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離開母親,常常馬上就會害怕,會哭泣。小的時候,我們需要人保護,一個人時,很容易感到孤獨。我處理過不少案例,都涉及到小時候,父母不在身邊,一個人在空屋子裡,感到非常難受。——每個人如是說,大同小異……
年紀增大以後,我們逐漸學會了獨處。我們甚至在獨處中能夠自得其樂地做一些事情,感到充實,甚至有創造性。例如,我們去旅遊、看書、寫作等。這使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對他人的依賴。
可是,這樣我們就可以一直獨處,不要交往了嗎?
對於不少人,也包括我自己,如果有痛苦,沒有人分擔,這算不了什麼,關鍵是如果有快樂,沒有人分享,卻似乎更難受,那是一種更深刻的痛苦。
關於修行,一直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誤區:似乎修行就是打坐、冥想,意味著學會獨處。一個人在冥想時,能夠達到什麼、什麼狀態……
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佛陀在成佛之後,剝奪他一切交往的機會,他會感覺如何呢?他的狀態是否會因此而下降?
慧能說得好:“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沒有交往想永遠自在, 猶如求兔角,是一個幻想!
獨處和交往都需要學習。但比獨處更難學習的,是交往。
人是社會的動物,人活在人際關係之中。
與此相應,開悟也要分獨處和交往。獨處中開悟,不一定交往就順利了。但在交往中開悟了,獨處往往都沒有問題。獨處和交往都需要學習。但比獨處更難學習的,是交往。
周國平先生的文章《論交往》涉及到了這個問題。他寫道:
人皆有與人共享快樂的需要。你一定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快樂的時候,如果這快樂沒有人共享,你就會感到一種欠缺。譬如說,你獨自享用一頓美餐,無論這美餐多麼豐盛,你也會覺得有點淒涼而乏味。如果餐桌旁還坐著你的親朋好友,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同樣,你看到了一種極美麗的景色,如果唯有你一人看到,而且不准你告訴任何人,這不尋常的經歷不但不能使你滿足,甚至會成為你的內心痛苦。
周國平先生說的情況,的確如此。但恐怕還需要細談。“獨自享用一頓美餐”與“看到了一種極美麗的景色”,其感覺可是大有區別。前者可能更不難消受,後者則更容易使人遺憾。
我想到佛教的“法忍”這個概念,我認為可以這樣簡單地理解:就是有某種開悟,產生法喜後,能夠忍住不告訴人的能力。——為什麼要“忍”?因為人們有喜悅,想要分享,是一種本能的需求與 衝動……
周國平先生還寫道:
乘飛機,突發奇想:如果在臨死前,譬如說這架飛機失事了,我從空中摔落,而這時我看到了極美的景色,獲得了極不尋常的體驗,這經歷和體驗有沒有意義呢?由於我不可能把它們告訴別人,它們對於別人當然沒有意義。對於我自己呢?人們一定會說:既然你頃刻間就死了,這種經歷和體驗亦隨你而毀滅,在世上不留任何痕跡,它們對你也沒有意義。可是,同樣的邏輯難道不是適用於我一生中任何時候的經歷和體驗嗎?不對,你過去的經歷和體驗或曾訴諸文字,或曾傳達給他人,因而已經實現了社會的功能。那麼,意義的尺度歸根結底是社會的嗎?
不止—位先賢指出,—個人無論看到怎樣的美景奇觀,如果他沒有機會向人講述,他就決不會感到快樂。人終究是離不開同類的。一個無人分享的快樂決非真正的快樂,而一個無人分擔的痛苦則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謂分享和分擔,未必要有人在場,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遠沒有人知道,絕對的孤獨,痛苦便會成為絕望,而快樂——同樣也會變成絕望!
“假如把你放逐到火星上去,只有你一個人,水遠不能再回地球接觸人類,同時讓你長生不老,那時你做什麼?”
