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這樣嗎?
孩子剛出生時,還沒來得及沉浸在新生命降生的喜悅中,各種育兒新題就接踵而來
當你持續不斷地給大腦重複這個動作,最終一段時間後,會像我們平時吃飯睡覺一樣形成
了習慣。而這樣做的意義在於:無論在多忙的日子裡,你永遠有時間做自己的事。
他用相同的策略把目標縮小,繼續接下來的鍛鍊,每次設定的目標儘可能的小,把一個30分
鐘的鍛鍊拆成了7個小目標。
最終,他不費吹灰之力把平時難如登天的鍛鍊做完了。
運用把目標拆小的策略,他不僅養成了鍛鍊的習慣,還養成了閱讀寫作等的好習慣。
但意識有個缺點,它容易疲勞。當意識大腦疲勞時,潛意識大腦就會接管它成為大腦的
臨時掌管者。比如平時沒事時習慣刷手機,當我們做出決定要改變自己刷手機的習慣,卻總是3分
鍾熱度便敗下陣來。然後又重複平時刷手機的行為。
所以,要想建立習慣,就要用重複來改變大腦。因為,大部分時間,我們的意識的大腦是
不在崗的,只有潛意識在不斷重複我們的行為。
往最小處想,把目標簡化,大腦不會感到有壓力,也就是我們忽悠自己的大腦做這件事很
容易。然後不斷地重複這一步,等到大腦反應過來,它已經擴充套件了舒適區的範圍,大腦不會反抗了
,會將其合理化。
日積月累,這一行為在大腦中建立了新的神經通道,也就逐漸養成了習慣。當量多累積引發質變,微小的習慣能轉變成更多的東西,成為你人生的槓桿。
微習慣策略可以適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成為媽媽後,時間都用在了照顧孩子上
上,無暇顧及自己。我們已經習慣了用一整段時間來做自己的事,可孩子不可能總是按照你的意願
安靜下來。與其焦躁不安,不如把自己想做的事拆分成一小個一小個目標,把自己想做的事都縮小
成最小化。
想改變並不難換個角度看,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成功不是因為能力不足,是社會節奏太快,人心太浮躁,
大家都想用最短的時間快速成功,那就只能增加每天的量,結果惰性和不完美又使人難以堅持,最
終什麼事也幹不成,心情鬱鬱不樂,人很喪。
微習慣的魅力在於沒給自己規定時間,從一生的角度看,時間還長,沒有壓迫感,也就沒
有那麼強烈的功利心,反倒能靜下心來好好做事。
透過每天只做一點點的方法,讓你收穫意想不到的成功。
這讓我想起了胡適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