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個世界上,缺愛的人,不是一個兩個,你,我,可能從小都缺愛。

有這麼一對母女,她們濃縮了從小缺愛這一集體創傷的大部分特徵。

先看看女兒

她叫琳琳。

○ 她的媽媽,是亨利·哈洛恆河猴實驗中的,那隻“鐵絲母猴”——沒給她提供起碼的“接觸安慰”。

想問問你,你認為,母乳(基本物質需求)和愛&親密接觸(心理上對愛、依戀和愉悅的需求),對嬰兒來說,哪個更重要?

※ 弗洛伊德主義者相信,在生命開始的第一年裡,親密接觸主要集中在乳房和本能的口唇需要(他們認為,在一歲之前,母乳和母乳餵養更重要,至於愛和撫摸,則可能沒那麼重要)。

※ 後來的行為主義者反對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人的所有行為都與基本需求(飢餓、乾渴、迴避痛苦等)有關,而由於母親能夠滿足這種需求,所以,嬰兒與母親之間的親密關係常在母親餵養嬰兒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強化。因而,母親就與愉快的時間聯絡在一起,於是,愛,產生了。(它們認為,愛是母親和母乳餵養的副產品,總之,母親和母乳餵養還是很重要)

※ 發展心理學家亨利·哈洛卻發現,愛和情感可能是與飢餓和乾渴一樣強烈的基本需要,抑或比它們更強烈。(他認為,愛、親密接觸甚至可能比母乳餵養更重要,也就是說,人類從剛出生開始,就有強烈的愛和親密的需求,這種需求的強度不下於、甚至可能超過對母乳等物質的需求)。

你也許已經比較熟悉亨利·哈洛的恆河猴實驗了,但你也有可能對它並不太瞭解,我先簡單交代一下這個實驗與本文關係最密切的部分吧。

亨利·哈洛他們做了兩個“代理媽媽”來餵養剛出生的恆河猴,用以判斷嬰兒猴們究竟是“有奶便是娘”呢?還是“有愛才是娘”?

一個“代理媽媽”用鐵絲做成,一個“代理媽媽”用木頭做成,並在外面附上了一層絨布,使其能給小猴們更多“接觸安慰”。

最開始,兩個“代理媽媽”上面都有一個奶瓶,小猴們都能在她們身上索取到乳汁。

雖然都能提供乳汁,但是小猴們,絕大多數時間更願意和提供給他們接觸安慰的絨布媽媽待在一起,遇到危險、恐怖的事情,也會下意識跑向絨布媽媽尋求安全感。

後來,即便實驗者去掉了絨布媽媽身上的奶瓶,使得絨布媽媽除了提供接觸安慰之外,什麼也給不了小猴們;但即便這樣,小猴們仍願意抱著絨布媽媽、把頭伸得老遠去鐵絲母猴身上喝奶。

亨利·哈洛的這一研究,在人類早期經驗對成年後的影響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你應該已經發現了,有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孩子,他們往往更加勇敢、更加好奇地探索陌生世界;

而沒有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孩子,往往畏畏縮縮。

小時候得到足夠心理關愛的孩子,成年後,也能更加勇敢、自信地迎接來自生活、戀愛、學業、工作等種種方面的挑戰和壓力。

而小時候沒得到足夠心理關愛(即便Ta不缺吃不缺穿,但缺愛)的孩子,成年後,更多地表現出不自信、不敢嘗試新事物的退縮狀態。

琳琳的媽媽,就像恆河猴實驗中的鐵絲母猴一樣。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很忙,都有繁重的農活等著他們去做,媽媽生下琳琳後,沒滿月就要下地幹活。

大多數時間,琳琳都是一個人在床上睡覺,醒了,哭兩聲,身邊沒人,再哭兩聲,還是沒人,也就作罷,一個人餓著肚子盯著窗外嘰嘰喳喳的麻雀,偶爾跟著它們咯咯笑。

媽媽回來後,才能喂琳琳,喂完後,趕緊放下她去做其他事情了。

媽媽是個情緒非常不穩定、特別容易發怒的人。

琳琳從小就是一個困難孩子——即不怎麼好帶的嬰兒型別,也不知道是因為身體不舒服,還是因為想要補償白天沒能得到的關愛和愛撫,所以她晚上一般都睡不踏實,一醒就容易哭。

媽媽沒什麼耐性,一天兩天還能忍受,日子長了,琳琳夜裡一哭,媽媽哄不好琳琳,就開始衝琳琳發火、怒吼,甚至在嚴重的時候——那次她跟爸爸吵架了,婆家人沒有一個維護她——她差點把琳琳砸到地上摔死。

