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鯰魚效應

是激發孩子主動性的“興奮劑”

最近網路上流行一句話:你在教我做事?

成年人尚有如此心理,天天被“教”的孩子同樣如此,而且,你越“教”,他越不學。

回想一下,我們為人父母“教”孩子做的那些事:

這點事兒都做不好,我教了你多少遍了?

你快去寫作業,看誰家那誰誰。

你就不能主動去寫作業,每次都要我催你才動?

又有多少父母看到那些“別人家的孩子”也曾感嘆過:

“如果我的娃能和他們一樣自覺該多好?”

“如果我的娃能像他們一樣不用催該多好?”

“如果我的娃……”

事實上,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自覺,也沒有哪個孩子生來便熱愛學習。

優秀的孩子之所以能夠自覺主動,離不開家長一路以來的培養和引導。

那些有“向上動力”的孩子,全因父母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火焰。

電影《風雨哈佛路》作為勵志電影的典型,曾激勵過無數人。

女主利茲,一個出生於美國貧民窟,住過收容所,睡過地鐵站,在充斥著毒品、垃圾、性和犯罪的環境中長大,童年和青年時代幾乎都在流浪的女孩。

也是一個,能憑藉自己的毅力和堅持,用兩年時間學完四年高中課程,在同時打三份工情況下將十門課成績修到全校第一,最終突破自己的出身,考上哈佛大學的女孩。

這一切的奇蹟,除了利茲自己的努力之外,離不開她的伯樂——戴維老師的教育。

他在利茲一無所有的時候將她破格錄入學校,並且告訴她:

“你不是一個爛人,你可以考慮上大學這件事。”

彼時的利茲只想從過去那個爛臭的生活中跳出來。

她不敢奢求多好的未來,只是不想像父母那樣,活在病毒或監獄中等待死亡。

於是戴維老師帶去參觀哈佛,看全美最高學府的樣子。裡面的每個人看起來都充滿希望,又遙不可及。

老師告訴她說:“利茲,他們也是普通人。”

利茲反駁他:“不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

戴維溫柔地回答,“這是一種渴望,但不是不可能。”

這一趟旅行,幾乎是利茲人生的轉折點。

她第一次堅信自己也能夠上哈佛,第一次對未來充滿希望,第一次產生了要為夢想而拼命的熱血。

因為看到了更好的世界,所以學會了向更高的方向運營自己。

在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鯰魚效應”,它來自於一個古老的寓言。

相傳沙丁魚的肉質鮮美,但生性懶惰,常常聚在一起一動也不動。

如果漁民出海捕捉的都是沙丁魚,那麼還未等漁船到岸,絕大多數都會因為缺氧而悶死在魚倉中。

但經驗豐富的老漁民,就會在魚倉中提前放入幾條鯰魚。

因為鯰魚生性好動,且食肉兇殘,碰到一群沙丁魚便會滿倉亂竄,如此一來,一倉死氣沉沉的沙丁魚就都被激活了,往往上了岸都還能保持活蹦亂跳。

我們很多人生性便如沙丁魚一般,沒有動力的時候渾渾噩噩,好逸惡勞。

孩子也是一樣,往往腦子裡規劃著宏圖大志,手裡卻抱著手機拖延懶惰。

只有在某些時候撞見了“鯰魚”,才能激發自身的熱血與活力。

如同美國學者Noel Tichy曾提出“心理舒適區”理論一樣,人在最內層的舒適區時,最幸福,最舒適,但接觸的世界很小。

想讓孩子主動學習,突破自我,首先要讓他看到更大的世界,接觸更優秀的人。

這樣孩子才能越過心中的懶惰與恐慌,給自己以更高的要求,去達到更遠大的目標。

所以,鯰魚效應是激發孩子主動性的“興奮劑”。

不過,方法用對,“興奮劑”才能達到效果。

“鯰魚”的本質是鼓勵,而不是打擊

“鯰魚效應”最初被應用在企業管理中,是領導者激發員工活力的舉措之一。

比如,要往公司中引入“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年輕力量,給那些“因循守舊”的懶惰員工以壓力,才能喚起“沙丁魚”們的競爭求勝之心。

