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成長教育過程中,尤其是男孩青春期的時候,叛逆對立,父子之間有太多矛盾與誤解,而這些心結一直都沒解開,只是在心底某個角落沉睡,所以中國式父子關係一直很擰巴糾結,其實父親當然是愛兒子的,父親對兒子的愛,就像遠處的山一樣,真真切切。可年少的兒子不懂,嚴厲的父愛在他眼裡幾乎等於冰冷的權威和沒有人情味的壓制,所以,成年以後,很少有兒子主動向父親傾訴個人情緒、談談自己受到的挫折、聊聊目前的失落。其一,這些負面的東西,負面的情緒,如果向父親傾訴,無疑是在向曾經管制自己的那個人——父親,宣佈自己的失敗。其二,一個男人向另一個男人傾訴感情,這是很陰柔、很懦弱、很女性化的事,這不是一個男性該有的態度。所以,這兩者都是一個男孩自尊心不能容忍的,於是中國式父子關係,就陷入這種僵持~不表達~不理解~對立矛盾~僵持的死迴圈中。唯一能為這種關係帶來改變的是等兒子自己生了兒子,經歷完整的教育過程,體會其中的痛苦、憤怒、開心、淡然,他才能理解父親當時的心態,他才能理解現在的父親。

而爺爺和孫子的關係就大不一樣了,首先爺爺對孫子沒有教育的主要義務,所以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那些煩心事,都是父母承擔了,而爺爺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基本是孩子學習之外的時間,也是孩子最可愛的時候,簡單點說: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紅利———可愛、活潑、陪伴,爺爺收了。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成本———煩惱、對立、矛盾,父母承擔了。

看到這裡,各位應該明白為什麼爺爺更疼孫子了吧?不是爺爺不疼你老爸,而是你老爸與你爺爺相處的時間很長(遠遠比你和你爺爺相處的時間長),中間的矛盾與誤會,導致了今天他們心中有愛,羞於表達。你爸爸在一兩歲大的時候,你爺爺也給你老爸玩騎馬的遊戲,和你一樣。

想起我12歲那年,手臂骨折,做完手術,剛出手術室,我爸爸對我說:“兒子,等你傷好了,爸爸帶你吃好吃的去”,那一瞬間,我覺得傷口都不痛了,比麻藥好使多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聽到老爸說過這麼溫情的話。

1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家長與孩子交流如何運用好積極正面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