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帶著憋壞了的CC去閨蜜家找小夥伴玩。
剛到門外,就聽見了閨蜜喇叭嗓:
“我說的話到底聽沒聽見!”
門外的我們真是抖三抖啊!
進了門,閨蜜氣呼呼地抱怨:
“我這兒子跟聾了似的,說啥都跟沒聽見一樣,說了800遍,該犯的錯照樣犯,多說兩句,他反倒發起脾氣了,一天天的,要被他氣死了。”
的確,面對孩子“總是犯”的錯誤,肩負“責任感”的父母,總要管上一管。
吃飯的時候不要總是舔手,這樣做很不衛生,知不知道?脫下來的髒衣服扔髒衣簍,你到底能記住不?說了多少遍了,這個玻璃杯要輕拿輕放,碎了怎麼辦?扎到了怎麼辦?......為啥你說了那麼多遍,娃依然明知故犯?
01和大腦的發育有關
諾貝爾獲獎者心理學家康納曼的《快思慢想》裡,曾提到,[快思]和[慢想]是兩種思維繫統。
系統一:快思——直覺式思考。系統二:慢想——代表邏輯式思考。來透過一個常見的心理學實驗,看下這兩套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你來試試,快速說出下面的每個詞的顏色:
黃色 綠色 藍色 紅色
你第一反應說的是黃色、綠色、藍色、紅色呢?
還是綠色、藍色、紅色、黃色呢?
大多數人快速說出的時候都會是第一個答案。
冷靜一下,大家都會發現第二個才是準確答案。
這就是大腦的兩套系統在抗衡。
因為習慣,一開始脫口而出的詞語,就是快思系統。
因為任務,反應過來的文字顏色,就是慢想系統。
孩子的大腦也是如此,他們的思維由這兩個系統不由自主地操控著。
又因為慢想是由大腦的前額葉控制,孩子的前額葉發展還並不成熟(成年後才完全發育),所以,孩子反覆犯同一個錯誤一般是受到了快思的影響。
也就是說當他的大腦想到什麼,就習慣性地去做了,慢想系統來不及去提醒。
拿CC舉例吧,前段時間她登梯上高崴了腳,打了許多天石膏,石膏拆了之後,也並沒有完全好,醫生還是囑咐,靜養為主,不要劇烈運動。
這孩子呢,完全不聽,一眼看不著,就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從床上蹦到地上,上高低床不走樓梯偏要“攀”上去。
C爸是醫生,更懂得靜養的重要性,生怕她落下毛病,每天不知道說她多少次,說完了,消停2分鐘,過不了一會兒又開始。
哎呦,把C爸給氣的呀。
起初好言相勸,繼而批評數落,再控制不住就人身攻擊了。
大人為什麼這麼生氣?
因為覺著自己已經把利害講得十分明白了,孩子也不是2、3歲的小娃娃了,既能聽懂,也能判斷對錯,怎麼就非要不聽話呢?
其實,就是放飛自我的當下,CC的大腦系統是醬嬸滴:哇,要追弟弟,我直接從床上跳下去;呀,想去二層床上拿個玩具,我攀爬上去。
這個時候慢想系統跟不上,就直接歡快地蹦起來了,哪兒還顧得上會不會傷到腳?
