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寒假即將來臨,孩子們即將在家裡進行生活和學習,和家長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也更多了。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最關心孩子成長髮展的家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和發展?以下有幾條建議供家長參考:

1. 關注家長自身心理,為孩子帶來“安定感”

疫情反覆給人們帶來最大的就是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感,寒假期間家長也難免因此出現心情上的波動甚至是無力感。覺察到家長自己的心情,照顧好自己的心情,營造家庭的安全和穩定,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和安定感,在這樣的氣氛下,希望我們一起過一個平安、祥和的新年。

2. 陪伴孩子時,增加家長的“捲入度”

孩子是需要父母陪伴的,家長的陪伴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幸福感,使親子的關係親密和緊密,也給家庭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我們認為,陪伴時間長短不是最重要的,家長的“捲入度”是最重要的。當決定要陪伴孩子時,請家長全身心地投入,把容易讓自己分心的事情和事物放在一邊。

如果孩子還小,陪孩子做他想要做的活動或是遊戲,如果孩子長大了,可以主動發起話題,用開放式的問句比如“可以跟我說說你剛才看了什麼有趣的影片?”來展開對話;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陪伴孩子,也請保持聯絡並有深度的溝通。不要因為溝通困難就放棄,家長努力的過程就是孩子最好的行動榜樣。

3. 從家長做起,和孩子一起提升“自控力”

我們從孩子們這裡瞭解到,自控力是他們普遍關注但又覺得需要提升的能力,而它的養成需要一件件小事的反覆練習。比如手機和電腦就在家庭的公共區域使用;睡覺時避免將手機帶進臥室;起床後先洗漱和吃早飯,再開始其它的活動;每學習2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20秒;每天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和體育鍛煉,睡前將當天的生活做個記錄、進行復盤……一件件小事的反覆操作,形成固定的習慣,再由習慣的養成形成自控自律的品質和能力。

我們這樣要求孩子的前提,是我們自己率先做到。我們能自控和自律,我們也更有理由相信孩子能做到;同樣的,我們做不到或做起來困難的部分,可能也是孩子的挑戰。因此不妨利用這個假期,和孩子一起設定目標,互相監督、共同進步。

4. 妥善處理衝突,避免“暴力溝通”

衝突是普遍存在於家庭中的,正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此也會有不同於家長的想法和做法。作為成年人的家長,一方面會理解“衝突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會發展出“智慧的應對方式”。比如:有衝突時避免使用粗暴的語言和過激的行為;雙方都很激動的時候,家長可以率先冷靜下來;家長可以更加的靈活和變通,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可以和身邊的家長朋友討論,尋找有效的辦法;衝突過後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變化……家長面對衝突的態度和處理衝突的方法,也會是孩子學習和參照的榜樣。

新的一年,把我們對孩子的愛,落實在對孩子說的話裡,落實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中,落實在和孩子的互動中。願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

作者介紹:林翔宇,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心理教師,區級心理學科骨幹教師。從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7年。

10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我的路》:讓孩子有成為自己的勇氣,好吧,我承認大人其實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