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是一個媽媽,孩子的爸爸今年6月份因癌症走了。兒子14了,初二,學習不好,總覺得生活沒意思,經常說不如死了算了,對任何事情都沒興趣,但他實際上還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的。 昨天我弟弟說他:“你爸爸走了,你是男人,你要好好學習,要照顧媽媽……”。

他很煩躁地說;“滾!別來我家”。然後摔門進了他的房子。每天晚上我明顯地能聽到他在哭。我不敢進他的房間,他不和我說話。我該怎麼辦呢?

這位母親你好!

請問您孩子的這種生活和學習狀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持續了大概有多久?我猜想也許這是他父親臥病在床或者是治療的痛苦讓您孩子受到一些心理影響,或者是這種家庭的非人為破裂和不穩定的狀態給孩子帶來了一些心靈的傷害。

您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家庭和學校都是影響他們成長的重要因素,而且您的兒子現在又身處一種單親家庭的狀態,可能在學校和生活圈裡都會因為自己失去了父親而受到很大影響。這些影響也許他不願意跟您說,也許是因為覺得您太忙了或者自己還沉浸在喪夫的悲慟中,所以很孤獨地在承受一些心靈的傷害。父親的去世,使得他小小年紀就要獨自面對“死亡”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這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很有可能會讓他們暫時失去生活和學習的興趣,經受同齡孩子沒有承受過的痛苦,所以,他才會覺得有時不如死了算了;同時,這種單親的家庭狀態也很容易讓他產生自卑感,失去了父親的他可能會在心裡把自己的各種處境與同齡孩子和同學對比,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別人,對自己的存在非常敏感,害怕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所以,內心中還是會非常在乎別人的看法。

假設您兒子的這種狀態可能是因為父親患病、去世,家庭一夜之間變成了單親家庭所帶來的一系列鉅變引起的症狀,希望您能夠陪伴孩子度過這樣一個心靈極度脆弱的時期,給予孩子在生活、學習和最重要的情感層面上的引導和支援,幫助他順利度過青春期和人生的鉅變期,讓他感受到父親的去世並不能代表生活和人生沒有了意義,他還有您的關注和愛,您這個母親還是會一如既往地愛他。需要注意的是,您也儘量不要對兒子有過度的寵愛,甚至包括周圍的親戚等,都不要因為這個孩子失去了父親就變得對他極度的寵愛,甚至溺愛,因為這樣也可能走入另一個極端,給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我給您的建議有以下幾條:

1、您應該儘快從眼下的家庭變故中平靜下來,儘量不要讓自己的負面情緒過多影響自己的孩子,最好用較為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態度去感染孩子,與孩子進行一個情感的交流和溝通,更多地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以及他在學校和家庭環境周圍的近況,引導和鼓勵孩子更積極樂觀地看待自己以後的生活。建議您可以在與孩子獨處的時候,適當地就父親去世的問題進行一次深入的探討。作為母親,您需要跟孩子講明白父親的去世可能對這個家庭和你們以後的生活所造成的巨大變化和負面影響,讓他清楚您會盡量陪伴他成長,鼓勵他和你一起勇敢地去面對和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2、鼓勵孩子在狀態比較好的時候更多地與他的同齡朋友交往,家長要創造一定的條件讓孩子擴大交際面,敞開自己的心扉,在交往中幫助孩子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讓孩子知道親戚和朋友都非常關心他、重視他,並不會看不起他或者對他有什麼不好的評價。

3、幫助子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家長要學會賞識孩子,鼓勵孩子走出去,重建社交圈,支援孩子帶同學、朋友到家裡聚會;調動社會資源,讓孩子與雙方親戚保持經常往來。但是,要特別關注孩子對這些交往的詮釋,保證他們對自己與他人的互動關係抱有正面積極的態度。

4、在學習方面,暫時先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孩子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時刻關鍵是要讓孩子走出這種悲觀消極的狀態,對以後的生活變得樂觀之後,家長可以與學校和老師方面聯絡一下,在學習上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父母應該知道:育兒先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