒腦更平和,皮質腦才能更加有效的工作。遇到不會的題,鼓勵他在黑板上寫下來,有時候寫的過程中他自己就理清了思路,有時候它寫出來我們提問,引導思考,而不是直接給答案。過程中不斷的給他肯定,不斷讓他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提升繼續講下去的慾望。對於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樂於傾聽走入孩子的心世界,尊重孩子的話語權,讓他願意敞開心扉和你溝通。

李中瑩老師說:說不清楚拿不到,說不明白做不到。學習中就是這樣的,感覺明白了,說不出來還是拿不到,說不清楚做不到。這個學習練習做出來的過程就是經過消化吸收後的釋放,練習過程中提高才會更快。透過家庭課堂講課刺激他不斷思考,把學到的東西快速吸收,運化釋放出來,能說明白,講清楚,證明他全然理解了。

同時透過講課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有了展示的機會。有一年春節學校班會表演節目,本來他沒什麼想法,我說你可以給大家講漢字演變,於是他帶著書給大家講解了他的“姓”,史字的演變,學校經常會有外校學習來的老師,他多次在一些課程中作為講解員身份出現,她也時不時的告訴我,經常會有同學請他講課,講數學題,他在課堂上也是愛思考,愛和老師互動的學生,頗有成就感。

透過講課也連結了我們的親子關係,成為家庭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驕傲父母訓練營第二課提到,孩子的學習熱情取決於父母對學習的態度,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問問自己,你對學習和作業是一種什麼態度呢?你所做的與你期待孩子成為的樣子是否一致呢?大家耳熟能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並非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我們感興趣的,也並非感興趣的事情就能一直持續下去,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對孩子要托起,你是把學習和寫作業,把學校的任務當成負擔了,那麼你必然會對孩子有指責,有催促。這實際上是你想趕緊卸下這個負擔,讓你自己輕鬆下來。而如果你能激發孩子所做的作業中的樂趣,你必然會有辦法帶動孩子一起去做事。很多家長都害怕陪寫作業,有的甚至因為作業和孩子情緒對立,其實這裡有對陪寫作業有一種誤解,往往變成了一種監督、一種指責、一種控制,反而造成了親子關係的緊張和衝突。我認為這裡的“陪”字更多的應該是一種“陪伴”,是在不評價、不指責、不否定的基礎上的關照,是製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陪是陪伴,用“硬幣法”轉變觀念,把孩子的事兒交還給孩子,我們無需懼怕陪作業。]

整個故事裡,用了很多的積極正面的語言,簡單有效的親子心理小技巧生動有趣,輕鬆快樂,樂趣多多。【樂趣:讓孩子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小老師:讓孩子練習表達】【示弱:讓孩子有成就感】【尊重:讓孩子充分表達】、

【引導:引發孩子思考】【不催促:讓孩子按自己節奏生長】【不急燥:讓孩子自己的腦路充分搭建】。

1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下棋也是玩遊戲,為什麼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