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的諮詢者吳女士一見到我就大吐苦水,她鬱悶、不解、甚至一度崩潰。作為一名會計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她習慣了各種數字、統計和演算法,但不得不承認,面對某些問題,無論多精準的演算法都統統作廢。這個困擾她許久的難題就是她年僅8歲,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

吳女士略帶羞愧地承認,她的女兒在不知不覺中長成了傳說中“說不聽,教不會”的熊孩子,成績不理想,上課不認真聽講,還和同學發生矛盾,甚至向父母撒謊。這些堪稱“熊孩子”的“鐵證”逐個在自家孩子身上表露出來,她感到不可思議。

正所謂人是環境的產物,吳女士捫心自問,她絕不是不負責任的母親,她的家庭也稱得上和諧美滿。家庭富裕,沒有經濟壓力,吳女士也一直踐行“女兒要富養”,所以從衣食住行到課外輔導,她都給女兒最好的,自然而然也希望女兒是佼佼者,完美無瑕。

除了物質方面,吳女士也不想做那種只給孩子喊加油,自己卻懶散墮落的母親,於是她身體力行,也一直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給孩子做一個正向的榜樣。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她都竭力追求完美,卻沒想到,在她完美人生的規劃裡,無論她多麼賣力表演,孩子都不看一眼,自顧自在“熊孩子”道路上越走越遠。吳女士表示自己已經無計可施,不知如何讓女兒走上她所期望的道路。

聽完吳女士的敘述,我嘆了口氣,這又是一個“完美主義”的悲劇。

我告訴吳女士,“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病態的標準。不要被市面上鼓吹“完美等於進取”等言論荼毒了,“完美主義”在心理學上是一種有損人體心理健康的心理傾向,雖然近些年有研究表示,要從不同角度區別看待,但是“完美主義”對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損害已經是既定事實。

美國心理學會這樣定義“完美主義”:完美主義是這樣一種趨勢,它會要求他人或自己達到極高甚至完美的水平,且遠超情況所需的要求。完美主義與抑鬱症、焦慮症、食失調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相關。

澳大利亞臨床預防中心也做過研究,表示完美主義通常有三種表現形式,第一就是對自己或者他人有極高標準,且標準相當“無情”,吳女士表示中槍;第二是對於自己或他人能力的判定,多半取決於對那些“無情”標準的完成程度,吳女士表示再次中槍;第三是為了完成標準,完美主義者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沒有怨言,還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吳女士表示又又又中槍。

由此可見,吳女士是“完美主義”深度患者,對工作、對自己、對孩子都執行著她自成一派的評判標準——不完美,毋寧死。

但是吳女士不知道,父母追求“完美”,對孩子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鄭仁強老師表示,很多家長混淆了“追求完美”和“追求卓越”的區別,後者是立足實際、進取奮鬥,前者是過度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到頭來不進反退。

我告訴吳女士,家長的完美主義,會給孩子造成一些消極影響。比如因為家長的高標準、嚴要求,讓孩子可能失去自信和價值感。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一則新聞,“兒子考98分媽媽患抑鬱症”,當時很多人都調侃道 “內卷”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嗎?也有人指出,這個媽媽真是玻璃心加完美主義,但是鮮有人關注事件中的兒子。他什麼也沒做,只是如常參加了一場考試,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就成了媽媽患病的罪魁禍首,簡直是無妄之災。

對比同桌拿著及格分回家,一家歡歡喜喜,自己拿著98分高分,卻成了媽媽抑鬱症的元兇,可以想象這個兒子從小到大揹負了多少壓力。這個兒子大概不在完美高壓下成才,就會在壓力中滅亡吧。

明明已經進步了,卻沒有表揚,只有“你努力得還不夠”,“你為什麼不更加努力”的批判,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就被扔在了腳下,可能再也打不起精神,無法繼續做個神采飛揚的小小少年了。那些追求完美的父母,可能要付出失去一個自信的孩子這種代價,來滿足他們心中的完美計劃。真的值得嗎?

另外,這種無情的完美主義標準,會導致父母忽視孩子的閃光點。家長對於完美的標準是既定的,以結果論,只要沒達到結果,無論你在其他領域多麼天賦異稟,不好意思,不務正業必誅之,這種教育理念會扼殺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成為一個在公共的賽道上跑不快,捷徑又被堵死的狀態,求救無門,還要面對家長的抨擊,也是一肚子的心酸委屈。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費利奧沙說過:“不要希望成為‘完美’的父母,因為一旦情況偏離了完美,父母就會陷入自我懷疑、惱火、負疚等情緒,這樣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我不建議媽媽們突然放棄對完美的追求,畢竟本性難移,而且在工作上追求完美也有一定的好處,她們應該做的,是避免讓自己的極端完美主義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

首先,尊重科學,尊重“均值迴歸”。這原本是個金融學的上概念,說的是價格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都不可能持續太長時間,最終總會迴歸到平均價值上。

放在遺傳學上就是父母都是高知分子,孩子不一定聰慧過人,父母都是高個子,孩子也有可能是普通人身高。所以吳女士要明白,雖然環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孩子也有可能從本質上就是一個普通人。不是天才,也談不上完美,也沒有遺傳你的嚴謹認真,但是這都不妨礙她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白巖松說過,“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追求完美和極致。我們大多數人不過是中人之姿,不完美才是生活常態。”

其次,你需要了解孩子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成長階段。

俗話說,七八歲是一個狗都嫌棄的年紀,八歲的孩子,有旺盛的表達欲,精力充沛,好像永遠都不會累,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而是有了自己的認知體系,開始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得到別人的誇獎,對批評格外敏感,有探索精神,開始關注家庭內部的關係……對於吳女士而言,女兒就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階段,她的好動、和同學的矛盾、因為在於他人感受而撒謊,都找到了原因。另外,八歲也是一個對母親十分依賴的年齡,在情感上需要從對母親的“佔有”來獲得安全感,如果母親在這時總是表達對孩子的不滿,那麼孩子因為情感缺失而造成的一系列心理障礙就難以避免了。

如果吳女士能瞭解孩子所處的階段,就會對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而不是統統把這些行為歸結為孩子的頑劣。而是透過耐心的交流、坦誠的溝通、細緻的引導,讓孩子健康成長。

再次,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管理學上有個登門檻效應,指的是要想達成最終目標,需要步步為營,從小的目標開始。而合理的目標,是對於孩子來說,一個踮起腳努努力就能夠得著的個性化目標。而不是動輒對標天才少年的好高騖遠的目標。

媽媽們在這一步,不要用死板的標準要求孩子,而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個性化的學習計劃,目標不要高,防止孩子達不到心灰意冷,也不用太低,否則完成起來沒有挑戰性和成就感,要讓孩子在執行中感受到切實的進步和收穫。

鄭仁強老師就說過,學習計劃切忌千篇一律,這是一個最需要個性化的東西。在合理的學習計劃之下,家長再用“成長型思維”來看待孩子,就會發現,也許孩子距離完美還很遠,但是和最初的那個熊孩子已經天差地別。

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那麼對吳女士而言,就是認清了自己的孩子並非完人之後,依然一如既往地愛著孩子。而心理學家杜玉春也說過,“人無完人,追求完美要適度。畢竟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都有自己的脆弱性和限制性,我們都是在有限的能力和精力的基礎上,去朝著完美努力而已。”

Supervised by 鄭仁強老師

1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在孩子面前要穩定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