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生出一個聰明可愛的寶寶,媽媽不僅自己高興,也為寶寶高興,孩子聰明,將來才能擁有更好的人生,不少媽媽在孕期就開始注意補充營養,從起跑線開始,讓孩子發育更好。

聰明的孩子誰都喜歡,“三歲看老”,小時候孩子的一些表現或多或少地就能看出這孩子是不是機靈孩子。

寶寶小手停不下來,找到地方就要畫幾筆,媽媽頭疼,姥姥卻笑開花

恬恬週末帶孩子回孃家吃飯,吃完飯孩子就自己在屋子裡玩,一會兒沒看住,這孩子就把姥姥家牆當畫布,把牆上畫出一道道痕跡,五顏六色的。恬恬發現了,馬上就生氣了,把孩子拽過來就要說一頓。

姥姥心疼孩子,攔著恬恬:“你幹嘛呀,還想動手啊,這孩子才3歲,喜歡畫畫就讓他畫一下,又不是什麼大事。你忘了,你小時候還畫牆的,比你兒子畫得都多。”

孩子也知道自己犯錯了,站在媽媽身邊一動不動,小眼神時不時看媽媽一下,覺得媽媽不生氣了又蹭過去,看起來像個小機靈鬼。恬恬推開他:“站一邊去,在家就亂畫,到姥姥家還亂畫。”

孩子這樣說不定是聰明的表現呢,你看他動手能力多強,孩子可機靈著呢,長大了肯定更聰明。你給他買個畫本不就結了,就不能到處亂畫了。”姥姥心疼孩子,願意寵著,這件事也就這這麼過去了。

姥姥說得有點道理,恬恬兒子的表現確實能看出寶寶很聰明,動手能力強,會看媽媽臉色,都是情商智商都線上的表現,其實能暗示孩子大腦發育好不好的“可愛小動作”其實有好幾個哦。

大腦發育好的寶寶,會有什麼“可愛小動作”

寶寶大腦發育好,孩子就更聰明,哪個媽媽不想自己的寶寶聰明伶俐,所以孩子的發育,媽媽也是煞費苦心。如果發現家裡的寶寶經常做這幾個小動作,也能看出孩子大腦發育很好,很聰明。

孩子喜歡模仿,說明孩子觀察生活細緻入微

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幼時越是喜歡模仿別人,大腦發育越好。孩子模仿大人,有時候大人只會覺得孩子特別“搞怪可愛”,根本想不到這是聰明的表現。

其實這也是有跡可循的,模仿的本質就是觀察對方並在自己身上做出相同的動作,要想模仿到神韻,就需要孩子大腦和身體的同時配合,這其實對孩子的大腦有很強的鍛鍊作用。

孩子有領隊意識,總是指揮別人

在一群孩子之中,總會有一個孩子是“指揮官”、“孩子王”,這樣的孩子其實思維是非常清晰的,他能有效地組織孩子們一起玩,決定玩什麼,調節孩子們之間的問題和矛盾。

媽媽不要覺得自己孩子這種行為是“討人厭”的,這恰好反應了孩子腦子轉彎快,雖然總是會指揮別人,但是他們是非常聰明的。

在家裡拆拆補補,動手能力超強

有些寶寶喜歡玩一些“拆東西”遊戲,家裡的小鬧鐘孩子可能會動手拆開,研究研究是怎麼動的,怎麼發出聲音的。可能這種行為在男孩身上會體現得更多一些,因為男孩兒時的左腦發育比女孩好一些。

寶寶的動手能力也體現在一些別的事物上,比如喜歡拼積木、喜歡畫畫等等,就像上文中的寶寶,喜歡塗鴉是孩子的天性,是他們鍛鍊手腦協調能力的一種,也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要想孩子智商高,在孩子發育過程中,媽媽應該怎麼做

寶寶的大腦在3歲的時候基本已經到達了成人的75%,所以孩子的大腦發育時間很短,媽媽一定要抓住孩子幼兒時的大腦發育期。

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有交流的慾望

寶寶在開始吐字之後,學習和練習說話就成了他的主要任務,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煩,不願意理他,這其實就錯過了孩子最好的語言發育期。

在語言發育期,面對孩子的輸出,一定要給出反饋,寶寶得到反饋之後,說話的慾望才能更強,對孩子語言中樞的鍛鍊也會更好,多溝通也是刺激大腦發育的一種方式。

高質量的陪伴,是任何玩具都無法替代的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要好好珍惜這十幾年的時光,不要給孩子拿個手機玩具就讓他玩一天,陪孩子拼拼積木、讀讀繪本、做一些親子小遊戲,孩子能獲得安全感的同時,對孩子健康成長也有很大幫助。

多陪伴,孩子才會擁有更多和外界聯絡和接觸的勇氣,這樣也能有效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

9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一歲到兩歲育兒那些事,你都做對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