嬰兒期,琳琳的“全能自我”是沒有得到滿足的。

後來,弟弟出生了,爸爸媽媽帶著弟弟出門打工,將琳琳寄養在鎮上一個叔叔家,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更加學會了察言觀色、做個乖孩子。

後來,爸爸媽媽離婚,媽媽帶著剛進入青春期的琳琳改嫁、搬遷到另一個城市。琳琳剛被媽媽帶到那個城市不到半年,媽媽就將琳琳丟給了認識還不到半年的後爸,自己去遠方做生意。

在後爸的相處中,琳琳學會了用乖巧、溫順去討好那個唯一能給她吃穿的陌生人

上了高中,媽媽再次離婚,琳琳住校,媽媽每週三會來給琳琳送一次飯——捧著媽媽送來的熱騰騰的家常飯,琳琳每次都會感動得哽咽很久才開始十分珍惜地開始吃飯——媽媽做的飯其實真的很好吃。

後來,琳琳去了很遠的地方讀大學。

後來,琳琳去了依然很遠的地方工作。

琳琳對媽媽的印象:

媽媽做的飯很好吃,但很少有機會吃到;媽媽會定期給我生活費,但媽媽總是會遲那麼幾天,可能是忘記了吧;媽媽的手,又枯又瘦,但是不知道摸起來會是什麼樣子,溫暖嗎?粗糙嗎?;媽媽很瘦小,肩膀不寬闊;懷抱?不知道在她的懷裡是什麼滋味。

琳琳成年很多年之後,有一次與媽媽產生衝突,琳琳對媽媽說:“媽媽,你從小就把我不是丟給親戚就是丟給陌生男人,你從來都沒有抱過我一次、從來都沒有牽過我的手,你記得嗎?”

媽媽的迴應,不意外:

“要不是我出去掙錢,你早就餓死了。”

是的,媽媽這句話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其實,琳琳也沒法責怪自己的媽媽,因為,她的媽媽也是缺愛這一集體創傷的受害者之一

但是啊~媽媽不是故意的,不代表琳琳的心不會痛呀:沒吃的,人會餓死;沒有愛,心會餓死

跟著這樣一個只能提供乳汁卻不能提供“接觸安慰”的“鐵絲母猴”媽媽,琳琳沒有死,心卻是乾涸的——極度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感,沒有得到過愛,也不知道怎麼去愛。

○ 自卑

初中,情竇初開。

她像所有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一樣,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也有了自己特別在意的男孩。每當那個男孩有意或者無意地向她傳遞好感的時候,她會心跳好久好久,晚上做夢也總會有那個人的臉出現。

有一天,跟自己的閨蜜閒聊時,她敏感地注意到閨蜜是不是用餘光瞥向自己心儀的那個男孩。後來,這種事情又出現了幾次。

“原來是這樣啊!”她想,看著閨蜜姣好的面容、高挑的身材、以及身上的名牌衣褲鞋帽,而這些,她都比不上人家——她無法說服自己不自卑

從那以後,她刻意遠遠地躲開那個曾經心儀的人

有一天,閨蜜問她:“小琳子~你喜歡XXX(那個她喜歡的人)嗎?”她先是震驚和慌亂,然後強迫自己鎮靜下來:“不喜歡啊,怎麼了?問這幹啥呀?”

