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也是一個意氣風發、愛憎分明的人,自從有了孩子,一切都隨著時間慢慢的在改變...
老公是家中獨子,自我倆結婚後家人一直在催生,婚後三年終於迎來了我們得第一個孩子,孩子出生後我們兩家也都沉浸在喜悅中,母親伺候完月子因為要照顧她的一大家就回去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孩子誰來帶?
我一向自詡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在孕期也聽過產後抑鬱的事情,當時還信誓旦旦的跟朋友說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然而...當母親回去後,我真切的打臉了,抑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住的。母親讓我理解她還有她的一大家人要照顧,婆家人又讓我理解公公是二婚家庭無法帶孩子,初為人母的喜悅漸漸被這些爭吵取代。有一天下午,我獨自在家帶孩子,老公的奶奶到家裡來跟我吵了一架,質問我為啥我母親不來給我帶孩子的時候,我的內心終於崩潰了...我不斷問自己,我和我的孩子究竟怎麼了?我們做錯什麼了?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沒孩子時候催著生,有了孩子又都讓我們去理解他們做家長的不能幫忙帶孩子。從那以後,每天老公去上班的時候我就坐沙發上哭,不是我想這樣,是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每天抱著孩子淚如雨下,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當時再這樣發展下去真的很危險。
也是一天下午,夕陽西下,紅色的光線照在孩子熟睡的小臉上,我淚眼模糊的看著這個粉雕玉琢的小人兒,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不然我的孩子該怎麼辦?她還這麼小,還沒有叫我一聲媽媽,我要振作,沒有什麼是比帶大我的孩子更重要的。母親能帶大我們兄妹三個,我為何不能帶大我的孩子。擦乾眼淚,把凌亂的房間打掃乾淨,一切灰塵和雜物都清理出去,心裡也亮堂了。跟老公商量好,產假期間我們自己帶孩子,等上班了找保姆帶,不受兩家大人的影響。隨著孩子的成長,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
孩子一歲七個月,單位組織體檢,又是一個晴天霹靂,我又懷孕了...要還是不要?這是個大問題!要,大寶都是請的保姆,二寶又要重新再走一遍帶大寶走過的路;不要,這個鮮活的小生命就要被扼殺,他還不曾見到這個世界就被剝奪了生命的權利。老公捨不得,我更捨不得。我倆一咬牙一跺腳,一個也是養,兩個也是養。於是,2017年雙十一的晚上,大家都忙著清空購物車的時候,二寶出生了。
那天晚上我至今記憶猶新,陣痛開始時老公叫他姑姑來家裡陪大寶,我們拿著產包就奔往醫院。醫院的院子裡很安靜,老公扶著我先到急診科掛號,再扶著我到產科,我在產科辦手續時候他又急忙去取產包,可能有生大寶的經驗吧,也可能已經到了醫院了,一切都順其自然,沒有慌亂,二寶順利出生。當時大寶因為發燒不能來醫院看我和妹妹,二寶出生後天也漸漸亮了,沒睡幾分鐘老公還要回家帶大寶去推拿治療。這個時候不得不感嘆,俗話說的真好,遠親不如近鄰。鄰居們給我送飯,幫忙給孩子換尿布,讓我好好睡會兒,當時我真的是,感動的想哭。
要說生大寶和二寶時候有啥區別,就是心態變了,更堅強了,沒有什麼是比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更重要的。二寶依然是找保姆帶,幸運的是,二寶的保姆就在我們一個小區,對二寶就像一家人。因為二寶也是女兒,老公又是家裡的“獨苗”,小區裡的風言風語時不時的吹進我的耳朵,要在以前我會很生氣,會找她們理論,可是,現在我的娃兒們還小,難免有的時候會找人幫忙照看一會兒,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成了我現在的座右銘,慫就慫點吧,一切都為了我的孩子...
養育孩子真的不容易,每個媽媽都是很偉大的,所以當產婦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老公一定要體貼和諒解,產後抑鬱是真的存在,即使性格再開朗的人也躲避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