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一段時間,“內卷”成了一個刷屏的詞彙,“內卷”指一個圈子內部無意義的競爭、無意義的消耗。在大學裡,要求一千字的論文有人可以寫到五千字,要求十分鐘的展示有人能做到一小時;在社會里,996與007的加班時間彷彿已經成為常態……

我們的孩子之所以陷入這樣的競爭,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要迎合家長和老師沒有上限的期望值。正如之前令網友們惋惜的於實驗室自殺的研究生,他在訣別的信中不斷自我否定,只因感覺辜負了導師和父母的期望。而這些期望,又是哪裡出了問題?

01期望越高,付出越多

我曾就讀於中部地區教育小城的一所重點高中,走進這裡的學生大多是重點小學初中一條龍升學的同齡人,包括我自己。

在這個重點高中的火箭班,我們每個人都被寄予了太多太多的期望:好分數,好排名,好大學。很多同學的父母就是學霸,從小就有人為他們規劃出一條清晰的成長路線: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最好的交友圈。

我的父母雖然不是學霸,卻也因後悔自己沒能接受教育而十分重視我的教育問題,努力為我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因為他們這份努力,考差成為我從小到大都很害怕的事情,我不想考完試後只能哭著對媽媽說“考得不太好,感覺很對不起你”。

是啊,考試失利,在當時是我和我的同齡人最害怕的事情。我的同學的父母,有租昂貴的學區房陪讀的,有從鄰市每週開車不辭辛苦來送飯的,有生了二胎都無暇顧及的。殊不知,家長們的高付出成了沉重的愛,在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巨大的壓力。

我高考失利的朋友說:“我媽媽租了那麼貴的學區房陪讀,每天下班了來給我做飯,她一個性格溫和的人因為一點點噪音問題和鄰居爭執,只為了讓我有更好的睡眠。我卻高考失利,我永遠都無法原諒自己。”

而這些僅僅是中國一箇中部小城市的社會現象,不難想象在更大的城市家長們又是如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高付出已然成為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

02付出越多,期望越高

電視劇《小歡喜》引起許多家長孩子的共鳴,其中最有爭議的人物莫屬喬英子的媽媽,做老師的英子媽媽把除了工作以外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女兒,她做盡了一個合格的高考生家長要做的事,卻與女兒矛盾重重。在與女兒一次爭吵中,她表示自己為了女兒付出了那麼多,女兒就應當聽她的話,應當變得更加優秀。

英子媽媽的高付出成為她要求女兒的理由,成為她訓誡女兒的底氣,也成為她對女兒高期望的條件。然而,英子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想要被鬆綁,想要逃離母親的掌控,這份高期望,壓得她喘不過氣。

有一個經濟學名詞“沉沒成本”最近時常被人們掛在嘴邊,沉沒成本指的是因為心疼自己投入的成本而不願意放手某個處於頹勢的東西。家長們的高付出又何嘗不是一種“沉沒成本”?因為心疼自己付出的時間、精力、情感,家長們永遠對自己的孩子充滿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社會古已有之的事情。然而,我們怎麼願意看到父母與孩子站在談判桌的兩面?

一款遊戲《中國式家長》將中國式家庭教育暴露無遺,父母手握付出與愛的籌碼,不斷為對孩子的期望值加碼,最終居於上風,指點孩子的人生如高屋建瓴。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又一箇中國式家庭漸漸走向沉默,看到孩子們為滿足高期望陷入無盡的自責與自我否定,看到父母與孩子的兩敗俱傷。

03學會平常心

我想,為人父母有一堂必修的課程是學會平常心,接受自己的孩子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普通人,而這卻很難做到。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別人家的孩子,甚至可能自己的孩子也是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對比的方向不同,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一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哲學中,“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這種說法是絕對正確的,筆者認為,如此方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在一部臺灣偶像劇中,一個媽媽對孩子說:“我也要對你說對不起,沒有經過你的同意,就把你生出來噢。”孩子沒有選擇降生世界的權利,父母擁有這種權利,就應當承擔相應的義務,修好為人父母的必修課,對來到這個光怪陸離世界的每一個小生命保持平常心。

要知道,健康與快樂才是人生最珍貴的財富。當大部分家長已經退出考試工作的競爭,我們不知道孩子身處於怎樣的激烈的“內卷”之中,更無法知曉當代年輕人扛著怎樣大的壓力,他們整天說沒事沒事,一句話就能崩潰。有時候,擊垮他們的卻不是來自外界的壓力,而是家長們以愛為名的希冀與期待。

因此,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甚至是普通,是給他們靈魂鬆綁最好的方式。

在《小歡喜》的結局裡,喬英子如願以償去往南京大學,而不是聽從母親的話留在北京唸書,與母親的期望背道而馳,這或許是喬英子一直想做的一件事。

有時候我想,人可能是一根彈簧,施予彈簧的力越多,反彈的力就越大,我們在孩子身上使得勁越大,孩子所謂的逆反心理也會越強。我們所期望的孩子的樣子最終很難成為現實,我們超高的付出或許永遠也無法變現,但是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那一顆真誠的祝福孩子健康快樂的心,那一份炙熱的不求回報的愛,這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支援孩子的方式。

正如蘇格拉底那一句哲言“認識你自己”,我們也要認識自己的孩子,真正瞭解他們的需求,瞭解他們的愛與夢。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當孕婦遇見春節,這篇“吃喝玩樂”攻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