閨蜜開心地笑了笑:“沒啥~就隨口問問。”

後來,遠遠地看到那個人在小樹林裡向自己的閨蜜告白,那天晚上,她第一次沒有等閨蜜們一起坐公交車回家,一個人走了整整兩個小時的路,才回到家中。

沒有注意到(也許注意到了,只是沒管它)自己眼睛腫了。

其實,眼睛腫了也沒關係,反正回到家中,爸媽還在忙工作,誰也不會多看她一眼

還沒開始就結束的初戀(如果單戀也算的話)。

那之後,她依然會努力地跟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玩、一起鬧,但是合照的時候,她總是會選擇靠後面的位置,相機裡定格下來的笑容,也總顯得那麼不自在

○ 渴望愛卻又畏手畏腳、迴避心理

初次嘗試失敗了。

但是她卻依然強烈地(甚至比以前更強烈)渴望親密關係——她太渴望被人疼愛了,尤其是愛情,因為在她看來,愛情是除了親情之外,另一種奢侈品。

有了之前的事情,琳琳為了克服自己的自卑,非常努力地讓自己變得更好——她減肥、學梳妝打扮(當然,重點高中不讓他們刻意打扮)、學穿衣搭配、學唱歌跳舞——只為了讓自己更有魅力。

她再也不想做那個臨陣脫逃的逃兵了。

然而,變得更好的她,雖然看起來自信了一些,但是,在真正近距離面臨親密關係的時候,她反而更加畏手畏腳了。

她再次有了喜歡的人,她會不由自主地靠近他、對他好,她會找機會請求對方幫她忙、給她講解習題和知識點、借筆記。

在這個一點點靠近對方的過程中,她有了一種“自己即將擁有愛”的錯覺。

然而,當對方開始對她的示好有所反饋、有所回報的時候,她卻突然慌了。

她突然變得不確定了,“我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得到他的好感呢?”,“他怎麼可能會喜歡我呢?”,“肯定是哪裡搞錯了,等他發現這個誤會的時候,就會清醒,就會離我而去了”。

於是,她再次選擇了逃避

這樣,她再次逃開了可以獲得愛的機會。

○ 自我價值感低

她之所以逃避,是因為她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能夠、有資格得到愛。

因為在她嬰兒和兒童時期,那個本應無條件得到愛的年齡,就沒能得到;那麼,憑什麼在長大一些的時候,需要付出一些代價才能得到愛的時候,反而能夠得到愛呢?

如果長大後能夠這麼“輕易地”得到愛,那就意味著是對她經歷過的人生、已經形成的認知系統的顛覆。

在年幼時,她沒有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愛、沒被擁抱過、撫摸過,後來被寄養(

心理學上認為:與母親分離長達兩週就已經算得上是心理意義上的“拋棄”和重大分離了),已經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你不可愛。

這個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形成了她的低自尊——“連我的媽媽都不愛我,所以,我是不可愛的,我不值得被愛,所以,我是不可能得到愛的。所以,他肯定不可能愛我的。”

因此,低自尊的她,害怕面對可能到來的真相——他其實不愛我——所以在面對這個“真相”之前,她就先逃得遠遠的。

○ 會做一些事情,破壞自己的幸福生活

上了大學以及工作後,琳琳透過閱讀和學習、跟學校的心理諮詢師做諮詢,瞭解到了一些關於童年創傷方面的知識,也努力進行自我療愈。

她在意識層面不斷地告訴自己:“你是可愛的,你是值得被愛的,你童年沒有被愛,那並不是你的錯。

也在再次想要逃避感情的時候,及時告訴自己:“愛不需要理由,相信他,也相信你自己,你們能夠擁有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係的!

在這一系列的努力和勇敢地嘗試之下,她總算成功走進了幾段親密關係。

但是,即便她在意識上告訴自己——自己值得被愛,併成功走進了關係,她的潛意識卻依然很頑固,並時不時地跑出來搗亂——她會做一些事情來破壞自己的幸福,因為,她的“不配得感”實在是太根深蒂固。

琳琳在叔叔家生活的時候,雖然叔叔嬸嬸不會像她的媽媽那樣打罵她,但也沒有很疼愛她。

寄人籬下的日子裡,她體會了太多羨慕與失落:叔叔嬸嬸家的孩子有好吃的零食和漂亮的衣服,還有爸媽的親親抱抱,而自己,最多有叔叔嬸嬸出於面子上過意不去,捎帶著給自己的一些東西。

