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兩篇文章寫了怎麼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提升注意力的另一個大方法——做時間的管理者,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那麼,怎麼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呢?總的來說就是事事做到井井有條。
為什麼要做到井井有條呢?過去農民種地橫是橫,豎是豎,不能亂了方寸,這叫井井有條。作為家長,作為孩子,怎樣才能做一個時間管理的高手呢?
我準備從三個方面去闡述!
一、做好計劃
我當老師那幾年,身邊有太多的媽媽跟我抱怨:哎呀,李老師,孩子的時間太緊了,週六、週日都沒有玩兒的時間,要寫作業,還要上特長班,每天都很忙,每天都是手忙腳亂的。
怎麼讓孩子不這麼忙碌,不這麼手忙腳亂呢?給大家分享第一個方法——做好計劃。
很多爸爸媽媽,與其說是孩子忙、亂,倒不如說他們自己每天忙、亂、焦頭爛額。孩子比較小,需要爸爸媽媽做好引導和示範,有些時候還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但是,如果爸爸媽媽尚且計劃不好自己的事情,處在一個忙、亂的狀態,怎麼更好的引導、示範、幫助孩子呢?
其實做好計劃這一點,不僅僅是孩子需要學習的,更是爸爸媽媽們需要學習的。爸爸媽媽們,要把你一天的工作、生活,要好好的安排一下,做好計劃。家長怎麼做好計劃呢?
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做好年計劃。很多人會說,一年時間這麼長,怎麼做好年計劃呢?再說,計劃趕不上變化啊!這裡說的計劃,是一年中比較重大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這些事情往往比較佔用時間,就需要家長和孩子提高時間利用率,把任務提前完成。比如,有的家庭有帶孩子出去旅遊的習慣,而且每年如此,那就可以把旅遊的計劃列在年計劃裡面。一般這種家庭旅遊比較佔用時間,大部分家長會選擇假期,那麼就需要提前規劃孩子的作業怎麼完成。
孩子的年計劃怎麼做呢?很多家長都會抱怨:我家孩子功課不好,我家孩子基礎不行,我家孩子學習退步了。家長因此憂心忡忡,從而影響了孩子。此時,家長不如一起和孩子分析一下,功課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功課都不好,有沒有最差的?學習退步了,是所有的科目都退步了,還是哪一科退步了,具體到哪一科的哪些知識點呢?家長這樣幫孩子梳理,家長不那麼焦慮了,孩子也不那麼喪氣了。下面就分析結果做年計劃,問問孩子這一年最想提高哪一科或者哪些知識點,那麼好,我們今年就把這一科或者這些知識點提高上去。
但是現實中很多家長的做法是:哪一科都給孩子報,不管孩子是不是消化得了,把補習班報上再說,這樣的效果往往不好。孩子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到最後一科成績都沒有補上去。
然後就是從微觀上來說,制定月計劃。一年12個月,每個月裡面都有需要完成的比較重要的事情。比如,孩子的生日、爺爺奶奶的生日,有的家庭會搞得比較隆重,也會很佔用時間,那麼,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提前列好計劃。
其次,周計劃,這個計劃就會很容易了。我們未來一週的重點是什麼,未來一週需要完成那些工作,提前規劃好,心中更有數。
最後,天計劃。這個計劃可以放在提前一天的晚上,也可以放在當天的一大早。分清楚哪些是這一天的重中之重,哪些是不那麼重要或者著急的,哪些是需要佔用大片時間的,哪些是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完成的。其實很多人不習慣做天計劃,覺得一天就這麼多事,何必這麼麻煩。就我個人經驗來說,這個方法相當好,當我感覺事情特別多,沒有頭緒的時候,我把計劃列出來,把所有需要做的事寫出來,然後按照特別重要、特別緊急、一般重要、一般緊急、不太重要、不太緊急劃分,真的是做到心中有丘壑,做起事來不會鬍子眉毛一把抓,而且做事的過程中特別順暢,不會出現忙、亂的情況。
如果爸爸媽媽養成做計劃的好習慣,並從中受益,那麼,自然而然孩子就會受到好的影響,孩子做事情就會有計劃。
二、嚴格的執行
做好了計劃,下一步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嚴格的執行,而且是雷打不動的執行。
這一步看似簡單,其實很有難度。有些家長和孩子的自控力不強,勉強做好了計劃,但是並不執行,那麼計劃等於零。
又比如說,今天有什麼突發事件,計劃被打亂了;過幾天又有什麼突發事件,計劃又被打亂了。計劃一旦被打亂,孩子的心也就亂了,就對這個計劃沒有那麼多的概念。所以,做好的計劃一定要雷打不動、按部就班的完成。
做好計劃,並且執行,這才是一套完整的方案。
三、利用碎片時間
現在很多人很會利用碎片化時間。比如:在車上的時間聽書、聽英語廣播、開影片會議等等。
那麼,怎麼引導孩子學會利用碎片時間呢?在這裡有幾個場景家長可以借鑑一下。
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可以讓孩子把今天的內容講一下;
晚上散步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說一下最近的學習心得;
孩子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的時候,讓孩子回憶一下白天沒聽懂的知識點,等到第二天去學校問老師或者同學。
之所以利用碎片時間,是因為碎片時間如果不利用也就浪費了,如果碎片時間利用好了,可以為我們節省出來大片時間。
希望我們透過以上三個管理時間的辦法都能輕鬆管理時間,成為管理時間的高手,從而提升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