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話題,就是孩子學習的時候有壞情緒怎麼辦?有一位媽媽說“我家孩子二年級,從來不主動寫作業,而且每次寫完作業我幫他檢查時,如果指出錯誤他就會不高興,大發脾氣,我並沒有責怪他!只是希望他能改好!我該怎樣跟他講?”
孩子的這個狀態相信大家都碰到過,他不願意被指出錯誤,被指出錯誤時會情緒消極,會反抗,發脾氣,導致後面的學習效率變差。那麼我們要怎麼去處理這樣的消極的情緒?
怎樣把孩子的壞情緒引向正面動力?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消極情緒?消極情緒的產生是因為孩子內心的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每一個孩子,當他的需求被滿足的時候,就會產生積極情緒,像開心、高興、驚喜。當需求沒有被滿足時,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像生氣、厭煩、焦慮。所以,當我們用心去看,就會看到,每一個消極情緒的下面,一定有著一個沒有被滿足的需求。那麼,當我們看到消極情緒時,就不但要看到這個壞情緒是什麼,還要以壞情緒為線索,去看到孩子內心裡未被滿足的需求是什麼。
心理學裡經常以“冰山”來比喻我們能看到的外顯行為和內在需求之間的關係。想象一下,一座冰山在大海中漂浮,冰山露出水面以上的部分是一個人可以被看到的行為和外顯的情緒,而冰山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是他內在的需求和潛意識。這種冰山看起來不大,只有一小坨在水面上,但在底下會有巨大的一塊兒,而正是這水面下的一大塊決定了冰山在大海中的走向。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有壞的行為和情緒時,如果我們只是通過消除這些看得到的壞行為或情緒來讓孩子改變,那是沒有用的,因為水面下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潛意識沒有改變,那孩子就不會真的改變,就算看起來這個壞行為改變了,孩子還會出現其他的壞行為。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有壞行為或壞情緒時,不要去指責或者壓制這種情緒,而是要去看,看這個情緒下面有著什麼未被滿足的需求?什麼在阻礙著這個需求的滿足?怎樣才能夠滿足這個需求。我們要以這個未被滿足的需求為契機,來激發孩子正面行動的動力。
給孩子檢查作業時,一指出錯誤,他就不高興,應該怎麼辦?我們就不但要看到發脾氣本身,還要知道孩子的這個情緒是因為他的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而產生的。那一定是因為孩子辛辛苦苦完成的作業,他希望被肯定,想要獲得成就感。好,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問“怎麼檢查作業,指出問題,還能滿足到這個方面的需求?”
要想讓孩子在你檢查作業的時候,讓孩子有成就感和被肯定,那你就不要用優點、缺點,或者對、錯,好、壞這種二元對立的評價。如果家長習慣用這樣的評價,孩子就會害怕壞的結果,他就會牴觸。我們拿到作業時要看看這份作業具體有什麼特點,要用具體的特點來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進行表述。
當孩子不想承認錯誤的時候,家長應該怎樣具體的引導孩子?第一:說優點的時候把那句“你真棒”從我們的表達中去掉,換成具體特點。比如:“看圖寫話中的這個詞用得很太恰當了,清晰地表達了意思”,“這二十道查字典說偏旁部首的題全對了,看來查字典你基本過關了”,這樣孩子做得好的部分被肯定,就有成就感,那他的需求就得到滿足了,孩子就會有積極的情緒。有時也可以在表述後留一個小尾巴,比如查字典題都做對之後說“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字,有特別的部首,你還沒有碰到,哎呀,哪次作業要碰到那種字就好了,那慢慢地就把特別的字也掌握了”。讓孩子對出錯的部分有期待。
第二:批評的時候,不要皺著眉頭說“這個亂!”“這個錯了!”孩子不想被你指責,他當然會發脾氣。所以批評時,要基於具體的問題來說錯在哪,如果你能找到他錯的規律那就更好了。比如他字寫得亂,你直接說“亂”沒有用,你要去觀察看是字型結構中的各部分大小不對,還是橫豎中線沒有壓準,還是主筆沒有突出,還是不工整,還是寫歪了不在一條線上,是哪個問題就說出哪個問題,然後看怎麼改。
比如橫豎中線沒有壓準,你要他寫的八行字裡,哪些壓得準好看,哪些壓得不準不好看,這時你說“你看這三個字,橫豎中線壓得準,所以重心穩,結構好,好看;這個偏左了,所以看起來不穩,你看看怎麼改?”說這麼多就夠了。在陪學中,你看的、觀察的一定要比你說的多,不能自己還沒看明白,上來就說“亂”,那你和孩子就一定是對立關係,孩子被肯定和成長的需求就得不到滿足。
我們發現錯誤的目的是通過錯誤來讓孩子看到哪有問題,而發現問題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辦法來改變。如果你以這樣的心態、方法來指出孩子的錯誤,那孩子就會練就成長性的心態,渴望看到錯誤,因為出錯後能夠獲得更大的成長。那他最早的那個內在的要想有成就感的需求就能夠得到滿足,他就不再牴觸被你找到錯誤。
總結:當孩子孩子有消極情緒,發脾氣時,我們不要只看到表面孩子的壞情緒,而是要看背後因為什麼而出現這樣的情緒,最後才能把事情解決。
當然,你還要想想有哪些因素影響著孩子需求的滿足。比如你要反思自己的態度,面對他的出錯,你是用哪種心態?哪一種語氣來說的?如果你內在是成長性的心態,那你指出那個錯誤的時候,你的語氣就會是平和的、是好奇的,甚至有可能是欣喜地說“哇,我們找到一個錯誤”,那孩子便會平靜。孩子獲得資訊不單看你語言的內容,還會看你的音調,你的神情,甚至他會體會到你的呼吸之間是不是平靜。如果他一出錯時,你的內心就覺得很煩躁,那孩子就知道這個錯誤不被喜歡,他一定怕出錯。
所以孩子有消極情緒,發脾氣時,我們不要只看到表面孩子的壞情緒,不要去指責和壓抑這個情緒,而是要沿著這個情緒往下看,去找到這個情緒下面是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去想哪些因素影響著這個需求的滿足,然後引導孩子看到這個需求,和他一起找到辦法滿足這個需求。只有這樣做,孩子才會有正面的動機去做出恰當的行為。好了,這次內容就到這裡,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