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那個年代,父母大都信奉“棍棒教育”“挫折教育”,父母和老師,很少表揚我們、讚美我們。

這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我,一點都不自信,遇到挫折時容易挫敗,在感情中也很自卑,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

現在,我自己也做父母了。我發現我在無形中,延續了父母教育我的方式。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不由自主地打壓,缺乏鼓勵和讚美。

我愛子心切,但我愛的方式不對,孩子感受不到我的愛,我讓孩子活在了否定中。

比如,當我說我要生氣了的時候,我的寶寶立馬就變乖了,他會小心翼翼討好我。只要我制止他做某一件事,他就會停手。

這樣的孩子看起來特別乖,帶起來很省事,可是,孩子聽話的過程,就是他在“乞討愛”的過程。

每天,孩子為了感受到我的愛,不斷討好我。在讀了《開啟愛的生命盒子》這本書後,我才發現我的行為會破壞孩子愛的能力。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一股柔軟的力量。讀完之後,我對孩子一些我難以理解的行為,有了理解。

當我有了理解,再回過頭來看孩子的“哭泣”和“無理取鬧”,心裡就變得柔軟,我對孩子也就更有耐心。

讓我驚喜的是,當我改變了自己,孩子某些惹人厭的行為就真的得到了改善。

其實,我也在反思:

當我抱怨父母重男輕女、抱怨老公不夠愛我的時候,或許這只是我的錯覺。因為我潛意識裡就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因為以前一些“不被愛”的經歷,讓我在解讀愛的時候,誤解了愛。。

越是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就越是固執地認為自己不被愛。於是,我們不斷去曲解別人的愛,無法從容地接受愛,給予愛。

孩子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尋求關注,尋找歸屬感而已。

從嬰兒開始,寶寶就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才能展現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因此,他會啼哭,會搗亂,會打翻牛奶,會發展各種得到關注的技巧。

如果作為父母,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去應對孩子的“討愛行為”,那孩子就無法建立健全的人格。

對愛的渴望,是生命的本能。每個人的生命盒子裡都裝著愛,也渴望在家庭中感受到愛。

但是我們從小就將“幸福的愛”和“受傷的愛”分別收藏在“討愛滿足”和“討愛凝滯”兩個盒子裡,尤其是受傷的“討愛凝滯”,常常讓我們生病。

孩子有“愛”的需求,那我們就要回應。當需求得到迴應和滿足,“討愛”的一方就能夠被滿足。

若需求得不到迴應,孩子就會產生“情感凝滯”的心結,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並且,這個心結還會被帶入新的人際關係,甚至代代延續。

開啟愛的生命盒子,讓愛流動起來。《開啟愛的生命盒子》,從人本主義的心理學視覺出發,透過生動詳實的案例,剖析了我們在家庭和人際關係中無意識的“討愛行為”及其背後的原因。

愛在家庭中是一個流動的過程,我們應該主動去開啟自己生命中的盒子,把家人對我們的愛找出來,讓凝滯的愛流動起來。

人之所以會受傷,不是沒有愛,而是我們總停在原地打轉,日復一日,我們的“愛”沒有隨著歲月的前進而前進,反而處於長期凝滯的狀態。

對於受傷的我們來說,治療是外力,是向外尋求專業的幫助。而療愈卻是內功,是一種發自內在的力量。也就是說,只有你自己,才可以讓自己好起來。

所以就讓我們一起開啟愛的生命盒子,把愛找出來,讓家人間的愛意再次流動起來吧。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生活處處皆學問之平等篇—培養優秀孩子必備技能之三百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