後來,談戀愛了,她的男朋友都很愛她,經常會給她買很多零食、禮物、香水、首飾等。

但是她會埋怨男友總是花錢,有的時候還會讓他退掉,有的時候她勉強收下,就藏起來,但也不穿戴。

她的男友覺得很掃興,常常有種不被需要的感覺,很受挫。由此,兩個人的關係經常出現問題。

用心理學的視角去分析,這其實就是她在無意識地破壞自己的幸福生活,因為她骨子裡認為自己不配擁有。

○ 她覺得自己幸福,是對媽媽的背叛

她下意識做出一些破壞自己幸福的事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是她的內心深處,有一種負罪感。

她看到自己的男友對自己這般疼愛,但再看看自己的媽媽,她的每一位父親,包括自己的親生父親,其實對她的媽媽都不怎麼好,有一位繼父對媽媽的態度,簡直可以用過分來形容。

在內心深處,她會猶豫、會困惑:“我有人疼有人愛,而我的媽媽卻不被人好好對待,我這樣,對媽媽來說,是不是不公平?我是不是背叛了我的媽媽?”

她這種心理,在心理諮詢師的來訪案例中,並不罕見,不少人,尤其是父母過得不好的人,有時就會因為擔心自己比父母過得好,是對父母的背叛,所以會下意識地親手破壞掉自己的幸福。

○ 處處照顧別人的情緒

琳琳很敏感。

她甚至能從身邊人不同的呼吸節奏,就能判斷出Ta當下的情緒狀態。

因為敏感,加上一直以來“小心翼翼”的習慣,所以她特別擅長察言觀色、照顧別人的情緒。

和朋友一起去外面吃飯,她肯定會讓朋友按照他們自己的口味選擇就餐地,如果朋友們選擇去吃重慶火鍋,即使她那幾天正好口腔潰瘍,其實並不適合吃辣的,她也依然會跟朋友們一起去。

去朋友家或者親戚家做客,雖然飯菜並不合自己的口味或者其實並不可口,她也會一邊讚歎:“真好吃!”一邊大塊朵頤甚至“狼吞虎嚥”一番,為的是表示“的確很好吃”。

因為她害怕自己的不喜歡會讓下廚的朋友或者朋友的親人失落。

而她自己,總是說:“沒關係,我沒事。”

○ 缺乏主見

她努力想表現出有獨立、有主見的樣子,所以她頂著壓力堅持自己選擇了學校、專業、城市、工作、男友和丈夫。

然而,只有她、她的丈夫和她的諮詢師知道,其實她非常不自信、非常沒有主見。

她總是會懷疑自己曾經做的選擇是否正確,“如果當初我沒有xxxx的話,我現在會不會xxxxx呢?”

然而,哪有那麼多如果當初呢?

在做決定的時候,如果別人對她的決定提出了質疑,說“你這樣是錯的!”,她就會很動搖,“那麼,我該怎麼辦呢?”

但每當她這麼問的時候,對方要麼突然變得沉默,要麼給她一個也並不算高明的選擇。

這時,她就會更加無所適從,甚至會焦慮到無所適從。

○ 不敢任性

任性,是被低估了的美德。

敢於任性的人,他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感,沒有建立在別人的評價體系之上,不管別人是否看好他、讚美他,都不會影響到他的“我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的自我認同感。

然而不敢任性的人,他的自我認同和自尊,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的。

如果別人不喜歡他、認為他不是一個好人,那麼,他也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人了。

琳琳就是這樣。

她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她處處顧慮別人的感受、處處察言觀色,生怕自己在別人眼中成了一個不乖的孩子、不懂事的女兒、不好的朋友、不可愛的女朋友。

所以她儘量避免衝突,不敢表達自己的慾望和想法,甚至有時候會刻意去討好對方,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好、更可愛。

任性的後果——可能不被愛了——對她來說,太沉重,她承受不起。

沒被好好愛過的人,沒有多餘的愛可以失去了。

再看看媽媽

媽媽和琳琳,雖說出生於不同年代,但她們身上卻有一些相似的東西,因為,她們都曾嚴重缺愛。

比如,她們都很自卑,她們的自我價值感都很低,她們都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等等。

不過,媽媽身上,也擁有【他們那一代人特有的缺愛特徵】。

○ “不在乎”愛,也不懂得愛

琳琳把當時還是她男朋友的男孩介紹給媽媽的時候,媽媽沒有問琳琳:“你愛他嗎?你們相愛嗎?

