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在和孩子玩兒遊戲的時候,比如下棋、打牌,家長贏了,孩子輸了,孩子就會特別不高興,有的生悶氣,有的乾脆撒潑打滾兒哭鬧不止。
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們也是很為難,也會有非常大的疑惑。
為什麼孩子就這麼在乎輸贏?
這只是一個遊戲,有什麼大不了的。
怎麼才能讓孩子不那麼在意輸贏,能夠輸得起?
我們該怎麼辦?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關於孩子勝負心比較強的問題,怎麼去正確幫助孩子解決這方面的煩惱。
浩浩的故事
小浩,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平時,在家裡玩兒槍,打仗,挺活潑的。有一陣兒,他每週末都去爺爺家。正好爺爺教他下了一盤五子棋,他也很快地學會了。
下棋過程中爺爺不僅讓孩子贏了好幾盤兒,還一直誇小浩“哎喲,我這個大孫子,真棒,真厲害,學得好快,總是贏”。
於是,小浩回到家裡,也要求爸爸跟他一起下五子棋。爸爸雖然有自己的事情,但是看到小浩這麼有興致,不忍心拒絕孩子。
下的過程當中,因為小浩是初學者,連著輸了好幾盤兒。頓時,小浩臉上繃不住了,一下子把棋盤打翻在地,叫著說:“不玩兒了,一點兒也不好玩兒”
爸爸看到這個小浩兒這個樣子,心裡非常生氣。說不就是玩兒棋嗎?輸又怎麼了?這麼點兒小小的挫折你也受不了呀。
爸爸這麼一說,小浩就更難受了,乾脆在地上打起滾來。
實際上,爸爸看到小浩這樣,心裡也是很難受的。但小浩輸不起的這個表現讓爸爸很生氣。也讓爸爸也有些擔憂,為什麼會這樣?
小浩的表現充分說明了勝負心比較強的孩子的特點,一般這類孩子家裡比較寵溺,會習慣性地以自我為中心,因為家裡所有的人都圍著孩子轉,都以孩子為中心,像小浩的爺爺那樣,只要小浩高興就一直讓孩子贏。於是,孩子形成了這種輸不起的心理。
另一方面,他對輸贏有一種認知上的偏差,在他們的認知裡面,“我最厲害”,甚至在和小朋友玩時,也是“得聽我的”。不管是家裡還是學校裡,都會體現出這一點。所以不論什麼遊戲,只要孩子一輸,他覺得就證明“我很失敗,我很差勁,我不如別人”,這就是認知上的一個偏差。
這種情況下,有的家長會這樣教育孩子:“你看別人家的孩子輸了也都沒什麼,你怎麼這樣?”其實越是這麼說,孩子就越難受,覺得自己差勁。
家長要在鼓勵,認可的基礎上,推動孩子去戰勝困難。比如說下棋輸贏的這個問題,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多贏幾把。之後,可以跟孩子去商量一下,比如說:“哎呀,如果我要是下一把贏了,一會兒我擔心你會哭,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哭。你看你贏了那麼多把,我也想贏一把,那你可不可以讓爸爸媽媽也有這樣的機會。”
和孩子商量一下,孩子往往都是能夠接受的。
孩子輸不起背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
引起孩子輸不起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一方面是溺愛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是孩子對輸贏的認知存在著一些偏差,把輸贏和“我是不是優秀”“我是不是很笨”這個事情聯絡到一起了,歸根結底,其實是孩子的自信心出了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孩子害怕失敗,不能接受輸贏。背後是孩子面對挫折的一種態度,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抗挫折能力,這也是自信心的一部分。
顯而易見的是,孩子們的抗挫折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強,越輸越想玩。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較差。
像這些輸不起的孩子,他們的自信心不足。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不敢去嘗試和克服。在面對挫折,哪怕是像下棋輸了這種小的失敗的時候。他的自信心可能也會被打擊到。這種例子,除了遊戲,在學習上也是比較常見的。
有一個家長求助,說孩子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現在在上初二,是一個性格文靜愛學習的女孩,從小到大,成績一直都不錯。但上了初中以後,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身邊學習好的同學也比小學要多,上初中以來,她不再是老師眼中的焦點了,學習上也有一些偏科。
初一的一次期中考試,孩子考試成績下來後很不理想,對她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從此後,心理壓力非常大,每次考試前都要看書到很晚,並且非常焦慮,害怕自己還是考不好。可越是這樣,成績越是一次不如一次,孩子心理開始排斥去上學和參加考試了。家長也覺得很奇怪。孩子一次考試沒考好,就被打擊成這樣。將來長大之後遇到的挫折還很多,那可怎麼辦?
在這個案例中,因為一直沒受到過什麼挫折,本身的抗挫折能力也比較差,最終導致孩子在學習上又一次的失敗,接連影響到後面的考試。在孩子們面臨大大小小的挫折時,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是非常佔優勢的。小到一盤棋的輸贏,大到孩子們的中高考,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總是能坦然面對,善於總結經驗並越戰越勇。
抗挫折能力強的孩子就像一條在海上乘風破浪的小船,遇到任何風浪,都能繼續向前航行。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是培養孩子面對任何困難和挫折,都能勇敢向前的勇氣和能力,這也是我們每個家長都要重視起來的。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調整心態
抗挫折能力,自信心以及自我認知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幫助孩子正確調整心態,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調整孩子的自我認知,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作為家長,我們要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改善孩子的自我認知。
有的家長會要求孩子考試必須考多少分或第幾名,然後才能給孩子一些獎勵,這種情況下,孩子沒做到就會感覺自己很失敗,甚至產生無能感和挫敗感。
如果家長不對孩子做強制性的要求,而是鼓勵孩子做到自己能做得最好,只要孩子態度認真地去學習,努力去提高自己,哪怕沒有考到前幾名,家長也要認可孩子的努力和認真,給孩子一些獎勵。
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明白,只要我努力了就好,哪怕沒有得到第一名,我也不是一個失敗者。
提高孩子自信心
如果孩子自信心比較差,遇到困難不敢嘗試,總是認為自己不行的話,家長就要耐心去培養一下孩子的自信心了。這時候要讓孩子能放下心理包袱,可以以這種心態來鼓勵孩子,不必為了成功去做,最重要的就是嘗試,只要敢於嘗試,就是孩子的成功。
如果孩子真的鼓起勇氣去嘗試了,不管結果怎麼樣,家長都要給予積極正面的迴應。這樣的話,孩子下次就能變得更願意去嘗試。在嘗試的次數多了後,自然也會獲得成功的經驗,成功經驗會有效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挫折教育也很重要。家長也改掉結果導向的教育方式,為了讓孩子在平時學習、考試、比賽當中掙得好成績,家長非常焦慮。
其實,抗挫折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逐漸地去提高。要給孩子一些能夠體會挫折的機會。
感謝家長朋友對慧心源快樂情商學院的持續關注。情商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習。慧心源和大家一起在孩子情商培養的道路上共同前行。