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愛是個動詞#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層次分為五個層馬斯洛人的五大需求原理作的自我的分析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層次分為五個層次:

1、生理需求,是個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與物質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盜竊和威脅,預防危險事故,職業有保障,有社會保險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求,人是社會的一員,需要友誼和群體的歸屬感,人際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讚許;

4、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內在的自尊心;

5、自我實現需求,指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從而對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義。

顯然,這種理論基於三個基本假設:

1、人要生存,生存是人類的第一大不可動搖的準則,他的需求能夠影響他的行為。只有未滿足的需求能夠影響行為,滿足了的需求不能充當激勵工具。

2.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複雜的(如自我實現)。

3、當人的某一級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求,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認為,需求是人類內在的、天生的、下意識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後順序發展的,滿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勵因素等。

心懷夢想,有理想,有追求,富有使命感的人,最終達成自我實現的追求。

安全和依戀是屬於社會需求的需要。那現在社會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可以滿足的。我想這其實是一個人的一個根基,心理健康的根基,就像是蓋房子打地基。

那我看到這個5大層次需求,基本是從物質到精神追求的一個自我實現,從物質的追求到精神世界的一個追求。

那我想,歸根結底這個理論是一種價值感和歸屬感的一個體現。

我的理解是從一個動物人到一個富有智慧精神的人的一個成長。

第3層是歸屬於愛的需求。歸屬感就屬於一種安全的一個需求,那愛呢?其實愛也是一種迴應。

我們有句老話,三歲看大,7歲看老。為什麼呢?

是因為,從0歲到3歲和父母的相處和與父母之間的迴應,就已經給孩子置入了一個價值觀的根基,對一個孩子的人格就已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養育方式的不同,孩子的性格就不同。性格又決定命運,重要性不言而喻。

養育方式反應在什麼地方呢?是不是你與孩子的互動模式呢?

現在開始第二節你與孩子的互動模式決定了你的孩子!

這裡提到依戀是人的一生重要人格的根基。依戀決定了安全感,是人生的最重要主題。

人的發展無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生存,一個是依戀。

生存自不必說,有生才有活。

依戀呢,依戀是我們要有人的陪伴。人不是獨立存在的,人是群體動物,具有社會屬性。人也只有在安全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去發展自我。

依戀並非來自母親的餵食行為及人類性的驅力,它是生命系統的一部分,雖然它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都存在,但在兒童早期最明顯。

兒童只有把父母作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圍環境。假如嬰兒不尋求並維持與照顧者的親近,這無助的人類嬰兒就會死亡。

這聽起來很可怕,但是想想我們是原始人,我們是群居動物,一個群居動物脫離開集體,其實就意味著他已經面臨死亡了。

依戀是人類適應生存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它不僅提高嬰兒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構了嬰兒終生適應的特點,並幫助嬰兒終生向更好適應生存的方向發展。

人們都有依附的需要,這個可以依附的物件必須是可以信任的並且能夠提供給我們支援和保護的重要他人。

這樣父母的陪伴和迴應,就體現了出來。這種陪伴是幫助孩子做事情嗎?不是,是情感需求的滿足。我想到張老師一次次說父母要把事和情分開處理。情感儘量滿足,事要就事論事。

安全依戀可能是幫助個體積極評價壓力情境的內部資源,從而可以建設性解決這些事件,提高自身的健康和適應能力;而且,安全依戀的個體有一種很強的自我效能感和對事件的控制感,有自信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外部幫助。

不安全依戀會降低個體在遭遇壓力時的心理彈性,可能是導致個體適應障礙以及較差的處理壓力事件能力的內在因素。

西方的依戀,更多的是與他人鏈接,也就是社會性的體現。與父母,特別是母親,最親近的人的連結,是情感的一個紐帶,是走到更廣闊外在世界他人的有力根基。

我們傳統文化呢?首先,“依”字的有三個詞性。作動詞時,現常用解釋為“依倚”、“倚靠”,如:依山之榭(靠山建造的房屋);依棲(依傍棲息)。作形容詞時,表示茂盛的樣子,“依彼平林,有集維嫶。”作名詞時,通“扆”,戶牖間畫有斧形的屏風。

戀,是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

當“依”和“戀”組合一起,用在名詞前面多表示“留戀”、“捨不得走開”等意思,如“依戀家鄉的山山水水”;用在名詞後面則表示“依靠”、“依賴”、“珍惜”等,如“看得出,他對那份工作是多麼依戀”;用於與人的關係,表示尋求與某人的親密、並當其在場時感覺安全的心理傾向。如愛情,表示“親密得難捨難分”。

那麼,重視情感教育,更是教育實現自我發展的根基。強調依戀的陪伴更是家庭教育的牢固根基。

0-3歲關鍵期的關鍵教育。父母能夠給到的,儘量不分離,給到孩子很好的依戀,客觀的,心理的,和孩子很好的互動,給到孩子安全感。這個根基是社會關係的堅實基礎。

3-7歲,即使孩子有部分分離成長需求,家長也不要忽視對於依戀的重要性。因為那時候新的依戀產生了,叫做同伴關係。

再到青春期透過所謂的叛逆,進入自己的人生探索階段,不斷嘗試,經歷,成長為一個成人,建立新的情感,擁有他的家庭,婚姻,更深入與社會連結。到老年,依戀家庭,依戀社會,依戀是一生的課題,是人最重要的精神,心理需求。

我們的教育是培養一個人格完善,身心健康,生活自主,適應環境,心態平和的人。

父母在教育上對孩子要做到情緒上無條件的愛,理解和包容,行為上要有原則和規範。給到孩子一個好的抱持環境,不能忽略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人生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體現,我想也來自於迴應,也就是反饋。自我價值的評定就來自周圍相關的人,也就是重要他人。

孩子從父母那裡得不到依戀的心理需求的滿足。他不會不愛父母,他會不愛自己。無法獲得安全感,無法全力成長自己,也就是在情感內耗,情感的成長需求被封閉,無法發展出有效的情感表達,與外界的連結會受到相應的阻礙,那麼,影響可想而知。

現在,孩子馬上放假了。我做為父母,好好與我的孩子做愛的連結。共同閱讀一本書,又或者一起看一場心靈電影,又或者每週開一場家庭會議。做做家庭親子游戲,正是好時機,不容錯過!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我們的孩子不會說父母不乖,我們卻把不乖用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