如果經常這樣,大人就容易因為誤認為孩子“屢教不改”而失去耐心。
大人聽話,是因為他們具有了完善的、理性思考的能力。
但孩子並沒有。
所以,留給孩子一些慢想的機會。
如果孩子能夠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只是當下沒有控制住自己,可以提醒,不要責備,不扣帽子。
比如新穿的鞋子就要去踩泥水/坑,可以提醒一下,如果這樣去踩了,你最喜歡的小新鞋就會變得怎麼樣啊?——髒兮兮的。比如滿地的樂高玩完沒收拾就去玩橡皮泥了,可以提醒一下,如果這樣丟下樂高,這些零件會怎麼樣?——丟失,下次想玩找不到。與其立即批評、制止,不如直接提醒,強化正確的做法。
這樣還對事不對人,不會把孩子推向另一面。
所以,少用責備的語氣,更不要給孩子“扣帽子安罪名”:
新鞋剛穿上就踩泥坑,髒了你自己洗嗎?×不讓爬高偏要去爬高,怎麼這麼不聽話,捱了摔你別跟我哭!×說多少次了把腳敲在桌子上很沒有禮貌,你就等著被別人笑話吧。×以上皆錯,很容易讓孩子覺得你在“人身攻擊”。
02與大人的期待不匹配
CC越大,我發現我對她的耐心越小。
比如1歲的DD犯錯,玩具扔10次,我也能心平氣和地糾正,不可以扔哦,要輕輕的,還會耐心地示範。
但5、6歲的CC如果重複犯錯,我忍耐度就很低。
對於已經能聽懂道理的孩子而言,我們下意識地期待——說幾次,孩子就應該能做到了。
如果沒有,那就是故意明知故犯。
但事實上,每個孩子本就是在不算試錯中成長的。
家庭教育的意義,就是提供一個孩子可以犯錯,但是又不會有嚴重後果的地方,允許孩子不停地試錯,然後不停地去改正,最後把一個孩子,變成一個成熟的大人,然後進入到社會。
有沒有想過,你的有些要求,忽略了孩子的年齡特徵,已經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
上週末C爸回來,我忍不住抱怨,每天出門前囑咐好CC當日任務,比如寫作業、上線上課、練鋼琴,開始執行得好好的,結果這周每天都不能完成,她還找各種理由,真氣人。
C爸雲淡風輕地說道:“她這個年紀,不都這樣?”
聽他一說,我也豁然開朗,是我不該寄希望於一個6歲的孩子,在無人監督的假期,有足夠強大的自律在“與DD瘋狂玩耍”和“克服畏難情緒練琴”之間,主動選擇後者。
同樣的,每天按時刷牙、物品放回原處、玩完玩具收拾也是如此,你道理講得再明白,孩子也是需要時間練習才能內化為自己的。
那同樣的錯誤,總是重複犯怎麼辦?
很簡單,不要因為說得多不聽而動怒,你只需要不帶情緒地“重複糾正”和“申明要求”就是。
忘了就提醒,錯了就糾正。
就當自己是個木得感情的機器人,每次只需要提示孩子應該做的事:“該刷牙了”、“該收積木了”;
以及不能做的事“不能再看一集了”、“不能再玩5分鐘了”……
時刻察覺自己的情緒,情緒是養育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在你的情緒反應過度時不要“教育”孩子。
生氣狀態下我們多半會失掉些自我的正常功能,這個時候你是無法"教育"孩子的,不過是發洩而已。
不要讓孩子為你的情緒負責。
不要指望著多說幾次,孩子自然就聽了。
用最清晰的邏輯最簡單的表述傳達給孩子,他是會聽明白的。
不用擔心,隨著你的監督、他的長大,孩子總有一天會記得那些該做與不該做的事。
03刺激過多引起“超限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超限效應,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長,就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孩子犯錯時,爸媽多次重複數落,很容易讓他陷入:內疚不安→不耐煩→反感→討厭的心理變化,最後甚至會出現“我偏要這樣做”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尤其是,如果孩子發現,就算不聽,除了挨一頓數落,你也不會怎樣,不疼不癢也無所謂,更是容易生出“蝨子多了不咬,帳多了不愁”的心理。
所以想讓孩子一說就聽,別隻過嘴癮,你得有點行動力。
看電視總是討價還價?到了規定集數,直接走過去把ipad沒收,然後告訴他,說好的2集就2集。安靜的場所總是大聲喧譁?直接把娃抱離然後告訴他,這裡不能大喊大叫。如果每次孩子越界你都有所行動,堅持十次、數十次,他就能知道你的底線,不會浪費力氣去挑戰。
很多時候,他們總是重複做一件錯事,是因為沒有體驗過真正的“後果”。
養孩子最難得的地方在於——這是一場細水長流的堅定。
不管你再怎麼努力施肥灌溉,TA開花成材也需要時間,而不能在朝夕之間。
所以,慢慢來,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