“寫作。”
“假如你的作品永遠沒有被人讀到的希望?” “自殺。”
他的文章談到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不止—位先賢指出,—個人無論看到怎樣的美景奇觀,如果他沒有機會向人講述,他就決不會感到快樂。人終究是離不開同類的。一個無人分享的快樂決非真正的快樂,而一個無人分擔的痛苦則是最可怕的痛苦。”
認真地說,這是一個無須證明地事實。但人們總是要提出解釋 。
其實,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迄今這方面最好的理論。人對於美的享受,屬於自我實現。它受制於更低的需要:尊重需要、歸屬需要、安全需要、生存需要 。正是由於如此。“乘飛機,突發奇想:如果在臨死前,譬如說這架飛機失事了,我從空中摔落,而這時我看到了極美的景色,獲得了極不尋常的體驗……”這種情況是 絕不會發生的,很簡單,對於 生存的 恐懼壓倒了一切!
我的“人的基本生存狀態理論”,進一步地論述了這個問題 。
為什麼要提出“人的基本生存狀態”的問題?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們是怎樣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你、我、他的狀態如何?狀態有沒有好壞之分?如何看待、判斷狀態的好壞?狀態與生活的品質關係如何?能不能說,狀態好,就意味著生活的品質高?能不能說,狀態不好,就意味著生活的品質低?如何看待我們的生活品質?如何看待我們的生存質量?如何衡量我們生活得好還是差?如何判斷我們的生活過得值還是不值?這些問題,關乎重大,但乍一看,似乎卻非常複雜,我們常常感到難以回答,甚至感到費解,陷入迷宮。
我提出了一個理論,可以使上述這些複雜、籠統的問題變得簡單、清晰,並且易於應用和操作。這個理論就是“人的基本生存狀態理論”。這個理論簡單易懂,可以幫助我們清晰、瞭解自己的生存狀態、生存模式。它同時又意味深長,禁得住推敲、仔細玩味。關鍵還在於,它並沒有停留在純粹的理論層面,而是已經有切實可行的、高效的方法、技術,能夠幫助我們的生存狀態變得更好。
儘管人類的生存狀態千姿百態,無所不有,但從人的基本生存狀態來看,卻可以看成只有兩種:獨處狀態與人際交往狀態。這兩種狀態當然難以精確地囊括所有的狀態,但我們做這種劃分,卻可以有不少好處。
按照這種看法,可以說:我們在世界上生活,其狀態要麼是在一個人獨處,要麼是在與他人交往。關於什麼是“獨處”?什麼是“交往”?我們將在後面詳細地探討。這裡先簡單地有一個理解:所謂“獨處”,就是指一個人單獨活動的狀態。所謂“交往”,是指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活人與活人之間進行的有相互影響的活動。
除了這兩種狀態外,還有第三種狀態嗎?例如,如果我們和他人在一起,但並沒有說話,應該算什麼狀態呢?是屬於獨處狀態呢,還是人際交往狀態?這應該看具體的情況如何,當事人與他人是什麼關係?這種關係是否需要交往?在一定關係條件下,應該算人際交往狀態。因為在一定情景中,不說話也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
在後面我們將看到,人有兩種基本的生存狀態,這一劃分,具有豐富的應用價值,那麼,它有沒有什麼對應的、相關的理論或者是理論支撐呢?
有。例如,關於“全子”的概念和理論。這一概念,經由著名心理學家、整合學大師肯·威爾伯的宣傳而開始引起普遍關注。
從“獨處”與“交往”的角度,僅僅兩個概念,就可以非常好地精練地描述大多數人的大多數生存狀態。
有沒有最佳的基本生存狀態?
