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兩三歲的孩子,有很多我們搞不懂的地方,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你的一句否定,可能就斷送了他最初的一種學習能力,產生逆反心理,你越不允許他做什麼,他越是想去做什麼。

研究發現,三歲前孩子的感覺、知覺、語言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想象、情感、意志等多方面能力和品質會有不同程度的快速發展。六歲前孩子的觀察力、思維、意志、想象會進一步發展,同時還會出現某些方面有待開發的特殊才能,如繪畫、音樂等。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是發育正常的孩子,都有可能成為一個頭腦靈活性和健全的人,能輕鬆地處理人際關係,可以寫出美好的詩句,畫出美麗的圖畫,彈出優美的曲子。但事實並非如此,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已經成人,卻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如性格優柔寡斷,不善交際,無法欣賞音樂,沒有色感,五音不全。對藝術無感,碰到數學就頭大,依賴他人等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些人的某些技能沒有在孩提時代獲取能力最強的時期得到開發,而這個獲取能力最強的時期,正是我們上篇所說的敏感期。

蒙臺梭利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孩子在不同的敏感期會對不同的技能特別敏感。這時候如果順應孩子的內在需求並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便能事半功倍。反之,就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孩子要想再學習此項技能,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而且成果也不顯著,這就好像錯過了開往目的地的最後一班公交車,若趕不上,公交車開走了,就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可以說,敏感期是孩子的關鍵學習期,是自然賦予人類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生命力。如何運用這股特別的生命力去幫助孩子完美成長是家長的職責。

那麼對處於敏感期的孩子進行教育,家長應該怎麼做呢?總體來說,可以遵從以下幾點原則。

❤️順應孩子天性,少說“不”

“寶貝兒,那裡都是泥,不能走!”

“這個太髒了,不能抓!”

“寶貝兒,你不要去動那個!”

“那個東西多髒啊!不能吃快吐出來!”

“哎呀,你怎麼又跑泥地裡去了,快出來,不許再往那裡走了!”

研究發現,母親平均每9分鐘就會對他蹣跚學步的孩子發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如果是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帶孩子,他們對孩子說不的次數要遠遠多於這個數。殊不知,你將不掛在嘴邊,是非常不利於孩子安全度過敏感期的。因為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天性使然,是他初為一個人的認知發展需求導致的。只有他自己嘗試了,瞭解了,才能真正明白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才能在心裡建立起內在的關於對錯的理論。如果你妨礙或阻止他去探知不但不利於他學習各種技能,也容易讓他產生逆反心理––––你越不允許他做什麼,他越是想去做什麼。

❤️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

孩子的某個敏感期來臨時,家長要用相應的活動來配合他或培養他,使他的這種能力真正發展起來。例如文化敏感期到來時,孩子會喜歡用筆塗塗抹抹,這時候家長不能從潔淨的角度出發,不讓他們亂塗抹,而是應該給孩子提供紙和筆,讓他盡情畫個夠。因為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就算以後創造更好的條件來讓他畫,他可能也沒什麼興趣了。

我的兒子今年兩歲,半年前開始對筆和紙感興趣,一開始我是很牴觸的,怕他把家裡面畫髒。我老公給他買了專用的紙筆,並且告訴他,可以隨便畫,但是隻能畫到自己的本子上,不可以上牆,因為房子不是我們自己的,要愛護。現在,我的兒子除了偶爾還是會調皮的畫到床單上和沙發上外,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來畫去,單單他自己的畫畫本就十幾本,外公又給買了不需要擦拭的電子繪畫本,兒子每天都要畫上一個小時,聲稱自己在工作。

❤️要知道,敏感期是會過去的。

家長應該明白,敏感期是會過去的。所以,當孩子的敏感期過去以後,你就不要再停留其中了。例如,當孩子口腔敏感期過去了,他已不再那麼喜歡咬東西時,你就不必總給他可以咬的玩具了。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媽去給龍鳳胎寶寶買褲子少出10多元損失8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