而是問:“他是做什麼的?收入怎麼樣?哪裡人?家裡條件怎麼樣?父母是做什麼的?......”

在媽媽的婚戀觀念裡,兩個人要結婚,根本不在乎有沒有愛,重要的,是物質條件、經濟條件這些看得見、摸得著、容易度量的東西。

也難怪,媽媽他們那個年代過來的人,他們的婚姻幾乎都不是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的目的,是為了生孩子、傳宗接代。

選擇婚姻物件的標準,最重要的就是物質條件。因為在(預設)沒有愛的情況下,只有靠物質,才能保證自己和孩子活下去。

所以,她並不在乎愛。

媽媽成長的環境,是一個重男輕女更加嚴重的環境。

她從小很少得到父母的疼愛,長大婚配前也沒有談過戀愛,結婚後所有精力都在操持家務和賺錢上面。

在這種環境中出生、成長、結婚、生子、生活的人,真的很難懂得什麼是愛。

另外,在我們的民族集體潛意識之中,人們一提到“愛情”,第一反應就是——它是悽美而哀怨的,而且像陽光下的泡沫——一碰就破,無法把握。

不信的話,你可以回想回想,那些美麗的愛情,梁山伯與祝英臺、白娘子、西廂記,有哪一個不是以悽美結局?

既然這樣,還是物質來得實在。

○ 喜歡囤積

無論是嬰兒還是幼猴,為了生存,他們必須獲取更多一些的東西。

——亨利·哈洛

媽媽特別愛囤東西,尤其愛囤米麵糧油,買菜也喜歡“批發式採購”——一下子買很多很多。

舊的東西也不怎麼捨得丟,遇到實惠的東西就會往家裡買。

結果就是,家裡面各種生活用品越來越多,多到一家人其實根本消費不了這麼多。

但是媽媽還是樂此不疲,特別是經歷過這次新冠疫情,媽媽更是瘋狂地囤積。

因為這樣,會讓媽媽有一種踏實的安全感。

琳琳其實也有一些囤積的傾向,雖然沒有媽媽那麼嚴重。

比如,琳琳總是不由自主就會開啟電商網站,看到實惠的或者自己喜歡的,儘管家裡現有的同類物品已經足夠,她還是會忍不住下單買回來。

在這一點上,琳琳和媽媽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她們真正要的,並不一定是具體的東西(因為囤的東西已經遠超所需),而是“擁有”這一狀態背後的安全感。

○ 容易滿足,易被感動

有一次,琳琳跟媽媽聊天,琳琳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接著那次機會,問了出來:“媽,你每天這麼累,他不但不幫你,還總是對你高聲喝罵,你就沒想過跟他離婚嗎?”

媽媽說:“他雖然脾氣是壞了些,但是他對我好啊!”

琳琳當時怎麼也想不通,按照她的觀點來看,這個後爸對媽媽非常不好,怎麼她媽媽反而覺得這個後爸對自己好呢?

比如,這個後爸是個典型的巨嬰,還特別自大、好面子,從來不做家務,連喝水都必須是媽媽倒好之後端到他手上。

洗澡必須要媽媽給他找好換洗衣物,否則,堅決不去洗澡;洗完澡,不管是內褲還是外衣,全部一股腦丟在洗面池裡,連順手丟進洗衣機都嫌麻煩。

飯菜不合口味就會對媽媽大聲呼喝。

媽媽有任何一點地方讓他不舒坦了,也會高聲罵她,“屁都不懂!沒文化!農村人!沒教養!神經病!”這類詞經常掛在他嘴邊。

琳琳在家的時候,每次聽到後爸對媽媽吼叫就會心臟劇烈跳動,她怎麼也不明白,媽媽是怎麼堅持跟他生活了十幾年的?

