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媽媽從沒想過,小寶貝用“紙尿褲”是否會不舒服?只是覺得,這是每個寶寶必須用的東西。
不過,個別心細的媽媽,一想到自己每個月來大姨媽,用“衛生巾”都不透氣,感覺十分難受,媽媽就會格外心疼寶貝了。
寶媽給娃用紙尿褲,婆婆非要做“尿片”,老公:支援我媽!
大寶貝降生後,全家人都特別開心。婆婆很心細,加工加點的忙乎,只為給孫子趕製“尿片”。
小寶貝出生第10天,婆婆的尿片都做出來100片了,足足夠用1個多月了。婆婆說,一天三片,勤換洗,要保證大孫子的屁股夠衛生,還要讓孫子很乾爽。
寶媽很感恩婆婆的付出,但又覺得婆婆實在多此一舉。現在的紙尿褲很流行,早就普及了,真沒必要再給娃做尿片了。
可惜,婆婆根本就不聽,只要有空就給娃做尿片,後來的一個月時間,婆婆又做出來上千片。
婆婆說了,要在寶寶1歲半的時候,就停用“尿片”。在此之前的尿片,她都承包了,絕對不準給寶寶用紙尿褲。
寶媽很無奈,只好表面答應婆婆,背地裡等婆婆不在場,趕緊給娃換上紙尿褲。嘴上還要誇婆婆“尿片真棒”,娃用得很好。
對於這件事,老公卻說:“支援我媽。”
寶媽更無奈了,不免憂慮起來,難道是我錯了嗎?給娃用紙尿褲有啥錯?
分析:
寶寶用紙尿褲,優點確實有很多。比如,寶寶尿完,不會髒了褲子。寶寶拉完,能及時換掉紙尿褲,不容易髒了小被子。
但是對寶寶來說,如果紙尿褲更換不及時,也很容易滋生細菌,造成寶貝紅屁股。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寶貝病菌感染,爛屁股。甚至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威脅寶貝的健康。
另外,最重要的是,紙尿褲的透氣性再強,寶貝下面有這東西“糊著”,也會不舒服。
因此,從這個角度講,婆婆的尿片若是純棉製作,如果寶媽還能夠幫娃“秒換”,也確實有著一定的優勢。
戒掉紙尿褲,宜早不宜遲!
給寶貝戒掉紙尿褲,這件事情宜早不宜遲。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每位媽媽的想法也有點不一樣。這直接導致,寶貝戒掉紙尿褲的時間點,有早有晚。
有的寶貝1歲戒掉紙尿褲,有的寶貝2歲戒掉紙尿褲。可有的小寶貝都上幼兒園了,還在用著紙尿褲。
甚至,有的寶媽還在慶幸,給3歲半的寶貝,晚上用著紙尿褲。
寶媽李姐說:“我家寶貝晚上睡覺後,有尿意也不會醒來哭,直接就地解決了。每天早晨起來後,我都會掏出一片“沉甸甸”的紙尿褲。
寶貝3歲半,還是總有夜尿。有一階段,寶貝拉臭臭的時間,都挪到了晚上,真讓人無語。幸虧有紙尿褲,要是沒有這玩意,我洗床單都得累死。
不過,我也在想,人家孩子晚上不用紙尿褲,怎麼也能安睡一晚上呢?”
其實,這很可能是媽媽對寶寶的“如廁訓練”,做得不是很到位。
媽媽越是依賴紙尿褲,寶貝自主控制便意的能力,可能越會較薄弱。
寶貝幾歲戒掉紙尿褲,最合適?
太晚戒掉紙尿褲,會影響寶貝自主上廁所的意識
某兒科學會研究發現,孩子的排洩控制肌肉,一般在一歲半到2歲達到成熟。寶貝1歲半左右,就應該訓練上廁所了。
如果錯過這個最佳時期,還給寶貝用紙尿褲,寶貝控制排便的意識會變得很弱,寶貝大一些後,再進行這種訓練,難度只會更大。
因此,給寶貝戒掉紙尿褲,最佳年齡不是1歲,也不是3歲,而應該是1歲半左右。至於晚上,也可以根據不同寶貝的情況,繼續給寶貝間斷用、慢慢戒。
太晚戒掉紙尿褲,對寶寶有哪些不良影響?
太晚戒掉紙尿褲,會影響到寶貝的自主排便訓練。同時,還會影響寶貝的舒適感。另外,以下這兩方面的不良影響,也不容忽視。
①寶貝睡眠姿勢差
寶貝以被“捂著”的狀態,每天呼呼大睡,寶貝會不舒服。
尤其是在睡覺時,這種不舒適感加強,會影響到寶貝的睡眠姿勢。嚴重時,會影響到寶貝的脊椎發育。
②寶貝走路姿勢差
寶貝帶著紙尿褲,拉尿後會潮溼,寶貝感覺不舒服了,就會劈開腿走路。這種不良走路習慣一旦養成,寶貝就很難改變了。
時間久了,寶貝的氣質形象,都可能會受到影響,這對寶寶的腿型發育也很不利。
總之,在恰當的時間,真應該幫助寶貝,把紙尿褲及時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