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身上所有的缺點和優點,都能從家長身上,找到根源。

新區幼兒園新來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4歲,叫小克,活潑好動、聰明伶俐,可幼兒園的老師們卻都不怎麼喜歡他。原來他依賴性太強了,什麼都要喊老師幫忙。

中午吃飯,要老師給他喂才吃;午睡,要老師幫他拖鞋、脫衣服,才肯上床,而其他小朋友都已經學會自己動手了;甚至大小便,都要老師幫忙······

剛開始,老師們以為小克是還沒熟悉,可開學一個多月了,依然如此。於是老師試著讓他自己做,以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可小克卻總是以“我不會”的理由拒絕。

於是,老師特意找小克的家長了解了下情況,不出所料,他的媽媽回答說:“小克兩三歲時,還挺喜歡自己動手的,也經常要幫我的忙,可他那麼小,哪裡會啊,總給我添亂,於是我總不讓他幹;可現在長大點,會自己做了,又懶得不得了,我在家裡也經常讓他自己做,可他就是不願意,我也很頭疼。”

聽了小克家長的話,老師明白了原因所在,於是耐心的引導和鼓勵小克自己動手,漸漸的,小克能自己做一些事情,現在吃飯、睡覺、脫、穿衣服都可以自己辦到了。

一天小克的媽媽來接他放學,他興奮的跟媽媽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了!因為我會自己穿衣服了!以後我自己穿衣服,好嗎?”

“小克真棒,好的,一言為定!”媽媽一邊回答道,一邊習慣性的拿起牆上的防晒服,抬起小克的手,幫他穿了起來······

沒有天生不獨立的孩子,只有喜歡包辦的父母。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經歷:孩子學走路時,總是摔倒,卻總喜歡自己走,而大一點會走了,又總是要父母抱;孩子剛學吃飯時,弄得滿臉、滿地板都是,要喂他吃,非不肯,非要弄得到處髒兮兮的,可大一點,會自己吃了,卻又要大人喂才肯吃;剛學穿衣服時,總是穿不上,要幫他穿吧,就哭鬧非要自己穿,可大一點會自己穿了,又非要幫他穿才肯穿,真是煩死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從孩子1歲起,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於是什麼都想要自己來,這是孩子自我認同的需要,是孩子建立“獨立意識”和“自信心”的過程。

然而可惜的是,很多不懂科學育兒的家長,總是以“趕時間、嫌麻煩、擔心孩子小做不好”等想法,替孩子包辦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

給孩子真正的愛,不是保護,是讓孩子“自己來”——狐狸法則

森林裡,一對恩愛的狐狸夫妻,養育了7只小狐狸。狐狸爸爸在一次覓食時,不幸被人類的捕獸器夾住而去世,狐狸媽媽單獨承擔起了撫養小狐狸們的重任。而科學家們發現,這7只小狐狸長大後,比其他的狐狸都來的健康、強壯,生存能力更強。

原來,這位單親狐狸媽媽比其他狐狸家長,都更早的培養孩子們自己捕獵,在小狐狸們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自己獨立出去生活,即使沒有覓到食物,狐狸媽媽也是任由孩子們餓著,她只是遠遠的保護在周圍。

這就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狐狸法則”:愛孩子,不是替孩子包辦一切,不是時時刻刻保護在孩子周圍,而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多讓孩子“自己來”。

大自然的生存和進化法則,同樣適用於我們人類。如果所有的人類父母,都像上面故事中小克的媽媽一樣,導致的後果是,孩子缺乏獨立自主性,依賴性強,很可能人類這個物種,就沒辦法在地球存活這麼多年了。

稻盛和夫:獨立自主的人,才能成為人上人

而在當代社會,雖然人類不用再跟其他物種競爭生存權,但人類社會的內部競爭,一點也不必大自然的競爭小。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缺乏獨立性,那麼他長大了一般都沒什麼出息,因為他會變成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口中的下等人——阻燃性的人。

