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家長,你是否也像我一樣,關心孩子的英語啟蒙問題,透過各種渠道打聽怎樣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讓自己家的寶寶,小小年紀就可以隨口說出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來?今天咱們不談英語啟蒙的“術”,咱們先來盤一盤這裡面的“道”。相信看到最後會讓您有所收穫。
如果您沒有時間看完全文,這裡給出重點(敲黑板!!):
1.寶寶英文啟蒙的最佳時間節點是從出生開始,其次是現在,越早越好!
2.家長要遵循孩子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身心發展和語言習得的客觀規律,不能急於求成,要做好打持久仗的心理準備。
嬰幼兒語言能力形成的優勢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機構在1996年第一期《自然》雜誌上發表過一篇與語言學習有關的論文,其研究成果指出:幼兒在學習外語時,大腦將外語儲存在“布羅卡斯區”,這是與儲存母語位置相同的區域,而成年人在學習外語時,大腦已經無法將外語儲存在“布羅卡斯區”,只能重新開闢大腦的另一部位,建立記憶結構的儲存區域。
劃重點:這就是成年人在學習外語時感到吃力的原因之一。
此外,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Chomsky)認為語言習得是某種天賦,嬰幼兒與生俱來就有這樣的語言能力,這樣的天賦叫作“語言習得機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簡稱LAD),這與詹姆斯·克萊克森博士的研究相互印證。喬姆斯基認為“語言習得機制”是人類頭腦中固有的內在語法規則。他認為嬰幼兒無論生活在什麼樣的語言環境中,只要環境中的語言刺激足夠多,嬰幼兒就可以很快地學會這種環境中的語言。在這樣的環境中,嬰幼兒不僅可以聽得懂,而且還可以慢慢掌握這種語言的運用,不僅能將自己聽到過的模仿出來,更能夠根據這種語言語法,觸類旁通地創造出許多新穎而有效的句子。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能夠掌握日常交流中所需的語言,具備無師自通的能力。
劃重點,咱們以前在學校一板一眼地上英語課,那叫“學”。而現在我們主張的是讓孩子從小在一個相對豐富的語言環境中,自然地“習得”外語這門技能。
神經生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從兩歲開始至青春期,其大腦中主管言語的區域一直處於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中,語言中樞尚未定位,大腦的左右兩半球都能參與到語言學習上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語言習得能力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幼兒對語言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在 0-3歲時為100%,在3-6歲時為80%,在6-12歲時為60%,12歲以後基本趨於零。由此看來,嬰幼兒時期是兒童語言習得的黃金時期。
劃重點,我們這代人,基本上都是初中一年級才開始英語啟蒙,也就是12,13歲左右,此時再開始學習英語,其中的痛苦我想不用我再多說了吧!
這幾個節點再次強調一下,3歲之前是最好的時間,其次是6歲之前,最晚不要超過12歲,否則孩子的接受能力會指數下降!!!
家庭英語啟蒙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1.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嬰幼兒的英語啟蒙教育是一個緩慢而極具挑戰的過程,所有父母在施教過程中都要報以打持久戰的心態。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堅定的決心,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家庭英語啟蒙才能被連續而持久地進行下去。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孩子的興趣點容易變化,注意力難以集中,經常會發脾氣、鬧情緒,不配合,父母會因為各種不順而產生放棄的念頭. 這時,父母需要重新調整心態,拿出更加堅定的決心堅持下去。另外,要順其自然,不能操之過急。要堅信孩子
語言輸出是建立在大量輸入基礎上的,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孩子的能力,要靜靜等待孩子語言大爆發的到來。我們作父母的,能夠在這個長期的“奮鬥”過程中,對孩子的陪伴本身就是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2.樹立強大自信心。如今很多八零九零後的父母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大多數父母因為不在英語環境中而對自己的英語素質不夠自信,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些父母,也不敢開口說英語,一方面是顧及自己的情面,另一方面是擔心不標準的發音誤導了孩子。身邊總會有其他家長說:“真羨慕你啊,口語那麼標準,這樣教孩子也不會錯,不像我們,在學校學的時候根本不敢張嘴,學的一直是啞巴英語,現在跟孩子說,一點自信也沒有。”其實,父母這方面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嬰幼兒在英語啟蒙教育中對於發音的標準不是最需要的(當然,能夠有標準的發音就再好不過了)。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聲音,需要的是全英語的環境,需要的是大量的、能夠激發大腦語言功能的外界刺激。退一步講,即使孩子一開始的發音不標準,但在以後的英語發音學習過程中,孩子會透過對音標的學習自己將錯誤的發音糾正過來。就拿方言和普通話來說,大多數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接觸和最新學會的都是地方方言,但是隨著孩子對普通話發音的不斷學習,最終還是能將不標準的普通話糾正過來。因此,父母無須過多顧慮發音問題,要對自己有信心,更要對孩子有信心。
3.父母英語素質自我提升。雖然父母的英語素質不是家庭英語啟蒙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但父母英語素質不高一直是長期困擾家庭英語啟蒙教育的難點問題。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高質量的英語環境,首先就要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基礎較好的父母可以透過自學的方式提升自己,基礎弱一些的父母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強化自己。而且,我還是那個觀點,不要光看結果,更要看到我們在陪伴孩子共同成長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付出與努力,一定會給予我們最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