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你還是小女孩時,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
給不同的玩偶排排坐、起名字?
給小娃娃餵飯,還貼心地擦去嘴邊並不存在的汙漬?
晚上一定要抱著小動物入睡,堅持它們不蓋被就會冷?
……
給沒有生命的物體,賦予生命感,是我們每個人幼時都沉迷其中的“中二遊戲”。按照心理學的說法,這種行為叫“擬人化”,非但不可恥,反而很有用。
這種做法,是人類希望自己和“身外之物”加強聯絡的有效途徑。毫無生命力的物件,因為有了你的命名,瞬間成了你和TA之間的獨有羈絆。
而當我們幼年時,力量弱小,凡事就要依賴承認。透過給小玩偶命名,也是小朋友建立“我很強大”自尊感的有效方式。
在被譽為“影響法國孩子童年”的繪本作者,米歇爾·蓋伊的《山洞小女孩》中,就透過小女孩克羅佩蒂的經歷,完整展現了人與物之間發生羈絆的經歷。
02故事發生在一萬年前。夏日時節,克羅馬農女人們會打扮得漂漂亮亮,去田野裡收麥子。克羅佩蒂因為太小了,就自己收集了幹泥巴塊。
大人們製作薄餅,小女孩也有模有樣地學著大人,做出了一個泥巴寶寶。
她還趁著族人不注意的時候,把泥土娃娃也放在烤餅的大石頭上。
經過烘烤,克羅佩蒂也有了自己心愛的小人兒。為了避開父母,她摟著寶寶到山洞裡入睡,但還是被人發現了……
其實故事的情節很簡單,就是講述了世上第一個玩偶出生的故事。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絕非是文字表面上描述得如此“枯燥”。
但是你在閱讀繪本的故事中,卻很容易被裡面的情節感動。尤其是小女孩在“哄睡”寶寶的時候,
“在小山洞裡,克羅佩蒂為泥巴寶寶梳洗打扮。她用麥稈把泥巴寶寶身上的灰燼掃掉。然後,她抱著泥巴寶寶,躺在它身邊,哄它入睡。”
為什麼小女孩對泥巴寶寶格外珍惜?
因為她把自己內心的情感,投射到了小玩偶的身上。
克羅佩蒂是部落裡一個不起眼的小女孩,因為太矮了,她甚至無法參加收割麥子的“成人活動”。而她不管幹什麼,都被大人嫌棄。這種情感需求,其實就是想要“被看見”的內在渴求。
03孩子到底是如何成長的?不同理論流派有著不同的解釋。但是大部分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是透過與父母或者撫養者的情感學習,也就是“依戀”來成長的。
舉個例子,孩子到了4-6個月,看見媽媽就會更喜歡笑。
從嬰兒開始,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媽媽的角色更甚。
心理學者李雪就說,如果寶寶能被媽媽“看見”,TA就會擁有更多的安全感,成人之後也會更自信。反之,TA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喜歡蜷縮在自己的世界裡。
記得我們小時候多渴望被大人理解嗎?期待父母對自己的肯定,可能只是一個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就會讓我們的生命與眾不同。
克羅佩蒂無法在父母上滿足的情感需求,就轉移到了泥巴寶寶的身上。
她創造了它,賦予了它“生命”。
泥巴寶寶也反饋了小女孩。大人們終於發現克羅佩蒂長大了,認同她成為部落的真正一員。
為什麼這本沒有多少字的小書,可以引起全世界這麼多人的共鳴?
也許,就是因為每個人都能從小女孩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