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的不是“五角”零食“辣條”,而是零花錢、考試分數以及給孩子在班級或學校謀取一個帶“長”的職務。家長鬚警惕,成人世界的物慾與功利,已在悄悄侵蝕孩子爛漫童貞的心靈。
毀掉孩子的是口腹之慾,從給零花錢開始
幾天前,下晚班前夕,遠在100公里之外的農村親戚慌忙打電話來,要求幫忙找一個名醫搶救他的孩子。原來,他9歲的孩子剛放寒假,最近幾天經常去村裡的小店購買五角錢一包的辣條,一天吃好幾包,最終導致食物中毒,曾經一度昏迷。他老婆氣憤地說,都是村裡的小店老闆害人,回去一定找他算賬。親戚說,“不給零花錢不行嗎?”“那怎麼行?人家每天都給零花錢,你不怕孩子學壞?孩子看到別人有零食吃,他沒有,就很沒面子。再說,我們也不缺那幾個錢!”親戚聽後不再言語。
“不給零花錢不行嗎?”八九歲的孩子,有多少自律?這還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人家每天都給零花錢”,這才是要命的話!家庭條件較好的人每天給孩子零花錢,表面上給的是“零花錢”,實際上給的是,不斷滿足孩子的口腹之慾,毀了孩子的身體,刺激了孩子的物慾感。家庭條件較差的人每天給孩子零花錢,不但毀了孩子的身體,更是在滿足了孩子的虛榮心。可見,毀掉孩子的,並不是“五角”零食“辣條”,而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橫流的“物慾”,是“富二代”思想對家庭教育的侵害。
毀掉孩子的是分數之慾,從物質獎勵開始
前段時間,幾個親戚參加一個小範圍婚禮,遇到讀一年級的侄兒,有親戚問孩子的期考成績。孩子不好意思地小聲說,語文得了94分,數學得了98分。孩子的母親生氣地表示,早就說了,拿“雙百分”才有獎勵!孩子一臉的委屈,因為他平時經常拿“雙百分”。考不好有錯嗎?這本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筆者卻不得不思考,難道孩子的學習就是為了一文不值的分數?如果不是為了分數,又怎麼考核孩子的學業成績以及老師的教學水平?即便國家舉行大規模的高考,不也是憑分數錄取人才嘛?!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前不久,安徽一孩子因為考試超常發揮獲得年級第一名,被老師懷疑作弊而被補考,導致這孩子自殺。孩子哦自殺前發自靈魂的拷問:“考得好有錯嗎”即便不論分數,一些地區中考招生用ABC表示學業成績等級,又跟拼分數有何區別?不是說分數不可取、不可用,關鍵是,唯分數論就太功利化了。家長給孩子輸入正確的價值觀比考試分數更為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心智健全、品德高尚、自食其力的人,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一定是幸福的。
毀掉孩子的是權利之慾,從“買官”當開始
最近到一個朋友家聚會。朋友的孩子讀四年級,能說會道,能歌善舞,受到左右鄰舍的交口稱讚,但孩子的話讓人歡喜讓人憂:她“當三個班的班長”,其中一個是全日制學校的班長,另兩個是校外培訓機構的班長。而且,這句“當三個班的班長”,不是第一次聽到孩子說了。“班長”在孩子心中就是一個“官”,一個管人的“官”,代表著權利。孩子在班上當一個或大或小的“官”,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不普通的是,孩子把當“官”作為自己的“資本”來炫耀。尤其可笑的是,一些家長也參與進來,紛紛給孩子“買官”來當,美其名曰“多給孩子鍛鍊鍛鍊”。於是,班主任不得不逐漸增加班級的“職位”,因此一個班“冒出”七八個副班長、一個小組“增加”幾個副組長,最後結果是人人有“官”當了,至於出現“窗戶副班長”“飲水副班長”“護花副班長”等等奇葩職務,也就不足為怪了。難道不當這個“長”那個“長”,孩子就不能得到“鍛鍊鍛鍊”?顯然不是,是家長的功利思想在汙染孩子的成長環境!從成人的思維看,有權、有名、有錢,可以“霸道”和“任性”,儘管心理仍然可以照樣對此持反對意見,但還是在不斷地追求,因為“出人頭地”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家長自己做不到,迫切地希望孩子今後能做到。家長自己做到了,更希望孩子“青出於藍勝於藍”。警惕“官二代”對一些人心靈上的毒害,不亞於吸食鴉片!
《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警醒人們,追求物質的享受要適可而止,千萬不可放縱自己的貪慾。
現代教育與古典教育的最大差別就是,教育變成了如何教人攫取物慾的工具。家長能讓孩子用樂趣的培養、精神的充實和生活的藝術,來對抗當下不斷膨脹的物慾嗎?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需求也不一樣,但目光一定要放長遠。大多數人是平凡的,做“鹹魚”沒什麼不好,關鍵是要做一條不被裹挾的、安然自得的“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