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一新生日記2》,才知道舞臺上那麼酷的歌手GAI,是生活中的愛妻狂魔。
他老婆王思蘭快生了,緊張程度不亞於當事人。從老婆的飲食到寶寶區的安排,他都要發表意見+親自上手,連生產方式都要講幾句。
王思然說,我好想生。來做客的劉璇也支援她,因為她覺得自然分娩對孩子和成人都有好處。GAI在他旁邊虛弱地提出:我的建議是解剖。
至於原因,GAI說她害怕王思蘭的痛苦,“她害怕她(孩子),她再也出不來了”,這顯然是處於準爸爸的一種產前焦慮中!
GAI的想法並不罕見。“順產還是剖腹產”是每個新手家長都會糾結的問題。
比如GAI,無非是一個想和自己同甘共苦這麼多年的媳婦,製作過程可以更快更輕鬆。
但是即使有一萬種預設,當人到產房的時候,你會發現:想多了?好像真的可以決定一樣!
一個
往往計劃跟不上剖腹產的變化。
@叮噹:
住院40周,催產素7天,我從一個英勇的順產派,變成了一個哭哭啼啼要剖腹產的懦夫。因為女孩這麼穩定,從宮內給藥到催產素掛,再到人工破水加催產素...她的胃很穩定。產房裡的產婦一個個換了,人們聲嘶力竭。我每天玩手機,吃盒飯。
路過的護士會問我:“你還沒有規律的宮縮?疼嗎?”我說:“不,疼就不疼。”護士不好意思說她以為我佔了床,嘆口氣走了。
肚子疼,不老老實實工作,但是心態已經崩潰了。目睹4次順行手術,1次大出血,2個二胎產婦抓著麻醉師大喊“先給我無痛”,我對自己的順產沒有信心!我哭著求醫生“切掉我”。醫生平靜地說:“你已經破水三天了。是時候剪了。就是這七天的罪。”
誰說不是?最後我得到了一把刀。所以,糾結生孩子是沒用的。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準時報到的。
@ qi qizi:
因為妊娠期糖尿病,胎兒比較大,醫生約我剖腹產39周。但是38周了,我還在家裡收拾包包呢,突然羊水破了。急診分娩後,我去醫院問醫生:“要不要做手術?”醫生說見過他的頭髮,為什麼要剪?直接生!8斤多的寶寶,來不及無痛,生下來又酸又美好。
在產床上,每個人的個體情況都很複雜,醫生首先要考慮的是母親和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至於對剖腹產的執念,只能放回去了。
2
剖腹產沒有絕對的好壞。
比如媽媽最在乎的是“生孩子對孩子好”。之前,我媽給我們留了一條資訊:
@梅花:
懷上一個9斤的大寶寶的時候,醫生建議我剖腹產。但我覺得為了孩子,我要努力奮鬥,醫生打不過我,他們就這麼下來了。但過程很可怕,孩子差點窒息,我撕得很厲害,大小便失禁。過了很久,我夢見躺在產床上,助產士伸進去給孩子轉方向。直到今年家裡把二胎提上日程,我才意識到自己有很大的陰影,根本不想要二胎。想想當初就有點後悔。
@chacha:
我懷了雙胞胎,在醫生的建議下剖腹產了37周。但是,大哥剛滿一個月就因為新生兒肺炎住進了醫院,心裡著急。我聽公公跟親戚說,是因為我要剖腹產,所以孩子身體不好。我憤怒的哭了好幾天,感覺當時有點壓抑。
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現實中有很多媽媽喜歡chacha。甚至無論你怎麼選擇,都有可能被質疑。
@小靜:
我的產道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樣,導致了漫長的產程。最後用了鑷子,孩子臉有點疼。出來的時候聽到婆婆在跟人嘟囔。我就知道割個身比較好,也不知道孩子有沒有問題。連我媽都這麼說。
@米米馬:
不知道被公婆說了多少遍了。我害怕傷害孩子的大腦,害怕抱怨自己的女人味。
平心而論,順產和剖腹產都是在拼命!
給這個世界帶來新的生命,已經是很大的努力了。用不精確的“好或壞”來框定母親的選擇是不公平的。
三
對於如何生孩子,我們一直都是一句話:
最安全的方式是最好的。
以普通人有限的醫學知識,糾結剖腹產真的沒多大意義。如果想讓產婦少受點苦,不妨把重點放在如何配合醫生,最大限度地實現安全順利生產上。
在合適的條件下,選擇順產當然好。而且現在的醫療條件可以大大減輕媽媽們的痛苦。和GAI、王思蘭一樣,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了順產+無痛分娩。
疼痛緩解後,產婦可以休息好,分娩時身體狀況更好。如果產婦有危險跡象,一定要認真對待,不是開玩笑。你可以從新聞上看到,這幾年來,這種因為“順產剖腹產”的偏見導致的悲劇確實屢見不鮮。
甚至有人總結了鄙視鏈的製作方法,說:“沒有無痛分娩是鄙視鏈的頂端”,“挺過去是母愛的偉大表現”,“剖腹產不是自生”...
因為這些毫無根據的說法,有些母親甚至在身體狀況不好的情況下也要冒險生育,甚至在孩子膽小、敏感、怕生、產後虛弱的時候面臨各種“問題”,會下意識地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剖腹產,無痛分娩,甚至懷孕的習慣,都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原罪”。但我們不得不說:夠了!生孩子一直這麼辛苦,媽媽也沒有向任何人道歉。
今天生孩子還是死路一條,沒有什麼比安森更重要了。要知道,哪怕萬分之一的風險落在你頭上,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是百分之百。媽媽們,不值得冒世俗偏見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