稻盛和夫根據獨立自主性,把組織中的人分為上中下三等人,分別是:自燃型、可燃型、阻燃型。

自燃型的人,獨立性強,遇到問題和挫折,會自己想盡辦法解決,這類人自帶激情,有目標、有想法,不用別人催、不用別人逼,就能自己做出一番大事業。這類人一般都能成為老闆或者高階領導。

可燃型的人,獨立性一般,可能有自己的目標和想法,但不明確,很多時候還很懶惰,但他容易被人點燃激情,只要有人推他一把,逼他一下,他就能成功。這類人一般能成為中層管理或者中級幹部。

阻燃型的人,獨立性差,不但沒有自己的目標和想法,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沒法被點燃,很多時候,是阻止自己被點燃。每天渾渾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經常迷茫抱怨,總是隨大流,心永遠是飄著的。這類人一般都沒什麼出息,典型的就是那些在職場混了幾十年,還是個基層員工或者初級管理者,天天為了自己的一點蠅頭小利,抱怨這抱怨那。

你想要你的孩子成為這三種人的哪一種?選擇權在家長。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前兩種,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廢物”。但是,很多家長卻像小克的媽媽那樣,“包辦”著孩子的一切,不教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甚至不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

如果你看到了,發現曾經的自己也是那樣,那麼恭喜你,現在改變,還來得及。人類之所以能成為食物鏈的頂端,地球的主宰者,是因為大自然賦予了人類極強的可塑性,只要家長的行為改變,周圍的環境改變,孩子就能改變。具體方法如下:

1、改進你愛孩子的觀念和方式

愛孩子,不是希望他不跌倒;而是希望他跌倒後,能自己勇敢的爬起來,而不是一蹶不振。

愛孩子,不是希望他永遠不受傷;而是希望他,傷後之後,吃一墊長一智,繼續勇敢向前,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不是害怕受傷而止步不前。

所以,當孩子再摔倒時,別急著去扶他起來,也別急著抱他不讓他繼續行走;而是給他鼓勵和勇氣,讓他自己爬起來。

所以,當孩子再學習吃飯,弄得亂七八糟時,別斥責和阻止;而是應該耐心的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使用勺子,不厭其煩但情緒平和的告訴孩子浪費糧食是不被允許的。

所以,當你急著出門,而孩子卻非要磨磨唧唧自己穿衣服,又穿不好的時候,蹲下來,多給孩子幾分鐘時間,放心,幾分鐘而已,甚至幾十分鐘,地球也不會滅亡的,天也塌不下來的,沒什麼事,別孩子的未來更重要;試著讓孩子自己來,耐心的引導孩子,如何正確、高效的穿上衣服。

你現在的耐心和辛苦,是在給孩子一個幸福美好的未來。

2、制定規矩,支援和鼓勵孩子“自己來”

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制定相應的規矩,儘量讓孩子“自己來”。除了一些危險性的事情,比如需要用到火和利器的,儘量孩子自己來。

對於小月齡的寶Bora說,多動手,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大動作發育和大腦智力發育,更有利於孩子獨立自主意識的形成和完善。

3、耐心耐心再耐心,溫柔溫柔再溫柔

由於孩子小,“自己來”時,往往把家裡弄得一團糟,再有脾氣的父母,也難免有生氣的時候,這真的可以理解。

但你要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也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在承受這些。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經歷過這個階段。

所不同額是,多年耐心的家長,養育出了獨立自主,有出息的孩子;

而沒有耐心,經常阻止孩子“自己做”、甚至打罵孩子的家長,只能養出啃老族、白眼狼。

所以,建議家長,多點耐心,你孩子的未來,需要您的溫柔以待。

當你還想發脾氣時,想想看,等到將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你的孩子對你說:“爸爸媽媽,我現在的生活和成就,如您所願!”

是否就情緒平和了?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怎樣將孩子的壞情緒引向正面動力?家長學會這幾招,輕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