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因為教育孩子而苦惱?教育方法是不是正確?怎樣跟叛逆的孩子相處?批評孩子有什麼好方法嗎?育兒家庭的夫妻如何相處?接下來從六個層面用20句話回答這些問題,讀懂或許會讓你的育兒生活更輕鬆,讓你的家庭更和睦!
(一)教育孩子的秘訣
1.對孩子來說,父母是如同“戀人”一般的存在
回想戀愛時期,為了讓自己的戀愛物件更喜歡自己,你會不會總想變成他/她喜歡的那個樣子呢?孩子們也是一樣的。他們不想讓父母失望,會迎合父母的期待而做出改變,他們總想為了成為父母想要的,這個家裡的孩子應該成為的樣子而努力。所以,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在他做了你並沒有要求他做的事時,請記得對他說一句“你做的不錯,謝謝你”。
2.把孩子的固執和脾氣當作值得慶祝的事情
你覺得孩子開始變得頑固,有脾氣,那是因為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固執,是因為孩子有了想要做的事情和想要達成的目標。當他想做又做不到時,他會懊惱,也會發脾氣。父母們,請把這當作你的孩子在成長的表現。如果單純因為“你怎麼不聽我話”而罵孩子,不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很難堅持做一件事情,容易變得沒有毅力。所以,當你的孩子變得固執,朝你發脾氣時,請以可喜可賀的姿態對待吧。做到這一點,在孩子教育上你會更加輕鬆。
3.把教育孩子看作一生的事業
任何人,都會因為特別在意一件事情而煩惱。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理所當然地花很多心思,必然會產生一些煩惱。父母們,請反向思考,如果我不去在意孩子那不是更糟了嗎?因為教育孩子而苦惱這件事是成為好父母路上的證據。苦中作樂,是不是輕鬆了很多?
教育伴隨每個人的一生
(二)與孩子相處的秘訣
4.從不同角度看待孩子的性格
“你怎麼就跟個犟驢”似的,記得小時候我媽經常這樣說我。孩子固執,偏執的性格在很多父母看來不能接受,總想把孩子“扳”回來,但是有用嗎?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這就包括獨特的性格。
即使是那種平時覺得“這個性格不好”的性格,換個角度看是不是不一樣了呢?把“固執”看作“有想法”,你會發現,哎~我家的孩子,還有這麼好的地方。類似的,把“調皮搗蛋”看作“有活力”,把 “畏畏縮縮”看作“做事慎重”,這些都是孩子難得擁有的性格。
特別能說=喜歡錶達
5.不和別人比,要比就和過去比
別人家花園裡的草更綠,花兒更香。當我們把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的時候,是不是總會有“別人都做到了,就我家孩子沒做到”這樣的負面評價。一直被比較著長大的孩子,會特別害怕失敗,容易產生嫉妒心理。你會說,不比怎麼能看到成長呢?要比,就和孩子的過去比吧!
與一年前的孩子比,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會做這個了”,會很明顯地看到他成長和努力的痕跡。就算看起來沒有變化的事情,試著對他說“努力堅持了一年啊”這樣帶有激勵的話,我想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會更從容和自信。
6.平等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很多父母會有,“我是你老子”“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你理應聽我的”這樣的想法。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可以嘗試使用共情的方法感受孩子的感受,也將自己的感受以平等的地位傳達給孩子。
7.要對孩子“不講理”
這個世界更多是以大人為中心的。很多事情,大人可以說可以做,小孩子就不可以說不能做。有時候思考一下,會覺得挺不合理的,但是在必要的事情上,一定要“不講理”。看到大人喝酒或咖啡,有的孩子會好奇想嘗試,你可以對他說“太遺憾了,因為你還是小孩子,不能喝”。孩子可能會不理解而生氣,也可能會有“做大人真好”的想法。這些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寶貴食糧呢。
該“不講理”時一定要不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