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下鄉養兒》,馮麗麗著,36元,新星出版社出版。

一個恐懼上學的孩子,一對走投無路的父母,一段鄉間生活,一部中國版的《窗邊的小豆豆》 ,別開生面地為我們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這是一本我們從來沒見過也無法歸類的親子書。

一對有社交障礙的夫妻,帶著一個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孩子連續換了幾個小學都無法適應,結果輟學在家一年,最後變得連睡覺都害怕,因為總是噩夢連連,一家人晨昏顛倒,以至於很久都沒見過太陽。……作者不加隱諱地記錄了一家人的焦慮、無能、怯懦與缺陷,記錄了小家庭和外面世界的衝突、矛盾、妥協與算計。這種對自己的誠實,少見。

後來,因為朋友喬老師的建議,一家三口選擇了下鄉養兒。這不是我們熟悉的選擇,但它卻營造了一種陌生的語境。天天在鄉下,普通兒童該做的事情——學習讀書,有明確目的的遊戲,一樣都沒有。天天做的,是買菜、做飯、洗衣、放羊這些我們成年人都不情願為之的事情。這些事情,在都市父母的眼中,肯定覺得作者夫婦是要毀了這個孩子。然而一年的鄉下生活改變了天天,也改變了作者夫婦,一家三口都長大了、正常了。

作者馮麗麗的文字像攝像機一樣忠實記錄著鄉村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孩子天天的細微變化。作者在書中沒有推銷觀點,沒有抱怨批評,雖然她有非常濃郁的情感,卻一直控制著不去表達,不去說破。作者冷靜、剋制、瑣細的筆法,很像那種昂貴的光學鏡頭,捕捉到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節。而那樣的細節,正是令成人世界的我們思緒萬千、心靈震顫的部分。

喬老師想讓天天和其他孩子過的,正是孩子本來應該過的兒童生活。馮麗麗這樣描述她的鄉居時光:

窗戶的燈光照著院子,雞鴨狗兔羊都安安靜靜,天天坐在我腿上,我抱著她。

村子裡有說話的聲音、狗叫聲、電視響聲、蟋蟀叫聲,還有燒火的煙味、做飯的香味,泥土的溼味。

當我一個字一個字地敲下這些句子的時候,內心的感動一如讀到海子的詩歌。

這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朋友都渴望的一種生活。當然,每個人想過的理想生活並非只有這一種。可惜,我們大多數人,都只能做理想生活的旁觀者,有勇氣真正參與進去的,只有馮麗麗夫妻這樣的少數人。

三川玲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分享椰子雞的簡單做法,搭配秘製醬料,營養又解饞,孩子特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