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我有了寶寶,你做啥啊?”
“我養家,照顧你,陪你帶孩子!”
懷上寶寶之後,媽媽的精力轉回自身。開始關注身體感受,呵護腹中胎兒,逐漸迴歸家庭生活。爸爸的體貼,讓媽媽心中安定,情緒更健康!
寶寶出生了,媽媽把精力集中在嬰兒身上。餵奶要及時,還不定時,不分晝夜。哭了立馬要回應,還得分清是餓了、尿了、想抱抱了,還是哪裡不舒服了。哪怕寶寶在睡覺,媽媽都牽掛在心,隨時要去檢視。
媽媽要親自帶寶寶,不僅是因為需要“母乳餵養”,母愛,更是“精神食糧”。可別拿寶寶當寵物,誰都可以臨時照顧幾天!寶寶出生,雖然身體上跟媽媽分離,心理上仍然靠媽媽的奶水、懷抱和聲音維繫著“安全感”,不能突然中斷。
爸爸顧家,主動分擔家務,照顧媽媽,懂得女性情感上的需要,那麼他是值得依靠的。這種可依賴感,讓媽媽內心安定,能夠全神貫注地愛著小寶寶。
所以說,爸爸不僅要養家,還要“顧家”。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只存在分工的不同,誰都不能缺席。事實上,“全職媽媽”抵得上一份全職工作,這份工作的價值遠高於其它。生而不養,或輕視養育,必將付出更高的代價來補償。
大約1歲半時,寶寶喜歡上說“不”字,這代表著“心理上分離”的開始。這對媽媽來說,是漫長而受煎熬的歷程。而爸爸參與親子生活,就能讓事情變輕鬆和順利。比如說在情緒處理上,爸爸能幫助媽媽緩和衝突。他還能支援媽媽的權威,維護媽媽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庭生活秩序。爸爸在家陪伴寶寶,以及帶寶寶出去玩,更是直接解放了媽媽,同時,也很自然地促進了“分離”的發生。當然,媽媽也要多帶著寶寶,去找小玩伴。
到了3歲,寶寶不再單純依賴父母的陪伴,白天應該和小朋友一起生活了。這個時候,媽媽也該正式迴歸自己的工作,只在工作之餘,才去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