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三個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為什麼相對於成年人來說小孩子更容易受到傷害。
一、身體特徵篇
1、身體小。通常我們家裡的居家環境、傢俬傢俱、電器等都是按照大人的行為習慣設計的,但是這種便利的環境對與小朋友而言就顯得危機四伏。比如小身體更容易鑽進洗衣機滾筒中,小手更容易伸進電風扇的空隙裡。小腦袋和小身體更容易鑽進圍欄的空隙裡。
2、身體重心高平衡力差。幼兒通常是頭部比較大,整體呈現上重下輕的狀態,所以從生理特徵而言也不容易掌握平衡,這會導致他們容易摔倒,尤其是4歲以下的兒童。
3、受傷程度或面積會比較大。這點尤其體現在燒燙傷方面,比如打翻一杯燙水給成年人帶來的傷害可能只是區域性一小片,但是換做孩子就可能是一隻胳膊或者半身。
4、耐受力低。比如同樣被重物砸中,對成年人可能沒有影響或者影響不大,小孩子就很可能失去平衡導致跌倒和摔傷。同樣拿熱水舉例,成年人面板較厚較粗糙,對水溫的耐受力比小孩子的耐受力也較高,相對更容易燙傷。
5、身體的傷害容易被忽視。一方面,如果孩子太小,就會存在受到傷害不會表達的情況,孩子難受說不出來,大人就沒辦法輕易察覺,導致受到傷害被忽視。另一方面,偶然的受傷,當時疼痛難言,家長不在身邊,過會因為其他有趣的事情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則造成傷害被延誤被加重。
二、生理特點篇(嬰幼兒)
1、面板薄。小孩子的面板嬌嫩,又活潑好動,所以刮傷、蹭傷、劃傷往往在所難免。當然面板薄也是孩子更容易燙傷的原因。
2、心肺腎等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嬰幼兒呼吸比成人快,也更容易窒息,所以切勿讓厚實或者不透氣的被子遮蓋住孩子的口鼻;大劑量的藥品或者食物會引起孩子的不是甚至是內臟受損。
三、認知特點篇
1、無知者無畏。5歲以內的孩子通常不能認識危險和預見危險,更不知曉危險會帶來怎樣的後果,所以會經常可能開心大膽的靠近危險而不自知。
2、模仿。透過模仿可以讓幼兒學到生活必須的能力,但是他們沒辦法區分哪些事情大人做了很安全,但是小孩子萬萬不能做。比如簡單的掏耳朵,切菜、移動體積大大超過他們身形的物品。
3、探索。孩子的好奇心非常重,他們會透過自己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來探索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比如看不懂的小東西,用嘴先來嘗一嘗,結果把藥丸當糖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