但應用到教育中,可不能生搬硬套。

很多家長都走了彎路:

以為只要給孩子找到一個競爭物件,找到一個努力目標,便是給了一條督促孩子成長的“鯰魚”。

比如,“別人家的孩子”論調:

總給孩子灌輸“弱肉強食”的道理,計較一分一名的得失,不僅讓孩子和他人比,還要和自己較勁,讓孩子所有的注意力都轉移到各種“比較”上來。

這樣的教育,不是在池中放入一條保持生態活性的“鯰魚”,而是放了只能破壞整片生態的“鯊魚”啊。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個孩子所在的班級實行“小紅花”制度,作業、考試、紀律等各方面都用小紅花獎勵,還會在家長群定期評比、表揚、批評。

結果,這個孩子因為總是得小紅花太少,不僅在班裡抬不起頭,回家還會遭受父母的打罵批評。

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沒有習慣變好,反而學會了打小報告,尤其是那些得小紅花多的同學,明顯是嫉妒這些同學,甚至會在班上偷盜別人的小紅花。

很明顯,孩子是被一步步逼到這裡的。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但當他發現所有的學習、聽話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得到小紅花,他的內心道德秩序就已經被破壞了。

於是,有的孩子學會了表演,有的自我認知被搞亂,有的對一切都將表現地滿不在乎……

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與成年人的職場管理不一樣。

它首先應該是愉快的,才會是吸引人的,最後才能激勵人上進。

就像尹建莉在書中說的那樣:

“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內積累。

一個人內在力量強大,才能很好地處理和把控自己,未來才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在人生事務中獲得主動權——這才是培養競爭力的正常順序和邏輯。”

高段位的父母,從不“教”孩子做事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給孩子一條健康的“鯰魚”,給他以良性競爭的快樂和熱血,而不引起孩子的牴觸心理,可以從下面幾種方法嘗試。

1、不要教孩子做事,而要讓孩子看你做了什麼事

楊瀾曾經說過:“父母的格局,就是父母的活法,你想如何過一生,就是你的活法,就是你的格局。”

父母對孩子最重要的影響,不是教會了孩子什麼,而是孩子從父母身上看到了什麼。

想要孩子改正習慣,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改正壞習慣。

相比較自己也似懂非懂地教育方法,與其將孩子逼上混亂和痛苦的邊緣,不如先在自身做到改變。

當父母做好了自己,孩子也早已在耳濡目染中受益無窮。

2、帶孩子一起發現自身的閃光點

無論是批評還是誇獎,在提到別的孩子時,很多家長都喜歡用攀比的語氣:

“你比誰誰誰厲害”

“你不如班上的誰誰誰”……

這樣的競爭關係,會讓孩子以後遇到進步瓶頸時,第一時間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是把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

總和別人作比較,卻忘記了自己才是自己的競爭對手。

泛泛而論,不如找到孩子身上細節的閃光點。

比起敷衍的誇讚,或是無根據的批評,孩子更需要的是被認真、細緻地看見。

3、帶孩子一起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優秀的人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他們總是能夠對優秀的同類保持欣賞的態度,所以能夠彼此成就,抱團取暖。

而那些喜歡互相詆譭,互相拆臺的人,註定固步自封,走不長遠。

想讓孩子能夠和優秀的人一同進步,與其步步干涉,不如教會他識人的眼睛。

能看見別人的優秀,同有優秀格局和思維的人一起前行,是孩子自己優秀的最好證據。

最後,我想把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練習》中說的這段話送給大家:

“我們留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是幫助他們發展出本來認為自己不可能具備的能力,從而挖掘出自身潛能,也知道要讓自己的夢想成真,要用什麼方法,付出怎樣的努力。”

養育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不過如此。

王小騫

1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犯錯了,家長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