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7歲的姜二嫚,寫出了“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
5歲的朵朵,寫出了“要是笑過了頭,你就會飛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必須做一件傷心事”。
8歲的朱爾,寫出了“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看著這些只有幾歲的孩子寫出的詩,不由得被他們的才氣甩出了整整一條街。
有人說,童心即詩。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因為孩子們每天生活在清澈的童心中,有比大人更靈敏的感覺,比大人更豐富的想象力。
寫詩,也是孩子學習使用漢字、開啟想象力的最好方式。
那麼,如何讓孩子從小就能走進詩歌的美妙國度,《寫詩真好玩》就是一本引導孩子走進詩歌的寫詩指南。
02
作者樹才,當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法國教育騎士勳章獲得者,出版有多部詩集和翻譯作品,著有《給孩子的12堂詩歌課》等書。
自2014年起致力於兒童詩歌教育,作者給孩子們講詩、教孩子們寫詩,足跡遍佈全國,無數孩子在他的啟發下寫了人生的第一首詩。
在30多年詩歌寫作經驗和與孩子們實地互動的基礎上,他摸索出一套獨特的教孩子寫詩的方法。
本書收錄約40首中外著名詩人的詩作,兼顧經典性與可讀性,一詩一講,附有孩子自己的詩作和老師的點評。可以引導孩子開啟感受與想象,體味語言的無窮創造性。
03 詩是什麼
第一屆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英國女作家埃莉諾.法傑恩寫過一首詩,題目是《什麼是詩》。
什麼是詩,誰知道?
玫瑰不是詩,玫瑰的香氣才是詩;
天空不是詩,天光才是詩;
蒼蠅不是詩,蒼蠅身上的亮閃才是詩;
海不是詩,海的喘息才是詩,
我不是詩,那使得我看見聽到感知、
散文無法表達的意味的語言才是詩。
但什麼是詩,誰知道?
雖然整首詩的開頭與結尾都是“什麼是詩,誰知道?”,不過,在作者來看,詩中間的幾句,卻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玫瑰,天空,蒼蠅,大海,這些靜止的名字不是詩,但是當它動起來、活潑起來的時候,彷彿在同你說話的時候,就是詩了。
當我們有感覺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詩。
比如說,一棵樹不是詩,但他在風中抖動樹葉瑟瑟作響的時候,或者秋風一吹黃葉紛紛飄落的時候,這就是詩。
總結一下就是:任何一個事物,它只有一個名字的時候,不是詩;它自己活生生地動起來的時候,才是詩。
04 詩藏在哪裡
你早上醒來,要吃飯喝水,杯子、筷子、牛奶、麵包,就是生活中的萬事萬物;
你出門,街道、汽車、紅綠燈、一棵樹、一朵雲就是生活中的萬物。
萬事萬物都會讓我們產生感覺,夏天時,風吹過來,你會感到特別舒服;特別熱的時候,你恨不能把自己的皮扒下來。
像這樣,在生活中透過這些事物發生的所有事情中,都有詩。
實際上,詩就藏在我們的生活裡。
躲在你每天從睜開眼醒來到閉上眼睛睡覺之間的每一分每一秒裡,躲在你走路、跑步或歡笑、沉默的時候。
就像寫作一樣,不需要刻意找素材,我們每天所聽到的、看到的,自己做的事情當中,都是素材,於詩也一樣。
05
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
意思就是,不學習詩,就不知道怎麼說話。
在本書中,透過精選的40首中外經典現代詩,採用一詩一講的方式,從詩歌閱讀到賞析再到寫出自己的詩句,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詩歌帶來的魅力。
如果你家也有小神獸,不妨從本書開始啟蒙,解鎖孩子的語言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