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父母就常常跟我們說:“去別人家裡要有禮貌,不可以隨便亂動別人家的東西”在自己家裡的時候也常說:“垃圾不要亂丟”等等,父母教會我們許多有禮貌的行為,然而偏偏就有些孩子不懂事,去人家做客,到處亂翻別人家的東西;在外面就搶人家的玩具;所以這些孩子就被家長們稱為“熊孩子”
不禮貌的行為已經延伸到了各行各業,比如旅遊業,隨便網上一搜,就有中國遊客的某種不文明的行為
我親愛的朋友,你去人家“做客”的時候要有禮貌的嘛!
再說說我們身邊的例子
我們小區裡面也有這種“熊”孩子
家長帶孩子出來在公園裡面玩,公園裡面有滑梯,健身等器材,每次那個“熊”孩子來之後,就亂推人,搶人家的玩具玩,但“熊”孩子的家長也是視而不見,所以小區裡面的人看見那個熊孩子一來,就把自己家的孩子帶走了,恐怕沒有人想跟不禮貌的孩子交朋友吧,除非那個人有“受虐症”。
所以,作為社會和家庭中的一員,父母應該訓導我們自己的孩子,講文明講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否則沒教養、不尊重別人就像是吐向天空的一簇口水,遲早會噴回到自己的臉上
講文明講禮貌,自古以來,都被人們所稱讚,如孔融讓梨,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被人們稱頌至今
“曾子避席”的故事也被後人傳誦至今,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他侍坐在孔子身邊,孔子問他:“自古聖賢之王都有著崇高的德行,非常深厚的理論,以此來訓誨天下之人,所以人們能夠和和睦睦的相處,君臣之間沒有猜忌,你明白是什麼道理嗎?”
曾子聽了之後,即刻明白老師是要傳授道理給自己,立即起身並小心地走到外面,恭敬地回答:“學生不明白,還望老師能夠悉心指導。”
在這裡,曾子的這種“避席”行為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充分地表達出了自己對老師的極其尊重
從古至今,通常學識淵博的學者都會對別人非常尊敬,因為他們深諳其道理
所以父母為了避免成為“熊家長”,孩子成為“熊孩子”,我們應該這樣做
從小事做起
在孩子學會走路之後,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學會丟垃圾丟在垃圾桶裡面;不可以隨便拿別人家的東西;去人家做客不可脫鞋子到沙發上跳,所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從這些小事做起的。
做孩子的榜樣
熊孩子的家長自己也要反省自己,老話說得好,父母什麼德行孩子就會長成什麼德行!作為父母,首先要檢視自己的行為與舉止,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映照在孩子身上,然後才能做好監督和管教,勸誡和制止。將“講文明講禮貌”內化於心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通常都不會太差。
多給孩子講繪本故事
市面上太多這方面的繪本了,建議給孩子多讀讀這些故事聽聽,讓孩子能有一個意識上的認知
感同身受
讓孩子直觀感受一下不講禮貌不被尊重是什麼滋味,全家人先商量一致,隨意拿著孩子的零食吃,搶孩子手中的玩具玩;碰倒孩子也不說對不起也不安慰,假裝不看見;孩子說話時假裝聽不見等,平時孩子怎麼做家長就照做,讓孩子自己感受下這種不被尊重的滋味。之後,家長再跟孩子溝通,孩子自然就會明白尊重他人、文明有禮貌的重要性。
所以,要不要成為熊孩子、熊家長,大抵都是向內找原因
培養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孩子,父母刻不容緩,責任與義務同在!
【今日互動話題】身邊是否會有熊孩子、熊家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