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新生寶寶的啼哭對於很多的奶爸奶媽來說再熟悉不過了,但是不同的哭聲有著不同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新生兒的哭語。

正常新生兒出生後立即出現啼哭,使得肺組織能迅速膨脹,逐漸由胎兒循化過渡至正常迴圈狀態,這是呼吸運動建立的正常生理反應。

在此之後,由於新生兒尚未有語言表達的能力,啼哭時作為其反應生理情緒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同時也是對疼痛刺激、疾病狀態等的特殊反應。

根據原因不同,可將新生兒啼哭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兩大類。

面對新生兒的啼哭最重要的是鑑別是生理性的情緒表達,還是對於病理狀態的反應,才能進行及時且恰當地處理。

生理性啼哭

▎(1)飢餓性啼哭

為寶寶哭鬧最常見的原因,一般發生在上一頓餵奶之後的2-3小時。

哭聲響亮,有節律性,哭時面色紅潤,伴有覓食、吸吮和吞嚥動作,啼哭時間相對較長,餵養後哭鬧停止。

▎(2)不適性啼哭

比如寶寶在大小便浸溼尿布之後、衣被太厚過熱或太薄過涼、長時間未更換體位肢體不適、蚊蟲叮咬引起瘙癢等情況。

一般表現為突然啼哭,哭聲急躁,後間斷低聲哭泣,給予餵養、安撫不能緩解,這時注意觀察並糾正以上因素後啼哭即可中止。

▎(3)自然性啼哭

這時寶寶無明顯異常體徵,多在剛睡醒或者清醒無人陪伴時發生。

給予抱玩、哄逗等撫慰後可中止,有時將其放下後再次啼哭,考慮為寶寶的一種正常生理情緒需求。

▎(4)疼痛性啼哭

比如在給寶寶換尿布、洗澡時手法粗暴、牽拉等刺激引起疼痛時。

新生兒常出現啼哭,另外一些醫療行為例如採血、有創穿刺等操作,均會導致寶寶疼痛從而哭鬧。

病理性啼哭

▎(1)面板疾病引起的啼哭

多為持續性哭鬧,一般哭聲響亮有力,伴有煩躁,有時可見寶寶出現踢被、磨蹭等表現。

一般常見的有頸部、腋窩和腹股溝面板皺褶處面板糜爛、面部溼疹、肛周溼疹、尿布皮炎等,但總體情況良好。

▎(2)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啼哭

症狀比較輕微的為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因鼻塞導致的呼吸不暢或不能很好吸吮引起,一般哭聲有力,全身狀況良好。

☞如出現哭聲嘶啞,哭時可聞及喉喘鳴音,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先天性喉軟骨發育不良或者喉炎的情況。

☞若出現肺炎等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出現哭聲微弱、呻吟表現,甚至伴有呼吸急促、面色發紺、喘息樣表現,須急診就醫處理。

▎(3)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啼哭

若出現口腔炎症,因吸吮導致疼痛,故會出現每次吃奶時哭鬧,邊吸邊哭,吸吮無力,但哭聲有力。

消化道感染引起的腹瀉及嘔吐,可伴有腸道痙攣、腹痛、腹脹,此時可出現高聲且尖銳的啼哭,時緩時急,反覆發作。

牛奶蛋白過敏或者乳糖不耐受的寶寶,易在吃奶後出現腸易激反應,出現急促尖銳的啼哭,哭鬧劇烈,家長常會反映嬰兒夜間睡覺不安穩,易驚醒並哭鬧,但總體全身狀態尚好。

腸套疊、腹股溝嵌頓疝則易引起寶寶反覆哭鬧不止,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給予安撫等處理不能改善,可伴有果醬樣大便或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情況,需要急診就醫處理。

▎(4)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啼哭

比如顱內出血、中樞感染等疾病,由於顱內壓增高,常出現尖叫樣啼哭,哭聲高尖單調,可伴有嘔吐、驚厥、反應差等神經系統表現。

▎(5)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啼哭

部分寶寶有先天性心臟病,如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法洛四聯症、房室間隔缺損等,可出現哭聲微弱、吸吮無力、呼吸急促表現,甚至在哭鬧嚴重時會有面色發紺、喘息明顯加重,這時也需要及早就醫處理。

因此,當奶爸奶媽們面對哭鬧的寶寶時,先要學會初步識別屬於哪一種性質的哭鬧,如果懷疑病理性哭鬧,需要及時就醫讓醫生來處理。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亨氏為什麼可以用自己的企業標準,但初哆咪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