後來,經過諮詢師的提醒,琳琳明白了:因為媽媽從來沒被像樣地對待過(更談不上被愛了),她已經預設伴侶不好好對待自己是正常狀態了,所以,她並不覺得這任丈夫對自己不好

而媽媽之所以認為這任丈夫“對她好”,僅僅是因為,這任丈夫不像之前的會對她動手。

看,多麼容易滿足啊,沒有身體暴力居然就能令她感動。

這得曾經缺愛到何種程度才會如此容易滿足啊?​

○ 討好別人,中國式好人

琳琳也會處處照顧別人的情緒,也會討好別人,媽媽也會。

不過媽媽的這種討好,卻很有些“中國式好人”的味道。

“中國式好人”——對自己殘忍,對自己的家人更殘忍。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最開始提出了中國式好人這一概念,他們指的是這樣一群人:

愛面子、對家裡人不好、對外人特別好、非常善於隱忍、從來不敢大膽說“不”、“我要”或者“痛苦”;他們給人一種感覺不僅是“老好人”,而且責任感、道德感都極強;可事實上,他們總是在揹負著強大道德責任感的同時,幹一些非常缺乏基本道德的事情,而且基本不敢維權。其實,這個“好人”心裡住著一種很恐怖的東西—破壞慾望,甚至可以說是憤怒和仇恨。而“好人”的這張“臉”,就是用來防禦內心的魔鬼和自己的攻擊性的。

琳琳的媽媽對外人非常熱心,有求必應,極盡討好。

外人口中的她,永遠都是“她人真好”、“她的老公和孩子肯定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然而,對待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對琳琳卻是非常殘忍:

經常習慣性地責備她;

在外人面前也總是當著琳琳的面各種數落她哪兒哪兒都不好;

琳琳跟別人有矛盾她永遠第一個指責自己的女兒(無原則討好外人);

沒有跟琳琳說一聲就跟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一起改掉了女兒的名和姓(討好那任丈夫);

甚至在琳琳結婚之後,她還想著要讓女兒的孩子(也就是她的外孫)跟著自己的第三任丈夫姓,以此來討好第三任丈夫。

媽媽這種討好,給她的親人帶去了深深的傷害,越是與Ta親近的人,越是被Ta傷得最深。

然而,同時,她自己也容易出狀況——她對外總是帶著一張討好的假面,別人的認可才是她存在的價值,她自己也活得很累——充滿了自我攻擊。

這類人,對自己很殘忍,對親人更殘忍。

藝術家嶽敏君的作品“紅人”

缺愛,是中國好幾代人的集體創傷

這個世界上,缺愛的人,不是一個兩個,也不止一代兩代。

琳琳從小極度缺愛。

媽媽也是——兄弟姐妹七八個,家裡又非常貧窮,父母根本不可能重視到既不是么女,也不是男孩的她。

而琳琳,有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有可能是女孩,也可能是男孩。

琳琳的媽媽,有可能是我的媽媽,也可能是你的媽媽;有可能是媽媽,也可能是爸爸。

不過,細心的你,應該已經發現了,琳琳的童年,跟媽媽的童年相比,已經“幸福”很多了。

在媽媽出生的那個年代,中國經歷過建國後的大饑荒、經歷過精神上的大動盪,那個年代的孩子,能夠活下來,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好不容易活下來的孩子,她吃了太多太多苦,受過太多飢餓和寒冷,所以,在照顧自己的子女的時候,她下意識地成為了那個“鐵絲母猴”——她努力讓孩子吃飽、穿暖、能夠上學、受高等教育,已經非常吃力了。

所以呀,

發展地看,我們即使缺愛,也在一代比一代好,不是嗎

客觀地看,即使我們的“鐵絲母猴”媽媽們讓我們缺愛了,但她們也盡力了,我們的缺愛,也已經是既定事實了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不再糾纏在過去的愛恨情仇,將焦點放在努力修復上面,讓傷害不要擴大和繼續。

多學習、多看書,不斷提高自己的自我認知,不斷進行自我療愈,讓自己的心理能量一點點得到積累。

在必要的時候,向專業的諮詢師尋求幫助,幫助你更好地走出童年缺愛的陰影,幫助你找到與所愛的人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的方法,幫助你學會愛和被愛。

End.

也希望看到我這篇文章的你,能給我個,讓我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這樣,我的文字就能帶給更多人溫暖和幫助。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父與子-超級奶爸帶娃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