在這裡,我提出一個獨處和交往的中庸原則。
一個人生存狀態的好壞,不是取決於他有多少時間獨處,有多少時間交往,而是取決於他在獨處時有多少時間能夠進入充實性獨處,在交往時有多少時間進入通心性交往。
無論是充實性獨處,還是通心性交往,都是一種成長。充實性獨處,體現為人性的單一發展,通心性的交往,體現為提升人性的平均水平。
從人性發展的角度,對於一般的比較優秀的人物,以及那些既能夠在獨處中達到充實性獨處,又能夠在交往中達到通心性交往的人,似乎還可以提出一個“中庸原則”。這個原則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上:適當的獨處和交往的變換,有利於保持生存的最佳狀態。
這個中庸原則具有兩個要點:
人性的單一發展,不宜遠離人性發展的平均水平。
1.你的獨處時間越來越多,但你進入充實性獨處的能力已經開始降低,你在獨處中處於維持甚至匱乏的情況增多;
2.你的交往時間越來越少,在交往中通心的能力已經開始下降,你在交往中能夠通心的情況越來越減少。
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多關注交往,增加交往時間,減少獨處,並且在交往中與人通心。除非上面兩種情況並不存在。也就是說,如果上面兩種情況不存在,你可以繼續選擇更多的獨處。
據說,老子在留下《道德經》五千言後,騎牛西去,不知所蹤。他的這一行為是合理的嗎?對此,我們也許可以這樣來看:
1、老子、莊子以及道家的一些修煉者,儘管他們的獨處時間越來越多,但他們在獨處中的充實狀態並沒有減少。
2、他們儘管人際交往時間少,一旦進入人際交往,卻仍然可以通心。他們之所以更多地選擇獨處而不是人際交往,是因為在獨處中進入充實性狀態的成本,要少於在人際交往中進入通心的成本。
斯托爾這樣解釋為什麼許多天才喜歡獨處:“對於天才的創造者而言,不論人際關係多麼重要,他的特殊才華涉及的領域往往更加重要。他的工作比人際關係更能夠體現他的生命的意義。”(斯托爾:《孤獨》第85頁,張嚶嚶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當然,道家的獨處還有所不同。他們的獨處不是要做什麼工作,而是為了修煉和成仙。暫且不談“成仙”的問題,道家的修煉者至少可以在獨處中長久地做到充實。他們的生活方式,已經內在地蘊含了獨處的現代意義。例如,有“美國的道家”之稱的梭羅,其名著《瓦爾登湖》被稱為自然文學的奠基作。它拓展了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豐富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所謂“人性的單一發展,不宜遠離人性發展的平均水平”的“遠離”,是一個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概念。這一原則提示我們,我們要對自己的內心的真實的感覺保持敏銳的覺察力,在需要調整的時候,進行適當的調整。
人性的平均發展,不宜限制人性發展的單一水平。
如果你在交往和獨處中同時出現下面二種情況,往往說明你的“人性發展的單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受到人性的平均發展水平的“限制”:
1.你的交往時間越來越多,在交往中做到通心的能力卻在下降,你希望有更多獨處的時間;
2.你在獨處時,進入充實性獨處能力實際上正在上升,你在獨處中不斷有所收穫。
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增加獨處,減少交往,你的能量需要更多地向獨處的方向調整。在獨處時,你至少可以進一步地清晰自己,增加你的通心力。
如果上面兩種情況不存在,你可以繼續選擇更多的交往。
什麼是自我實現的人?他們的基本生存狀態如何?
從基本生存狀態理論看馬斯洛描述的自我實現的人,他們典型的情況是這樣的:
1、獨處:
(1)他們在獨處時很少有,甚至接近沒有匱乏的感覺;
(2)他們在獨處時維持性的狀態也減少到了最低限度,比其他人相對少;
(3)他們在獨處時有儘量多的充實性狀態,甚至一獨處就很快進入充實狀態。
2、交往:
(1)他們在交往時很少有,甚至接近沒有糾纏的情況;
(2)他們在交往時維持性的狀態也減少到了最低限度,比其他人相對少;
(3)他們在交往時有儘量多的通心性狀態,甚至一交往就進入通心的狀態。
3、獨處與交往的轉化
(1)獨處時,狀態下降,很快轉入交往。
(2)交往時,狀態下降,很快 轉入獨處。
(3)二者能夠比較自如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